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真是一個好地方, 走走看看總有幾位打鳥的師兄在附近, 大家傾傾講講又說到 APC-C Vs FF 這個老問題上.
師兄A: 打鳥, 尤其打(起)飛, 當然是 APS-C機好, fps又高, 追焦又快
師兄B: 我卻認為 FF 較佳, 因為:
(1) fps雖然高, 但當中好多張相是重複的. 中的, 一張就夠
(2)APS-C sensor 始終 不及FF的好, 要細緻, 要數毛, 一定是FF
我: ……
網上已經有許許多多關於 APS-C Vs FF 的討論, 有說 pixel density, 有說什麼什麼理論……結果是人言人殊, 其實誰也說服不了誰.
使用D500約半年了, 在打鳥上慢慢形成了一些新習慣, 那是我自己使用D500的 “習慣”
(1)ISO越高, 相片細節越會留失 (例如: 羽毛線條) 所以小弟正在下苦工練習以慢快門來減低ISO值. 但實作起並不容易, 尤其在沒有VR的加持下, 手持一支300mm鏡 (等效450mm)時, 理論上安全快門應該在1/450秒, 這樣ISO難免會升得高高. 拍攝當日沒有陽光更下著毛毛雨, 我希望ISO不要超過3200而且要收細光圈至f/8以保留最多細節, 所以不斷下降快門. 幾次測試後, 我的極限是1/200秒.

待續...
全文
https://orpheuslau.wordpress.com/2017/05/20/%E6%89%93%E9%B3%A5%E6%96%B0%E5%98%97%E8%A9%A6-%E6%85%A2%E5%BF%AB%E9%96%80%E4%BD%8Eiso%E8%B5%B0%E8%BF%91%E4%B8%80%E9%BB%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