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選項是2007年底起NIKON發表的相機除了照片調控外的新功能
在2008一月初的D60發表時,甚至內建快速鍵可以迅速切換
所以我蠻好奇這功能到底可以給照片帶來多少改變?

就以前使用的經驗,這效果並比不上用LR調整來得快速與效果好
所以趁今天幫小朋友拍照的時候,作了一些比較

要有辦法在NX裡面改變"有效的 D-Lighting"的設定值
在拍照時就一定要將他啟動,如果沒有啟動,那在NX裡面是沒辦法修改的
因此我們比較的基準是"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這個設定

另外,也建議各位把圖片抓下來,用看圖軟體依序播放,差異會很明顯!

在亮暗反差大的情況,調整的結果差異順序就如同圖片順序

D-Lighting 品質較佳(HQ)預設值>加強>標準>微弱>關閉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關閉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標準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加強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D-Lighting 品質較佳(HQ)預設值



不過在亮暗反差不明顯的時候,結果有一些差異

D-Lighting 品質較佳(HQ)預設值>加強>標準>關閉>微弱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關閉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標準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加強



有效的 D-Lighting微弱 VS D-Lighting 品質較佳(HQ)預設值



值得注意的是,關閉反而比微弱時的亮度更亮
可是加強跟標準又比關閉亮,跟理論上不太一樣~

不過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微弱這個設定時的感覺
細節保留最多,不會太亮,而且也很有味道~

所以如果大家有意思使用這個功能,目前我是建議調微弱就好囉~^_*


同場加映:D3高ISO在曝光不足情況下的表現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當然啦~如果曝光夠的話,那畫面會更讚喔~
不僅膚色漂亮,雜訊也會比較少
而且我覺得D3在人像膚色的調教上,比之前又更粉嫩了呢~
越來越討喜啦:P

ISO1600





ISO3200





以上的圖片都是手持相機搭配24-70/2.8拍的,沒打閃燈也沒用反光板補光
純粹就是照一般正常人的拍照環境下去拍攝的
所以我想如果我這台D3可以拍成這樣,那任何人來拍應該都是可以達成的!


以上一樣可以點小圖看大圖
其他的圖放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wingmanzero/sets/72157603835754000/

有興趣詳細研究的朋友,可以點出來看囉 ^_*
文章關鍵字
感謝黑麵大的比較分析比較!!
真是太仔細了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大家可能都沒有發現D-Lighting會佔去D3大量的運算時間,你可以試著打開D-Lighting,再用SH模式拍個幾張,你會發覺LCD出現畫面的時間慢了很多,所以我幾乎都不開的,而且這個功能在NX內也可以開啟(!?)
如果一開始沒開,以後進NX也沒辦法開喔~
是說,我拍小孩子開連拍拍,也不覺得有延遲耶,畢竟拍小孩子也不是從頭連拍到尾
要抓時機,再靠連拍抓取最精彩的那一刻,開這選項我是覺得並不影響拍攝流暢度啦~

除非從頭開始連拍就按著一直不停,那我就不知道了:P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感謝比較分析!

這個功能在高反差的場景真的蠻有用的,至於要用低、中還是高,小弟覺得要看場景而定,
反正是數位的,D3/D300的LCD又大,很容易就知道要開哪一段。


倒是那個翻譯....「有效的」...難道有功能是「無效的」嗎?

小弟以為Active D-Lighting跟一般D-Lighting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在拍攝時馬上生效,而不是
拍RAW再套用上去的,所以Active其實應該是「主動式」的意思吧?
NX的翻譯有的怪怪的,可能也不是台灣人翻的吧 .......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Nikon 相機的中文翻譯, 只能用「破」來形容, 有夠彆扭.
我一開始的時候, 有的功能看不懂, 改成英文選單才弄懂.

我很懷疑, Nikon 選單的翻譯, 是不是用翻譯軟體翻出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