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個月沒拍照了
今天拿出來拍
用以前的習慣
讓ISO自動到6400
鏡頭是16-85
不知道是因為太久沒拍照對ISO躁訊的感覺跑掉還是怎樣
下面這張照片ISO 2500
F/11 1/250s
D7000 雜訊

回家用電腦放到最大看
總覺得有點霧霧的
銳利度不如預期
點擊放大
結果躁訊比想像中還多
D7000 雜訊

請問這樣正常嗎?
會不會是因為縮光圈的關係
之前試過
把光圈縮小拍景 景深跟畫質都會有所提升
但總覺得不如想像中銳利
F13~22 景深反而有更難控制的感覺
有時候回家看照片會完全不知道自己對焦對在哪
整張照片都像沒準焦一樣

(轉檔出來躁訊變得很不清楚 RAW看感覺還蠻不輸服的..)

------------------------------------
附帶一問
前幾天買了片marumi DHG CPL
轉的時候一個角度會是藍色 一個角度會是黃色
想把天空拍籃是不是一定要肉眼看得到藍天的情況
雲層太厚全白的情況下CPL沒有效果?
有藍天的狀況是要轉到藍色還是黃色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使用自動白平衡的關係
藍色跟黃色看不太出來有很大的差別

D7000 雜訊

↑這張有裝CPL 不記得轉黃還藍了
當下一直在試 可是天色太亮小螢幕看不清楚自己拍成怎樣

D7000 雜訊
D7000 雜訊

↑記得上面那張是藍色下面那張是黃色 白平衡:直射陽光

↓作品一張
D7000 雜訊

多謝各位!
文章關鍵字
ISO 2500
F/11 1/250s
白天用這樣參數是比較奇怪
ISO 2500是偏高了
應該是200就夠了
況且d7000可用iso我的經驗是夜間不超過2000
否則噪點多是免不了
就因為可用iso 不高
d7000用了一個多月就換成d700
D7000的ISO我是不會高過1600的
夜間就換35mm 1.8來拍
再不行就加閃燈
萬不得已或是故意要拍效果才會開高ISO..
也不能說你參數錯
不過如果是我...我不會這樣拍
白天場景 ISO開2500?
明明快門還可以降
為什麼選擇拉高ISO?
而且光圈不是縮越小畫質越好
每顆鏡頭特性不同
請先加強攝影觀念
把鏡頭特性摸透先

為了景深 有種技巧叫泛焦
學一下也許光圈就不需要縮那麼小了
我是把他開成自動ISO
以為他的判定會是安全快門(1/30↑)時的最低ISO
不過看來不是這麼回事
也不知道怎麼會判定成2500
應該是因為我剛買來的時候把"減低高ISO雜訊"調成"高"
前陣子把他關掉所以才會覺得躁點突然跑出來吧
剛剛把自動ISO關掉了
手動ISO有時後他顯示的快門是Lo
可是拍出來快門還是1/40~1/125怪怪的..

多謝各位 會在多摸索!

光圈設定要看鏡頭

最大在f3.5-5.6的鏡頭 大概設定在f8-11
定焦大光圈則是f4-5.6
遇到微距才會再縮
想要拍人像淺景深,或是暗到不行的地方才再開到最大

自動ISO設定的是最高
相機會優先依你所設定的ISO值為主(非自動ISO值,是按著ISO鍵調整的那個ISO值)
在各模式下數值更動的順序也不同
除了M模式 相機都不會先更動你的ISO值(非自動ISO值)

M模式 更動順序 ISO > 光圈,快門(不動)
A模式 更動順序 快門 >ISO > 光圈(不動)
S模式 更動順序 光圈 >ISO > 快門(不動)
P模式 更動順序 光圈,快門(不確定哪個先動) > ISO

如果你ISO設定 2500 自動ISO設定 6400
那當然像以ISO 2500 為主 加快快門速度
除非快門速破 1/8000
不然相機是不會去更動ISO值的

小小拙見,參考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