各位先進你們好在此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我有NIKON FTN及NIKON D90
最近想買一顆Micro-NIKKOR 55mm 1:3.5 NON-Ai版本
想接在D90上拍拍模型 但也想接在FTN上當鏡頭蓋@@
D90上NON-Ai鏡頭須磨屁股嗎?
因為我不想硬改 當然如果有原廠套件轉換最好
但市場上幾乎沒有 還是我可以買個接寫環做為轉接用
還可順便增加放大倍率 這個想法是否可行?
但這樣做應該還是有缺點的 但我想不出在哪
是否有前輩可以指點一下
在此謝過大家 謝謝
以我記憶, 只有無馬達的入門級相機(如D60, D3200)才可以直裝Non-AI, D90是不能直裝Non-AI的, 一定要先磨屁股

如果不磨, 有兩種方法

1. 買ai conversion kit, 但現在超難買的, 或許可以在ebay踫踫運氣. 你的鏡如果是AUTO的55mm f/3.5(不是K型的話), kit no.就應該是63, 而且要肯定序號於238011打後才可以裝上, 之前的序號是有環也改裝不了的. 這個ai kit 63我好像以前曾經找過, 真是超難找的, 但是已經有原裝AI環的AUTO 55mm f/3.5反而比較不難找, 如果你還沒有買的話, 直接選一個有原裝AI環的AUTO 55mm f/3.5會比較好! 因為只買ai kit的機會更小, 而且只買一個ai kit, 換掉後, 剩下來的那個Non-AI環, 你留著都不知道有什麼的作用呢 XD

2. 買一個有原裝AI環的去換.. 喔, 我的意思是有時候我喜歡這顆舊鏡多些(因為外表好些, 有單有盒之類), 但是心儀的那個鏡頭是Non-AI, 那我就會買一個有原裝AI環的同一顆系列(要檢查清楚序號啊!), 然後交給師傅去換啊, 跟著那顆Non-AI了的鏡頭就賣掉好了

轉接環?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指PK-13這個放大倍率的extension tube? 不行啊, 有兩個問題:

1. PK-13也是AI環的, 你的55mm f/3.5接上去, 接面也一樣有個突出來的測光杆, 沒有凹陷的Non-AI鏡邊也一樣裝不上去吧. 當然, 你可以狠心的磨PK-13而不磨鏡頭.. XD 不知行不行之前很少聽人會這樣子做, 理論上好像可以般

2. 裝上PK-13當鏡頭蓋是不行的, 因為你什麼都會拍不到~ 本身的55mm f/3.5的對焦範圍是無限遠至1:2, 但如果裝了PK-13後, 對焦範圍是僅剩下1:2至1:1的距離, 而不是裝上去就能做到由無限遠至1:1的範圍啊~ Extension tube只是在1:2放大不了時才裝上去的, 平時會長期拆下來~ 裝了PK-13後只剩下1:2至1:1的東西才能拍.. 一般的東西都幾乎拍不到吧 XD

asd123654 wrote:
各位先進你們好在此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我有NIKON FTN及NIKON D90
最近想買一顆Micro-NIKKOR 55mm 1:3.5 NON-Ai版本
想接在D90上拍拍模型 但也想接在FTN上當鏡頭蓋@@
D90上NON-Ai鏡頭須磨屁股嗎?
因為我不想硬改 當然如果有原廠套件轉換最好
但市場上幾乎沒有 還是我可以買個接寫環做為轉接用
還可順便增加放大倍率 這個想法是否可行?
但這樣做應該還是有缺點的 但我想不出在哪
是否有前輩可以指點一下
在此謝過大家 謝謝


建議......還是磨了!!

鏡頭就是要拿來用的..

除非你要買來收藏, 那當然就不要硬改屁股...

接寫環加上去當然也是可行..

找看看就是了...

加接寫的缺點.......最明顯當然是無限遠不能啦!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謝謝以上先進的解答
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如果按照01的規矩就是買兩顆!!
老鏡效果並不如新鏡
還是不要為玩老鏡而買老鏡吧
回歸到攝影本質
應以鏡頭畫質為考量...

