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數位化的年代,很多人拿這DC或是DSLR照相,而我就也加入了數位的年代,在因緣巧合之下用到了老底片機,完全被萌到了,就轉投靠了底片機的懷抱。而我的第一台底片機是CANON AE-1,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放棄,轉用NIKON的CP995,後來又換用NIKON CP4500,這時我有一個朋友拿著剛入手的銀色OM-2拿OTF來嗆我,讓我又燃起玩底片機的慾望,就用了一台黑色機身的OLYMPUS OM-2來玩玩。

廢話不多說,就來看看我的OM-2吧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黑色機身的OM-2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機身背面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機頂的樣子,左邊AUTO是啟動OTF,MANUAL是用手動模式,CHECK是測試電池是否有電,右邊是底片ISO和曝光補償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機身背蓋,上面的REALA是我最近用的底片,左上邊一個白色小點就是判斷電池是否有電的紅色LED,有電是恆亮,沒電是閃爍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底片室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未裝鏡頭的機身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機身前方的OM鏡頭接環,R是回片旋鈕,接環旁的那隻撥桿是機械自拍器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機身底蓋,最左邊有點掉漆的那個是電池室,LR44*2,在來是接馬達捲片器的地方,右邊的接點也是用來接捲片器的,輕微露銅的黑色機身別有一番風味,而那個紅色米字則是B快鎖,要壓下右邊有一個小紅點那的按鈕才能轉到B快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上面那兩個紅圈圈起來凸出來就是OTF的測光頭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蓋上機身蓋的樣子

然後今天中午左右,上Y拍標的東西寄到囉,心情興奮的拿來就把玩把玩,到底是啥,請見下圖分曉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這小包的是啥呢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原來是原廠鏡頭後蓋&機身蓋啊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寄到了,寄到了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謎底揭曉,是OM鏡頭呢
話說我是買那顆35-70mm F3.6 MC,賣方還送我那顆TOKINA 35-105mm F3.5-4.3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多麼銷魂的OM盒子啊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說明了這顆鏡頭的規格囉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側面除了規格還有序號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看,皮桶,是原廠皮桶,幾近全新啊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已經失效的保固書和說明書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這條是啥呢?原來是原廠皮桶的帶子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打開皮桶,看,出現了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分開後的樣子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皮桶銷魂的地方就在於此,還有這個鏡頭的規格啊,看到這我手已經在抖了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右邊那個是原廠軟式遮光罩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看多麼完美的鏡頭啊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居然鏡頭後蓋是副廠的,這怎麼說的過去呢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摪摪,把剛剛的原廠鏡頭後蓋蓋上,這才對嘛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原廠軟式遮光罩是用夾具夾在鏡頭前端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OLYMPUS,囂張吧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更囂張的是這標明是35-70mm專用的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皮桶的內部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另外一顆TOKINA 35-105mm F3.5-4.3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表明身分是OM接環用的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說明書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又是一套已經失效的保固書和說明書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賣方用報紙把空隙給塞滿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鏡頭前方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鏡頭側面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推拉式變焦喔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拿掉鏡頭蓋的前面,那個紅色的字不知道代表啥意思,望知道的先進說明一下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我之前用的鏡頭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一樣是35-70mm,但是光圈是F3.5-4.5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鏡頭的正面,上面有一片SKYLIGHT 1A所造成的反光




話說至此,到底啥是OTF呢?OTF是Off The Film的縮寫,是當你按下快門後,這時候快門布廉打開反光鏡拉起,而OTF的測光頭從底片反射回來的光線,作累加平均測光,當累加到認為夠了時候,放開快門,完成照相動作。所以說OTF是一種光圈先決模式,當OM在用OTF的時候,快門是沒有作用的,而OTF最神奇的就是它是一種及時性測光系統,不像TTL是預測光線的量來推測快門時間,所以當夜間拍照時,完全不用理會快門,OTF會自動幫你處理好的。像是TTL測光如果夜間在長時間曝光突然有人往像機打光,照片就報銷了,但是OTF可以及時收起快門以防底片OVER,或許有人會說NIKON也有類似的技術,但是NIKON是在2001年才推出,OM-2的OTF早在1975年就有了,誰優誰劣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吧
但是OTF也不是無敵的,因為它是做平均測光,所以反差很大的兩樣物件,就有可能UNDER了,像是大太陽時拍暗處的角落,就是會失敗的情況

