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板上大大:
有人把電影鏡頭轉接到DSLR來拍嗎?感覺如果把以百萬計的電影鏡頭拿來單眼拍,會不會對拍出來的照片也有百萬級的變化呢?
請人家車 轉接環就可以了

不過肯定不會有百萬級的變化
原來如此~不過,會不會有片幅轉換的問題呢?如果只是車一個轉接環,那麼是不是就不能測光了呢?
D200 以上的機種, 可以使用點狀測光
所以應該沒問題!

電影的鏡頭也有分規格吧!
8mm.16mm .35mm...
片幅的問題應該有
我沒轉接過

我們是轉接給HDV用
電影鏡頭沒有辦法直接轉接到尼康F接口 (除暸少部份是當時電影公司想要打入尼康市場而特別製作的 例如愛展能28-70MM F2.6 )
極大多數的電影鏡頭都要用___改裝的方式才能上F接口 事實上....想要玩老鏡頭的玩家 大多數是不走NIKON機身 因為很多很棒的老鏡頭 要改到尼康口上 極難!!光是M42接口就沒辦法對焦無限遠暸....
至於效果來說:很不賴!!這是我親身用過才得到的感覺 當然這也要看你的習慣 喜歡畫面很暴力的銳利 那可能就不適合暸 所以現代鏡頭拍鳥 反差大反而吃香!! 但是如果你說會有百萬級的變化 那是天方夜譚 ! 光學的東西會有差異 但是沒有那麼誇張
電影鏡頭特色
1.低反差 超高描寫力 (這和要不斷沖洗底片有關) 和現代鏡頭高反差 高解析(MTF線數字很好看....可是洗大張照片就....不行)
2. 散景很浪漫 我身邊的達美樂 .. COOKE.. (英國產)/ 愛展能(法國)/CARL ZEISS/ ASTRO_BERLIN 都是現代鏡頭做不到 就算是電腦軟體現在也沒辦法做到 因為現代鏡頭用的是塑膠 樹酯 這牽涉到原料問題 就算是現代的德國鏡頭....也不見得比過去鏡頭強 因為現代德國用的是環保原料.....連_ 鉛都不用瞭 至於日本 更不用提瞭 因為現代要省成本 都用樹酯代替...怎麼可能像過去柯達軍用鏡頭178MM F2.5還用到 鑭系元素!!
還有就是因為過去是用人腦運算的 和現代鏡頭用超級電腦運算 哲學就完全不同!雖然過去光學鏡頭沒有像現代鏡頭MTF線如此完美 可是多暸_人_的味道 !再來是優點也是缺點 因為過去人工運算方式 所以有些光學缺陷 像是二線性 漩渦式散景 反而變成一種很特殊的特色!
3.有特殊玩法 過去電影鏡頭各廠有自身的驕傲和光學堅持 所以....可以看看一些論壇上的討論
4.公差超小 遠遠超過市面上的鏡頭 :這也是因應電影工業的需求 試想 一般而言 你我手上的尼康鏡頭大多沖洗最多四乘六照片 最大不超過A4 可是電影鏡頭要做到放映大小超過好幾公尺 當然有差
這邊是我的PICASA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joanchang/sets/72157605898678527/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kevin741852963/135MMF4

還附上台灣台南JT張去對岸狂貼毒圖網址
http://www.hklfc.com/forum/?o=topic&act=show&id=7823&page=1

還有HK 香港也瘋狂的電影鏡頭圖窟
http://www.hklfc.com/forum/?o=topic&act=show&id=19658&page=1

大陸無忌論壇也有電影鏡頭討論區
http://forum.xitek.com/showarchives.php?threadid=418333

歡迎多多交流 預祝您百圖不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