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測試了B2SE-256G,這次來個更貴更快的B2PRO-165G

一. 關於這張記憶卡
A. 規格簡介:
- 持續寫入速度:3400MB/s (VPG400認証)
- CF 4.0 規格:其速度超越目前所有市售相機所需。
- pSLC 技術 + 高效熱控
- 動態自動省電設計
- 長時間穩定不降速(適合長時間錄影)
- 寫入壽命遠高於一般記憶卡(TLC)
B. 推薦用途:
- 專業級影片創作(ProRes RAW / N-RAW)
- 活動紀錄與長時間現場拍攝(H.265)
- 高幀率慢動作創作(4K120p)
- 高可靠性的影像資料備份
C. Nextorage B2PRO 省電技術說明
- 主動式省電控制(Dynamic Auto Power Save):Nextorage B2PRO 採用內建主控制晶片的智慧電源管理機制,能根據使用狀況(例如:錄影、連拍、待機等)自動調整電壓與控制時機,有效降低功耗。
- 低功耗控制器架構:本卡搭載相容 CFexpress 4.0 的主控制器(推測為 Phison PCIe Gen4 NVMe 控制器),相較前一代產品擁有更高的電源效率,即使在高速傳輸時也能有效抑制耗電
- 溫度控制與電源保護設計:B2PRO 透過優異的省電設計與散熱機構,有效避免進入 Thermal Throttling(熱節流),並非單純的速度降頻對策。
- 搭配主機的功耗最佳化:搭配 Nikon Z6III 等次世代相機使用時,可與主機 PCIe 省電機制(如 ASPM/L1.2 等)協同運作,在閒置狀態下降低總線耗電,進一步延長相機電池壽命。
- 韌體最佳化以兼顧效能與電源管理:B2PRO 的韌體專為專業影像拍攝用途設計,內建優化的電源管理參數,能根據靜置、快取寫入、連續錄影等不同使用場景動態調整,在維持高效能的同時達成最低功耗表現。
註2:VPG 200、400、800 是指記憶卡的「視訊效能保證」(Video Performance Guarantee) 數值。
D. 關於pSLC:
- 市面上看到容量40/80/160/165/320/330/650/,60/1330G這種標示的,都是pSLC的卡,最早是看到SONY在CF-A Tough 系列卡上,採用這個技術能大幅改善寫入的速度,這個做法後來在CFEB上也看到(CF 2.0後),然而CF 4.0使用PCIE 4.0,讓速度上再次突破天際,僅管一般的CF 4.0與PSLC的寫入都非常快,但在產品壽命與緩存用盡後的回寫能力,絕對是pSLC更勝許多(這也是它能賣那麼貴的原因)。
- 原理:pSLC = pseudo Single Level Cell 意思是「擬單層儲存單元」 (模擬 SLC ),其本質仍是 TLC NAND,差別在於 firmware 控制 NAND 每 cell 僅寫入 1 bit(TLC是3bits),達到高速與高壽命的效果。
- 優點:
2. 延長耐用度:SLC 通常壽命是 MLC/TLC 的數倍,pSLC 模式也能部分達到這效果。
3. 提升穩定性與可靠性:尤其在高速連拍及錄製4K/6K等高負載任務中,更少錯誤、更加穩定。
- 缺點:
2.價格較高:一片TLC-512G僅變成pSLC-165G,相對容量成本高很多。
E. 從XQD到CFExpress的發展歴史:以尼康來說,早在D4/D5/D6/D500時即有使用XQD卡槽(2012年XQD-H 2016年XQD-M),而且後來尼康還經由firmware升版可使用CFE-B卡,而在2018年Z7上市之後,開始採用XQD卡,我還記得那時買Z6時還加購了2990元的XQD 32G + ENEL-15電池,在當年一片32G的XQD要價超過3000元,而當時僅有SONY製造此卡(但SONY的無反機身都不用XQD),後來SONY走向CFE-A(與SD大小相近),而其它相機廠走向CFE-B,從CFE 1.0到2.0到4.0(沒有3.0),除了最高讀取與寫入速度外,最大的差別是持續寫入速度(CFE卡重要性能指標),這是因為錄影及高速連拍時需要持續穏定的長時間寫入。