就像有些人覺得音響裝上真空管一定會比較好聽
結果去買了阿莎不魯的真空管機
甚至是那種裝飾用的真空管...
以為會有好音質
談談老鏡吧, 我也同意不要為老鏡而買老鏡, 大部份的老鏡比現代的鏡真的成像明顯較差, 尤其是一些老鏡頭全開的能力, 很多都很差

就好像50mm f/1.4及55mm f/1.2這兩顆, 全開時都有鬆散的迷霧, 但AF-S 50mm f/1.4明顯全開也很扎實. 如果沒有玩過老鏡, 要有心理準備影像質素會比現代鏡明顯的差

不過, 有個別的老鏡也真的是很漂亮的, 例如105mm f/2.5, 55mm f/3.5之類, 可以好過新鏡也說不定的

有人說老鏡有一種風味, 這要從兩個層面去看, 第一, 造工的確有它的風味, 拿起在手中, 質感的感覺多很多很多, 沉實, 穩重, 而且漂亮. 造工真的是用最一流的物料的. 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試AI化前的鏡頭, 是波浪型對焦環的, 觸感太強了. AI後的觸感就差了.

第二, 成像方面, 這方面我很有保留, 因為我不喜歡有人把缺憾說成美, 例如這個鏡頭全開很鬆散你卻說很夢幻可以當柔焦鏡, 這支暗角多拍人像多好看, 這個光圈葉是獨特的三角型之類.. 有人真的喜歡這些缺憾, 但我覺得鏡頭實力不夠就是實力不夠, 去從別個角度想只是阿Q精神. 早些陣子很流行所謂的"電影鏡", 把不值錢的東西有缺憾的東西說成美, 價錢就炒高了, 完全不值這個價, 有多少的相片, 你是想要用鏡頭的那些缺憾去表達呢? PS的技巧千變萬化, 而一個鏡頭只有一個缺憾式的PS, 如果你要十種PS效果, 就要買十支電影鏡了, 值得投資嗎?

不過, 在色彩及感覺方面, 老鏡的確真的有它的風味. 我覺得是一種"人文"的味道, 要知道早期制造鏡頭是沒有電腦計算方程式的, 每一個設計之所以值錢, 是因為那個設計, 就是用人腦概思出來的, 那裏應該多一塊鏡片, 那裏的孤度應該是多少, 全都是用人腦憑經驗, 憑腦海中的光學知識, 憑肉眼觀察及了解每個鏡片的變化會對成像構成什麼的影響, 憑自己的藝術的感覺, 去造出來的, 所以, 那些用老鏡拍出的圖片, 看起來就對腦袋很有親切感. 而那些真鏡頭太機械化, 對腦袋來說有點疏遠. 我只能這樣子的形容自己的感覺, 大家的感覺或許不同.

而且, 我也很喜歡老鏡背後的故事. 有些經典的鏡頭, 就算成像差一點, 但想到背後的故事, 就不想賣出去了. 我是鏡頭使用家, 但有時候也是小小的收藏家, 例如經典的105 2.5, 還有會自動收放光圈的55 3.5 compensatory apecture, 以及第一顆上過太空(當然不是自己手頭上的那一顆吧XD), 第一個有NIC, 那時候的最大光圈, 仍含有放影性鏡片, 鏡片還會變黃的35 1.4等等, 太多的故事, 使用上未必是最好, 但收藏上感覺真的非常好


bis0815 wrote:
老鏡效果並不如新鏡
還是不要為玩老鏡而買老鏡吧
回歸到攝影本質
應以鏡頭畫質為考量...


老鏡畫質不一定會不如新鏡吧...

新鏡不過就是加利加對比再抗耀好一點..

另外, 畫質也不一定是好作品的品質保證..

設備嚇死人..但作品笑死人的大有人在!

老鏡 新鏡 都能創作出好作品...

更何況老鏡還有許多新鏡頭拍不出來或需後製才能有的特別效果~

這就不是新鏡頭可比擬的!



題外話, 樓主這支實在沒必要收兩支吧! 很常見的鏡!

除非你收的是最元祖版的 5.5cm f3.5 Micro 1:1 那支. 這支罕見又貴!

不然屁股磨下去, 好好拍比較實際!!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bis0815 wrote:
老鏡效果並不如新鏡還...(恕刪)


個人覺這要看個人喜好
有些人真的喜歡老鏡拍出來的味道
像偶之前賣的80-200老D鏡,也喜歡它拍出來的感覺
要不是因跟70-300焦段重複(因需要VR)
跟G鏡有很大的差別,至今還會想,滿後悔賣出的
難怪買家急著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