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上述這些照片:
光圈皆為:22
快門是:160~200
ISO是:500~800
最近迷戀上微距,無奈手邊沒有微距鏡,只有24-70mm F2.8 G ED。
之前幾天在01上面搜尋關於Nikon 105微距鏡的相關資料時,有一位大大提到:拍攝微距這件事情,為了讓動物的細節也很清楚,所以光圈縮到22可以說幾乎是必備的,甚至有多小就要縮到多小,甚至於要縮到3X甚至是以上(印象中是這樣)
後來我想,24-70再加上D800E,我是不是盡量近拍,或者是靠RAW,拍完後在做裁切放大!能夠盡可能地達到或者是模仿 “微距鏡” 的效果?!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我把拍好的一些照片上傳到FB,我兩位朋友看到以後告訴我,我的照片有兩個問題。
1. 有些照片,畫面已經有點模糊了。
2. 畫面有點鬆散,不夠緊湊!
問題1的答案是:會糊掉是因為我放大裁切,切過頭了,所以才會糊掉。
但問題2,就讓我非常疑惑了,因為我對於畫面(鬆散)的定義,有些不太明白。再者因為是第一次這樣拍,很怕搞砸了或者細節不夠清楚,就依照之前在01版上那位大大的方式拍照,我有點不太明白,如果今天上述這些照片,我不縮到F22,可能只縮到F1X,畫面會變得怎麼樣?!更銳利嗎?但是相對的某些細節,不就糊掉了?!
還有除了工具以外,對於這樣近拍動物,我還少了些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例如光圈快門的應用,應如何再作調整可以更好?)
我是個新手,還請Nikon版上的各位神手大大多多提點,拍得不好請見諒!
小弟才疏學淺,如果有大大知道上述的照片,裡面的蝴蝶蟲子等等叫做什麼名字,可以順便告知嗎?
感恩各位大大
(順便推薦一下各位牛伯伯的蝴蝶園,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地方,不只是拍照的好地方,更是親子休閒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