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7年的12月,小弟當兵剛退伍…(無奈的金馬獎啊~


一開始是在想d80,考慮到nikon的定焦群相較於canon來說比較便宜,加上移焦的機率比較小,當時對L鏡的認知比較少等等的因素…無奈外島錢花太兇了,加上D80如果要配鏡頭的話,加起來都破三萬多了,所以當時只好選擇了比較便宜,畫素又一樣的D40X,那時億華的雙KIT組兩萬六左右,買了還可以買包包和記憶卡,所以,當時完全是預算考量…
除了雙kit組(18-55、55-200)之外,在今年的二月和三月又分別購入了Tamror17-50及nikkor 50/1.8小弟就來說說這幾顆的使用心得好了。
17-50/F2.8



這顆上市前就一直在期待了,上市後沒幾天就入手了,主要是因為D40/D40X系列不支援af鏡,雖然網路上說他會有接點不良的情況,但我個人用起來是還好,有時會無法對焦是因為太近了所以才無法對焦,而我的序號還是一千多號而已呢~

換上這支後,我的18-55kit鏡就被我冷落在一旁了,實是是他的f2.8就有不錯的畫質了(sigma18-50光圈全開望遠端真是慘不忍睹…),光圈全開的色散通常縮到3.5或4就感覺不太出來了,而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更是好用,放大率方面其實和kit是差不多的,人家常說他暗處對焦慢,個人認為是機身對焦系統的影響,我的d40x不管接哪顆鏡頭都會有不準的情形,可能和對焦系統的等級和對焦點太大有關,此顆接在同事的d300上面完全沒有對不準的情況發生,暗處和廣角端對焦也是完全沒問題的(D40X的廣角端和暗處對焦實在是




而此鏡的手感基本上還算紮實,和同事的sigma18-50相較,除了塑膠感較重外沒有脫皮的問題,而且變焦和原廠鏡的轉向相同也是順手的關鍵,而且此鏡對焦時手不易誤觸對焦環(18-50很容易不小心摸到= =),此鏡的手動對焦雖然沒有阻尼感,但細緻度不錯,不會有間隙,此鏡的17mm端視角還蠻大的,比原廠的多出45分(45’)基本上算是C/P值很高的一顆恆定光圈標準鏡。
55-200/F4-5.6



目前使用起來就屬這顆最沒心得了


50/F1.8D




Nikon最便宜的定焦鏡,相較於canon的50/1.8來說質感算是不錯了,配上有對焦馬達的機身,對焦速度不輸usm的鏡頭,而且最前端的鏡組內凹,連遮光罩都省了。

此鏡光圈全開而且有對到焦的前題下,畫質絕對好過17-50/f2.8的50端,縮到f4時超利,而且散景不會說太淺也不會太深,不過照出來的色溫偏冷,要暖調的話可能要在白平衡上下手吧。
對我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他要使用手動對焦

D40x
這台就不用照片了吧…(最主要的是現在沒相機可以拍它

這台最大的優點就是輕巧,也是出門想不想帶像機的最重要關鍵,高iso的雜訊還比d80好,和d300可能也有得比(在800之前啦~~),使用SDHC卡也沒有太大的負擔(超便宜

不過說到缺點就不少囉,首先,就是不支援af鏡、以及超笨的af系統,我們都知道,獲得清楚的照片是基本,這台在準焦率上實是是有待加強,還有常用的功能沒有獨立按鍵,常常要換iso或是切連拍、還是要改變測光模式等等…全部都要選單選取,就算用得很熟了,但常常在緊急時還是按不到想要的功能…

我想…目前最符合我理想的機身大概就是D300了吧…

(快掉到四萬以下吧~

目前的用途:
50/1.8:拍人像、風景
17-50/F2.8:人像、廣角大景、拍小東西
55-200:拍花,打鳥…
17-50/F2.8:






50/1.8:




55-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