************************************
測試條件
溫度:室內27度
電池:原廠ENEL-15C
螢幕拉出提升散熱
短片品質:高
延伸過採樣:On
量測間隔:每拍完一個項目,取出卡片,等機身及卡降至室溫(以紅外線溫度儀測量cmos溫度),再測下一項(有的等待時間近一小時)
************************************
二. Z6iii拍照實測(RAW20FPS連拍):性能過剩
A. 無損壓縮RAW:580張(約連拍29秒),當用盡緩存後,鬆開快門後,一秒以內就可繼續連拍。
B. 高效率*RAW:無限連拍,機身緩存不掉。
C. 無損壓縮RAW+JPG:450+450張(約連拍22秒),用盡緩存後,鬆開快門,一秒以內就可繼續連拍。
D. 高效率*RAW+JPG:無限連拍,機身緩存不掉。
註:目前尼康Z機身E7處理器RAW拍攝使用上,僅會使用到無損壓縮與高效率*(這兩種幾乎沒有畫質減損),而不會使用高效率。
三. Z6iii錄影
A. RAW & ProResRAW :
- 所有的格式都可順利完成
- 165G可錄製4~10分鐘。
- 由於錄製時間短,沒有遇到任何過熱問題。
B. H.265:6K60與4K120錄40分鐘以上會過熱而關機
1. H265-6k60p-10bits-SDR/NLog/HLG:約錄製40m左右會發生"機身過熱而關機"。
2. H.265-6k30p-10bits:54m32(順利完成)
3. H.265-4k60p-10 bits:54m30s(順利完成)
4. H265-4k120p H.265-10bits:約錄製41m左右會發生"機身過熱而關機"。
註:過熱關機時,記憶卡沒很熱,但機身非常燙
C. H.264(MP4):可順利錄完所有MP4格式
1. 1920*1080 60p:2h05m ( 機身錄製上限)
2. 1920*1080 慢放:3m (機身錄製上限)
註:似乎,Z8/Z9上才有HOTCARD這個提醒,我Z63試到都自動30 秒後關機,都沒看到這個圖案
四. B2PRO在Z6iii 使用上的結論
A. 卡片寫入效能足以支援任何格式:
無論是 NRAW/ProRes RAW 還是H.265/H264,B2Pro 均能穩定支援寫入,無掉幀、無存檔異常情況。
B. 關於容量:
NRAW / ProRes RAW 碼流大,以致於可錄製的時間短,若要錄製這類格式,請選購更大容量的卡
C. 過熱狀況分析:
H.265長時間錄製表現佳,但由於Z6iii機身小,且未配置散熱風扇. 在高碼流錄製時跟其它廠牌相同類型機身一樣會發生過熱的問題,尤其在6K60p 與 4K120p 高幀率格式會導致機身溫度升高,進而觸發過熱關機。其它低幀率或 Full HD 格式皆可穩定錄製至機身上限,顯示卡片寫入速度有相當餘裕。高溫警告等級逐步出現(黃→紅→紅 High→關機倒數),顯示 Z6III 過熱保護設計有效且預測可控。
D. 性能過剩:B2PRO 記憶卡在 Nikon Z6III 錄影實測中展現極佳穩定性與高速效能,無論是高位元率 RAW 格式、10bit HDR 格式,甚至是連續長時間 H.265 錄影,都能有效支援不中斷。錄影中未出現記憶卡瓶頸,過熱問題來自機身負載而非卡片。
================================

五. Z8拍照(20FPS連拍):
A. 無損壓縮RAW:83張(約4秒-用盡緩存後,鬆開快門,約1秒多就可繼續連拍)
B. 高效率*RAW:400張左右(分界模糊,鬆開快門約一秒多緩存回滿。
C. 高效率RAW:無限連拍(只測到一分鐘緩存不再下降)
D. 無損壓縮RAW+JPG Fine*:「46+46」張
E. 高效率*RAW+JPG Filne*:「64+64」張
註:Z8 RAW/JPG檔案大小如下
RAW無損壓縮:約51MB
RAW高效率*: 約32MB
RAW高效率: 約21MB
JPG 精細(大):約19MB
六. Z8錄影
A. RAW/ProResRAW-FX:
- 全部格式都可順利錄完
- 165G可錄製4~11分鐘
- 由於錄製時間短,沒有遇到任何過熱問題。
