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發表的Carl Zeiss ZF 系列鏡頭共六支,
其中有兩隻的微距鏡, 今天介紹其中的一隻.
(順便看看手動鏡可以冷到甚麼程度)
Carl Zeiss Makro Planar T* 2/50 ZF
規格簡介:
焦點距離: 50mm
光圈值範圍: F2-F22
攝影距離: 0.24m~∞
鏡片構成: 6群8枚
濾鏡口徑: 67mm
質量: 510g
接環: ZF(NIKON Ai-S)
比較特殊的一點是放大倍率為1:2而非一般的1:1
且ZF 100mm F2也是一樣, 據說明書中的內容,
ZF為了要能同時在底片與數位相機上使用,
除了解析度與對比外,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散景部分有特別下功夫,
儘可能達到光圈全開時就是可用光圈, 測試圖依照光圈值區分,
即可以看到在各種光圈值下不同景色的散景變化.
開箱就簡單帶過





F2 光圈全開 以下圖僅縮圖無銳化




F2.8



F4

F4.8



F5.6

F8


對焦在無限遠 (圖縮到如此小時, 除了看顏色不知還可看甚麼)

後記
前天拿到鏡頭時, 對這支鏡頭第一個的感覺就是”大”且”重”,
重量與ZF 35mm F2相當, 再來是口徑也較60mm F2.8D 與AF-S VR 105mm F2.8G的62mm稍微大一點,
當鏡頭伸長時的長度較105mm F2.8短一點, 所以可以猜測Carl Zeiss Makro Planar T* 2/100 ZF
的尺寸也不小, 習慣自動對焦的人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吃力, 因為微距鏡往往等的是時機, 在比一般鏡頭更大的放大倍率的條件下, 就算有帶腳架, 稍微一點點微風從觀景窗內觀看被攝物體是宛如狂風般的劇烈搖晃, 更何況還沒考慮人本身的晃動, 所以對手動微距鏡有興趣的人, 事先要將這些先天的條件考慮進去, 另外的人為條件是最近東京的櫻花要開了, 但是這昨天看到有開花的僅3株, 所以大家都圍著這幾株拍照, 大致上可區分為, 最內圈是屬於手持單眼相機拍攝層, 第二圈是單眼相機加(中長焦段如70-200mm)與腳架層, 再出去是屬於手機拍照層, 最外層為看熱鬧層. 因此可以慢慢拍的時間不多, 所以成功率低於自動對焦的鏡頭, 至於鏡頭本身的特性還要一段時間觀察才知道,
本來有帶街寫環想要增強放大倍率, 但是接上接寫環後鏡頭伸長, 導致鏡頭濾鏡沾的都是花粉加上風大所以放棄, 下次再用(close up filter)放大濾鏡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