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想要入手這顆鏡頭,可以說是一連串的意外
首先,在人像方面,個人主力有30mm f/1.4、50mm f/1.4
分別對應近、中距離的拍攝,不過對於全身人像
會因為DOF的關係,散景不易呈現,所以一直有長焦大光圈的需求
不過這類鏡頭往往不便宜,對於這方面低使用量的我而言
不是一個急迫性、需求性強烈的焦段,所以就一直等待
就在去年,永諾發表了85mm f/1.8,長焦! 大光圈!
加上極低廉的售價,根本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所以就一直等待這個NIKON版本

就在等待的同時,SIGMA這顆85mm f/1.4突然出現
有著不錯的品項與漂亮的價格,試鏡確認功能正常後就買下
儘管它相較於NIKON 85mm f/1.8來得重來得大
對於重視攜行性的我,不是首要選擇,但二手價太漂亮了
且雖然是已經停產的老鏡,但相較於新的ART版本
較輕與小些,會稍稍貼近我的需求

SIGMA慣用的包裝風格
而這個鏡頭較長,盒裝也跟著較長

85mm F1.4 EX DG

具有SLD (Special Low Dispersion glass)低色散鏡片
以抑止大光圈時的紫邊狀況

標榜高階鏡的EX
與代表對應全片幅的DG

有HSM(Hyper Sonic Motor)超音波鏡身馬達
對焦快且安靜,無機身馬達的D3100亦可運用

濾鏡口徑為77mm

Made in Japan

開箱! 有盒裝說明

SIGMA風格的鏡頭袋 上面有標示EX

那時期的SIGMA全幅用鏡頭
還會有個延伸遮光罩對應給APS-C

打開一看......
看來原有的持有者弄丟這配件 (苦笑)

裡面應該是要裝這東西才對 XD

說明書.....保存狀況良好,看來根本沒翻過 XD

開袋!!

內容物即85mm f/1.4本體 與 對應全幅花形遮光罩

SIGMA常被稱為BIGMA不是沒有原因的 XD
非ART版的85mm f/1.4就已經給人十足的威壓感

有對焦表尺,在高度自動化的時代還是很好用

最近對焦距離為0.85m

85mm 1:1.4
DG HSM

象徵性的金圈


中捏鏡頭蓋

高階鏡象徵的EX

77口徑

鏡身唯一的切換鍵AF/M

為全時手動對焦

後期型的塗裝,雖然塑膠感較重,但不會脫皮


鏡後蓋


9片光圈葉片,盡可能圍成圓形

電子接點
一向很喜歡SIGMA卡口的手感,很滑順

相當大的前玉,鍍膜主要反射綠色出來

前玉相當大,直徑約69mm

鏡身長約85.4mm

花形遮光罩

對應全幅用

內側的消光紋

合體!!

如果是較小的機身(如D3100)
使用時強烈建議正裝遮光罩
這樣手抓握把時才不會干涉

搭配APS-C延伸遮光罩之比較

加上遮光罩,總重約為800g
確實不輕,還好鏡頭不是非常長,配重尚可接受
總結:

個人期待85mm大光圈鏡頭許久
雖然這顆不是在選擇目標內的意外
不過其f/1.4大光圈真的滿有看頭的
加上其焦段,這顆值得期待為散景製造機
其HSM作動起來,快又安靜,不會遜色於原廠
而SIGMA常被提出來講的移焦問題
滿慶幸在我這第三顆SIGMA鏡頭上,皆未發生
大體積、大重量,在攜行上確實較為不便
不過一機一鏡下,還在槍包的容許範圍內
為了大光圈,個人可接受
而寬大的鏡身,裝在小機身上
有些料想不到的狀況會發生,不過,瑕不掩玉
如抓握空間會受限些,對焦輔助燈會遮到一些

該鏡頭之鏡片為8 組 11片,1 片SLD
與1片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主要修正
大光圈的色散與球面像差的問題

對於ASP-C片幅而言,此MTF表現已經是相當出色了
這顆主要用途就是人像
所以都是以光圈全開放下的狀況運用
而追焦,藉其較快的對焦速度

本來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來試追焦
不過這支表現出乎意料,對焦速度很快!

其中距離合焦,已成為我追焦倚重的貴重戰力

容易製造散景,有其敘事能力

凸顯主題亦是強項

長焦+大光圈,拍人像可以有極明顯的散景
讓你八里巴黎分不清 XD

全身照也是可以有明顯的景深

星芒.....應該鮮少會用這支弄 XD
除了一些耀光,沒什麼鬼影

大光圈鏡頭難免會有的紫邊,個人覺得尚可接受

在亮暗交界處,難免的紫邊

可以很明顯的空間感

放大倍率1:8.6,拿來拍較大一點的植物也是可以

夜拍表現比預期得好

晚上也是可以手持,ISO400 1/320 f/1.4
實拍:
機身直出(Picture Control:SD),僅縮圖與上log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