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610 天文改機] 火焰之星星雲、M38 疏散星團及 NGC 1893

[Nikon D610 天文改機] 火焰之星星雲、M38 疏散星團及 NGC 1893
ISO 1600 40X300s (Dither No Darks)

 

拍攝時間:2021-02-05 pm 7:00~~pm 12:30

  • 整晚有霧
  • 標註名稱後知道 M38 疏散星團及 NGC 1893 也入鏡了。
    [Nikon D610 天文改機] 火焰之星星雲、M38 疏散星團及 NGC 1893

拍攝器材:

註:關於器材的說明可參閱:[Nikon D610 天文改機]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外收穫:同時入鏡的獵戶座大星雲、跑步者星雲、 馬頭星雲、火焰星雲 - Mobile01
  • 相機:Nikon D610(天文改機)+ 美科手把(雙電池拍攝,電力足夠拍攝一整晚不中斷
  • 望遠鏡: Sharpstar 61EDPH II
  • 平場鏡或減焦鏡:0.82X 減焦鏡
  • 赤道儀:iOptron Cem25P
  • 對焦:ZWO EAF
  • 濾鏡:Optolong L-EXTREME 雙窄帶濾鏡
  • 導星鏡:120mm
  • 導星 CCD :QHY5L-II-M
  • 腳架:艾頓原廠 1.5吋鋼管三腳架
  • 電子極軸鏡:PoleMaster 電子極軸鏡
  • 電源:飛樂 EBC-9037 15000 mAh 行動電源
  • 控制筆電:Lenovo IdeaPad 120S 11吋(4G/64G USBX2)

拍攝地點:台中市區社區頂樓

拍攝

  • 近七點上頂樓,由於有霧,極軸校正很困難,電子極望只能看到北極星,其他校正星一顆都看不到,只能憑著把器材擺放與前一晚差不多位置,粗略校正而已。 
  • 五車二一星校正 
  • 自動對焦在 5194  
  • 先設定曝光 600秒 ISO 1600 ,拍完一張,過曝得太厲害,完全不行。 
  • 改為曝光 300秒 ISO 1600 ,拍完一張,Historgram 略為過曝,這是因為隔壁大樓的大型廣告燈開者。註:拍攝環境是這個樣子,廣告燈在北方,拍攝目標也在北方,雖然用了雙窄帶光害濾鏡,影響還是很大(iPhone Pro Max 拍攝,不是昨天拍的,但環境一樣。討厭的廣告燈,當然不替它廣告,馬賽克掉!!![Nikon D610 天文改機] 火焰之星星雲、M38 疏散星團及 NGC 1893
  • 等十點過後燈一熄,曝光剛好正確 
  • 後製時從星數可以看出十點以後拍攝的影像星數突然大增。 
  • 相機本身有雙電池,夠一整晚的拍攝,拍完後用完一顆,第二顆還剩 80%。
  • ZWO EAF 及 iOptron Cem25P 由飛樂15000 mAh 行動電源供應,一整晚下來原先五格滿電還剩兩格半。
  • 因為有霧,怕會有露水,臨時決定加上 5V 供電的除霧帶(很耗電,若接飛樂行動電源,很快會將電力搾乾,屆時連赤道儀都沒電了。),由一顆滿電的 ASUS 10500 mAh 行動電源供電,大概拍到一半就全被搾光,好在雖然有霧,但桌面及椅子並沒有溼溼的,沒有除霧帶應當沒關係。
  • 另一顆飛樂 15000 mAh 行動電源供應 Netgear Repeater ,才能室內遙控監看。
  • 小筆電事先充滿電,希望整晚使用自身的電池就夠用,但因為還要供應導星 CCD,所以在十一點多時電力約剩 25%,只得中止遙控監看,把供電給 Netgear Repeater 的行電給小筆電用。註:關於如何把閒置的 Netgear 3700V2 基地台改成 Repeater 可以參考我部落格這篇文章:Luke 的休閒筆記: 冬天寒風中天文攝影的遙控拍攝:無線延伸篇
  • 近凌晨一點時上頂樓查看,夜深人靜,遠遠就聽到 PHD2 因 Star Lost 發出的警告聲,一看筆電才知已拍到建築物,趕緊結束拍攝,然後下樓拿了 iPad Pro 上來拍亮、暗平場並收拾器材。 
  • 回到室內檢查拍攝的影像檔,總共拍了 51 張,第 45張(含)之後的影像都拍到隔壁大樓不能用。
  • 依第 44 張的寫入時間,再從 Stellarium 的模擬得知,大概只能拍到子夜 12 點,而此時高度約為 40 度,再晚目標已低於建築物,由此可以做為下次拍攝在北方目標的依據,高度低於 40 度時就不用再拍了。 
  • 關於前一晚 Nikon D610 曝光不正確的問題,簡單粗曝的解決辦法就是筆電重開機!註:前一晚的拍攝可以可以參考我部落格這篇文章:Luke 的休閒筆記: 雙目標拍攝計畫(四)
  • 重新再 RUN 一遍拍攝流程並與前一晚比較,猜想有可能是前一晚無法拍攝靈魂星雲及心臟星雲後,有點忙亂,以不同 ISO 試拍,又碰到赤道儀的 USB 接頭而失去連線,沒有先斷開相機及 EAF 就結束 NINA,導致 NINA 程序留在背景,沒有正常結束,再開啟 NINA 後拍攝才出現 D610 曝光不正常的現象(這是使用工作管理結束了背景裡的 NINA 程序才了解的,所以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重開機即可。)。以往不曾中途結束 NINA ,就算早前幾次的雙目標拍攝也很順利,拍完才結束 NINA,因此才不會碰到這種況。