B. RAW-DX:
- 全部格式都可順利錄完
- 165G可錄製6~8分鐘
- 由於錄製時間短,沒有遇到任何過熱問題。
- 全部格式都可順利錄完
- 165G可錄製5~7分鐘
- 由於錄製時間短,沒有遇到任何過熱問題。
- H.265-8K30p-h.265-10bits:有溫度告警,但可順利錄滿45分鐘。
- 4k120p H.265-10bits:錄到43分鐘時,因機身過熱而關機。
- 2.3x 4k120p H.265-10bits:錄到35分鐘時,因機身過熱而關機。
E. H.264(MP4)
1. 1920*1080 60p:2h05m ( 機身錄製上限)
2. 1920*1080 慢放:3m (機身錄製上限)
七. B2PRO在Z8使用上觀察到的現象:
A. Z 機身預估容量問題:
機身會依插入卡片時讀到的預估最長錄影時間進行錄製,就算實際卡片尚有容量也不會超時錄製。
B. 高碼流不是問題:因為卡的規格遠超機身所需,但是長時間錄影機身與卡產生的熱量才是最大的關鍵。
C. pSLC的記憶卡適合Z8:
不僅速度快,而且回存的反應非常快速,適合高碼流錄影及需要快速恢復緩存的高速RAW連拍。
D. 關於SDR與HLG的差異:
我了解用HLG錄製可在HDR的螢幕上更亮與更暗的部份能顯示的更多,在這次測卡的過程中,我觀察到HLG與SDR的檔案大小相近,我就在想,如果錄製HLG放在一般的SDR螢幕上會有很大的差異嗎?如果沒有,那都錄HLG不是更好 ?但結果並非如此,一般錄製HLG後,要拿去SDR顯示,並不適合直接用,而會看起來對比欠佳(灰灰的-亮暗對比被壓縮),且其色彩Gamma曲線與SDR(709)不同,以致於錄HLG在SDR螢幕上觀看感受會比錄SDR來的差。
八. B2-PRO vs B2-SE 如何選:
A. B2PRO: 適合職業使用,具 VPG200/400 認證,壽命/效能/穩定性更高==>Z8選這個。
B. B2SE: 適合日常錄影與一般攝影使用,價格較親民==Z6III選這個。
九. 結論
CFE卡出現後,改寫了我們過去熟知的SD卡一線廠排名,市面上也出現很多所謂的組裝卡,這些價格較親民的卡與正統的記憶卡廠的規格差距不明顯(價格差距非常明顯),但在我們一般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有著不小的差異,從記憶體顆粒的選用,到Firware 相容性撰寫,進而到VPG認證,各相機廠認証,這些細微的地方會影響到其相容性與耐用度,僅管短時間或低強度使用時不易查覺,但如果有預算一般用戶或檔案比卡重要的職業用戶,建議還是選購大廠的產品,以免除後續問題。
Nextorage NX‑B2-PRO 165GB 記憶卡在 Nikon Z6III / Z8 錄影實測中展現極佳穩定性與高速效能,無論是碼流怪物格式的RAW & PRORESRAW,目前最常用的H.265 10bit 格式,都可以輕鬆勝任。它的動態省電技術據說可有效控制電量而減少發熱,而pSLC的讓Z8這種4500萬畫素的機型在無損壓縮連拍時,就算4秒卡彈,只要放掉很快就回血,對於拍高速移動的鳥或運動來說,不用等待記憶卡回寫,大大的增加補捉到最佳時刻的照片,而在錄影中觀察到長時間錄影過熱現象,似乎並非是記憶卡造成,跟目前市售的機身一樣,長時間錄影的散熱是各廠牌都會遇到的相同問題,Z8較大的機身擁有較好的散熱,Z63 錄影性能強悍,但要注意長時間錄影時的散熱(側翻螢幕不錯利於錄影時觀看有也有助於散熱)。
關於Nextorage :其前身為Sony 的存儲部門,主攻高效能儲存設備,於 2021 年從 Sony 獨立;與 Phison (群創)合作研發記憶控制晶片,Nextorage為群創100%持有之子公司,目前為日本研發,台灣製造與生產(讀卡機為Made in China)。
台灣代理:上洛
十. 實拍照:
機身 NIKON Z8
鏡頭 NIKKOR Z 400mm f/4.5 VR
增距鏡 NIKKOR ZTC 1.4X
記憶卡 Nextorage B2PRO-16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