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01潛水潛了一段時間,看到許多高手、前輩分享許多美圖,或令人毒發身亡的神兵利器,展現01的分享精神。
讓小弟能在短時間內吸收,充足許多知識。於是乎也希望能夠分享一些東西,好符合01精神阿!

-------------------------------------------------------------------------------------------------------

很多人在初入數位單眼之時,第一件通常會做的是就是……選哪「家」好呢?(N家、C家、O家、S家、P家)
不外乎考慮的就是身旁有沒有人在玩,有沒有器材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而我就想到從前爸爸好像有台單眼相機,
而它好像是N牌的。於是抱著能沿用爸爸器材的幻想就入了N家。

以下就是今天的主角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側面再一張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產地是……我的第一顆日產鏡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濾鏡是原廠的L37c , 口徑是 52mm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綠綠的鍍膜(不是很清楚…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鏡頭的鍍膜也是綠色的 (紫色那塊不知道是發霉還是刮傷……小時候可能都亂摸…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f2.8的大(?)眼睛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屁屁也來一張(眼睛看起來大多了)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沒有任何的電子接點

根據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資料來源:Kenrockwell
自從1959年起Nikon便開始生產35mm f2.8規格的鏡頭,這規格還跨越了non-AI與AI鏡的時代
我手中的這顆似乎是第四代的設計,五枚五群,生產年代在1979~1981,之後1981到2005推出的AI-s版本也採相同的鏡組設計。

實拍部份,由於前一天電腦硬碟無預警掛點,加上今日天氣不穩……… 從缺……

說說感想吧。
優點:
全鏡皆金屬打造,雖然是一顆小小的定焦鏡,可是拿在手上有股扎實感,重量跟18-135差不多呢,最大光圈2.8可用,在室內iso調到640-800還不錯用。最近對焦距離約30cm,加上成像頗為銳利,拍些小東西也很管用。散景柔和,有點油畫感。
缺點:
配上D80不支援測光,對焦近距離還算容易,但遠距離不易,邊緣成像沒中央那麼理想,抗耀光不佳。

-----------------------------------------------------------------------------------------------------------

結論、
這篇文章本著想分享一些東西的想法,第一次發表文章還請多多指教,因為意外而無法分享一些實拍照,以後希望有時間捕上。
35mm這個焦段現在很多人拿的是35/f2D,而我有機會也拿到這焦段的f2.8AI老鏡,體驗大家所說室內、近拍、大光圈的類似體驗,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奇妙。最後要感謝的就是老爸當初敗下相機,現在的我才有現成鏡頭可撿。爸爸,就甘溫欸~

同場加映與阿爸FE的合體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爸爸的Nikkor 35mm f/2.8 AI
謝謝收看。
我也有一台fe 個人覺得手動機械機的手感還是比塑膠機好

但是迫於經濟考量.....

拍底片時 都是非常挑剔的 唉...沒辦法 拍了兩三卷再送洗就差不多可以買一張1G的記憶卡

沒有天時地利人和 就很難按下快門

現在幻想搞一組暗房 自己可以在家洗
每個人小時候應該都會亂摸爸爸的相機吧!只是通常換來一陣挨罵

玩攝影其實可以從家中的老相機開始玩,一來可以省下買新相機的錢,二來將光圈快門關係瞭解透徹,知道什麼是ASA/ISO值、景深等,把機械相機,機械鏡頭玩通了,就不會對數位DSLR上的名詞、功能弄得一知半解,DSLR上的名詞都是從機械底片SLR相機來的。常有DSLR新手問何謂光圈先決、快門先決?敝人覺得這問題‧‧直接拿台老機械SLR相機的轉盤轉一轉,用內建TTL測光表測一下就大概知道會不會曝光過度或不足了嘛!
歐美系統受害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