後製

  • 因為 DSLR 無法控制感測器溫度,乾脆就不拍暗場,但拍攝時一定要 Dither。設定 ISO 1600 單張曝光 300 總共拍了 51 張,扣掉拍到建築物的 7 張,餘 44 張用來疊圖 ,SubframeSelector 後,刪掉權重分數較低的 4 張來 StarAlignment ,累積總曝光時間近三個半小時。 
  • 由於拍攝時整晚有霧,又是以較高 ISO 拍攝,而 D610 的畫素比 ZWO ASI533MC-Pro 高,所以這次就不 DrizzleIntegration。
  • DynamicBackgroundExtraction 後發現中央下方光害很嚴重,要事先裁掉再來 DBE 才能得到較佳的結果:
    • DBE 前: 
    • DBE 後: 
  • 以 DynamicCrop 框選一個適當的範圍並存成 Instance,不執行就結束離開。 
  • UNDO 剛剛執行的 DynamicBackgroundExtraction,然後才執行前一步驟存在桌面的 DynamicCrop Instance,這樣即使無法看清影像也能正確裁切。 
     
  • 剪裁好的影像重新 DynamicBackgroundExtraction 即可得到更佳的結果繼續後製。 
  • 這次也拍到了 NGC 1893,在此(APOD: 2006 August 15 - IC 410 and NGC 1893)查到廣角高解析影像,看到說明提到於影像中:「七點鐘方向那二道相當緻密的物質流,它們尾部的指向背離星雲之中心區。」,下次若天空品質好時,改以 ZWO ASI533MC-Pro 拍攝,不曉得能否拍得出來? 
lykphoto wrote:
後製


給一個讚,請教您使用的是哪一套後製軟體?
mscmsc wrote:
給一個讚,請教您使用(恕刪)
 
用了 PixInsight 後,愛不釋手,當然都使用它了。
 
也用它後製了使用冷凍相機拍攝的馬頭星雲,不適合放在本版,覺得似乎可以放在可換鏡頭數位相機綜合版,於是貼在那裡(不曉得會不會被刪文):[冷凍相機 ZWO ASI533MC-Pro] 馬頭星雲--我的天文攝影第一個里程碑 - Mobile01,這張影像很滿意,可以算是自己三年來天文攝影第一個里程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