在此簡述一下OM的歷史吧,1972年推出本來是叫M-1的,但是因為萊卡也也一台機器叫M-1,OLYMPUS而被萊卡告,只好改成OM-1,市場上也是有叫M-1的OM-1,但是能見度及價錢都是不得了的。而OM-1在生產20年時有出過一台黃金色機身的紀念版,全球限量25台,當然這都是收藏品不是拿來用的。而OM-1的熱靴是選配,另外鎖在機頂上方。
OM-2在1975年推出,熱靴一樣是選配,但是有四種熱靴可以選,可以配合O牌專用的TTL/OTF閃燈,這時已經有OTF這種東西了。而OM-2和2n不一樣的是OTF最長秒速從60秒改成120秒了,後期還有OM-2SP,多了點測光和P模式。
OM-3則是沒有OTF測光,但是熱靴改成內建了,也有點測光,還有觀景窗內有LED照明及如快門等數值的提供。
OM-4是OM中最後一台編號了,經過高度的電子化,及所有功能於一身,還有8個點測的測光點,還可以記憶點測光的數值以便下一張底片使用,而最後一代OM-4Ti(美規為T),除了上述功能外,還將OTF時間一舉提升到240秒,八個點測可取任意兩點或多點做平均,還可將平均數值記憶下來以便在次利用,所以我認為,OM-4Ti除了不能自動對焦外,絕對是135底片的機皇啊,不過已經停產了


關於這些裝備的價錢,機身Y拍不到兩張小朋友(超划算),35-70 F3.5-4.5那顆2張多一點,35-70 F3.6 MC那顆4張整,TOKINA免費,兩個鏡頭蓋加一機身蓋不到1張小朋友,所以整套來沒破10K呢,比起DSLR動輒要2~3萬便宜不少,又可以享受機械式的快感和耐用度

推薦一個可以知道OM歷史的網站
http://olympus.dementia.org/eSIF/om-sif.htm

各位或許認為我是個老頭子才會去玩底片機,其實我今年才24歲而已,拍照完全是個人興趣(常去小惡魔動力研究室的就知道我還喜歡玩車,還有玩音響電腦以及喜歡聽古典音樂,滿極端的嗜好),寫這篇文章不是叫大家都放棄數位去玩底片機,只是有機會的話

歡迎進入類比的世界

[分享]非關數位,Olympus OM-2
01的傳統,疊疊樂

後記:感謝混世魔貓借我他的350D才有這篇文章的誕生
REALA耶~
雖然拍過幾捲但還不知道好在哪裡。

AE-1還是我的現役機,不過看486的窩,OM也曾領先同業。
不曉得配給他的50mm定焦鏡頭的光圈是多少,大光圈好物啊~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OM 50mm 有F1.8 F1.4 F1.2
越大光圈當然是越貴啦
MMST總部 http://blog.yam.com/user/mmst.html
Minolta X-700也有類似OTF的設計
會依據實際射入的光線作修正調整自動曝光值
介紹的很好喔
感謝分享
(害我想丟FM2換OM的~)
我的網誌,人客~緊來喔 http://swallowkog.filia.us/
hwa...我有這台的小弟..OM-10
不過老爸之前敗就是已經敗3.6 35~70的鏡頭了
不過台北市哪裡可以清鏡頭呢?
裡面發霉了
機身也有點問題
電池蓋打不開
RICK wrote:
hwa...我有這台...(恕刪)

台北比較有名的不外乎四海、全泰,好像還有一家是雷虎。
都在台北車站附近,咕狗都能找到資料喔。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這年頭用SLR的人真的不多了
有底片機的分享加分是一定要的

我也一直很想po一篇F3hp的分享
不過還沒時間弄就是了

高中玩攝影時是SLR百家爭鳴的時代
每個廠牌都有很不同的設計概念
OM的確是很有特色的系列
Olympus的OM系統中1.2.3.4是屬於標準的OM SYSTEM,而OM-10,20( G),30( F),40( PC),2000等是屬於非標準系統,是把一些功能拿掉的COST DOWN下的產品。而OM-707(77)和OM-101(88)是屬於AF的系統,不過因為AF機發展太慢,早就被NIKON跟CANON搶走市場了,所以只做兩架就草草結束了,不過也就是因為沒有舊系統的包袱,所以在DSLR的E系統上才能有全新的設計啊,不知該說好還是不好
MMST總部 http://blog.yam.com/user/mmst.html
米粉 wrote:
介紹的很好喔感謝分享...(恕刪)


其實FM2也是台好機器,像FM2上就有一些小功能做的比OM好,也不一定要換NIKON投OLYMPUS啦





其實是多一個人玩OM,東西就會被炒的越貴,所以越少人玩越好啊
開玩笑的
MMST總部 http://blog.yam.com/user/mmst.htm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