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剛好有兩台,離海邊也近,
所以昨天在暑假第一天,頂著今年以來最強的紫外線指數,到南灣海灘、後壁湖拍攝水中相片及影片PK一下。
由於是一大早就去南灣,傍晚才去後壁湖,玩水玩的很過癮說,
不過在大太陽下要拍測試照,若不是泡在海水裡,還真要命,
還要上腳架、調整細部光圈、快門、ISO、白平衡、焦距....人就焦了,
對旁邊原本就以為只是來玩水的老婆也說不過去。
所以一律手持,以自動模式量其大約拍一下。
先介紹兩邊選手 Olympus μTouch-8000 vs FujiFilm FINEPIX Z33 WP

不過O記買的是公司貨,14XXX,也算是集合各代潛水相機的改良進化版,功能強大。
F記是水貨59XX,防水第一代機,幾乎是一個潛水盒的價格,價位上有迷人的優勢。
ps. μTouch-8000鏡頭旁的自拍鏡是我自己貼的,原廠沒有附啦。
****************************************************
[1.]這是岸上的測試照,原本要下砂島,不過浪太大,只拍景觀照測試。
以下排列上都是以:上O下F的方式

μ 8000有廣角優勢,不過這邊有先望遠一格讓Z33

Z33拍的
****************************************************
[2.]南灣沙灘

μ 8000的廣角優勢,除了拍風景,在自拍上也很好用。

Z33拍的,左上角霧霧的部份是水珠,在大太陽下幾乎沒辦法好好檢視,
所以是水中相機拍照時常出現的問題(左下應該也是)。
****************************************************
[3.]局部裁切比較


****************************************************
[4.]後壁湖出水口測試

μ 8000拍的

Z33拍的 左下也有小水珠
****************************************************
[5.]浮潛拍魚

μ 8000拍的

Z33拍的
****************************************************
[6.]下潛拍魚
下潛後,一手一台一起拍。

μ 8000拍的

Z33拍的
****************************************************
[7.]岸邊拍魚
其實後來發現岸邊的小魚比較好拍,因為距離較近,顏色也比較豐富,}
不過也太近了,近到還要開啟小花近拍模式才行,因為沒開,所以都只拍到礁岩。

μ 8000拍的

Z33拍的
****************************************************
[8.]小魚會亂跑,所以最後請海兔小姐示範海底近拍。

μ 8000拍的

Z33拍的
****************************************************
水中影片拍攝比較:
[1.]南灣海灘
μ 800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wcQrV4zCO8
Z33W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edSyhFBAmE
****************************************************
[2.]後壁湖出水口海域
μ 800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5hRgX4IBHA
Z33W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Dq9MElZ8
****************************************************
綜合一天下來的拍照心得,
其實還是用μ 8000順手,所以除非要拍測試照,都是用μ 8000紀錄。
因為富士Z33WP開機較慢,開機要4~5秒(好久沒遇到這麼久的了),
加上按鍵不是常見的五方向鍵,操作上不是很順,
而且瀏覽相片很慢,過場一張照片就要2秒,
在大太陽下實在經不起這樣生命的損耗。
不過以其低價的優勢,很多是要將就一下的,
就像之前說的,其他外加的潛水盒,一個就要6000以上了,
就當買個純下水的相機也有找了。
只是μ 8000也有麻煩的地方,為了保護鏡頭,貼心的加上活動鏡頭蓋保護,
不過在下水時,卻常常卡著水泡在鏡頭前,
只要是拍攝從水上潛到水底的影片,就非得朝上把水泡抖掉不可。
然後雖然說可以以轉接卡使用MucroSD卡,
卻常常顯示記憶卡不正常安裝,是否要格式化記憶卡的訊息。
(換了XD卡就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