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一些城市有太多東西可以拍了, 也許要分很多集來分享; 相反的, 有些地方也許全州在一集之中介紹就足夠了, 現在我要介紹的亞利桑納州就屬於後者. 不過話也要說回來了, 有很多時候是拍攝人的問題, 自己找不到主題來拍, 也許Ohio爸爸就是這一種會牽拖的人吧. 不好意思了, 一次就要介紹一州給大家, 你們將就看一看吧, 希望你們對美國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1

其實我來這兒出差剛好有機會一次造訪二個城市, 也是本州最大的二個城市. 為了省事就一次介紹這二個城市給大家看看吧!
#2

這二個城市一個是最大的鳯凰城, 另一個則是只有150公里遠的土桑市. 鳯凰城最有名的學校就是亞利桑納州立大學(ASU), 而土桑則是有名的亞利桑納大學(UA), 差二字就差很多哦, 至少差了150公里! 不過這二所都是有名的太平洋西岸聯盟的學校, 其中UA的籃球非常強, 有全美前10名的實力. 不要小看前10名, 只要派個前25名的球隊來台打瓊斯盃, 大概都會拿冠軍. 對不起, 現在還有瓊斯盃嗎?
#3

這個太平洋聯盟還包含了南加大 (USC), 加州洛杉機分校(UCLA), 加州大學, 華盛頓(州立)大學, 奧勒岡(州立)大學, 和史丹佛大學等等. 他們每年美式足球的冠軍球隊就會和我們中西部的Big Ten 聯盟的冠軍隊來打玫瑰盃美式足球, "順便”才會有玫瑰花車遊行來搭配. 是的, 我是用順便二字, 就是希望台灣的朋友不要本末倒置了. 只是不公平的是, 每年都是在加州比賽, 而且就是南加大的球場, 你們評評理吧, 這樣子安排, 哪個聯盟的勝算會比較大?
#4

如果要談到盃賽, 那等我有一天拍到了盃賽的相片就一定會好好地介紹給大家, 你們也知道這是美國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我一定會讓大家也愛上美式足球. 雖然職業美式足球是排行第一的運動, 可是有很多人會把大學美式足球排在前面, 有空的話我再好好地介紹這個美國重要的文化, 不然請看我國中版的美式足球的主題.
#5

我和美國的緣份其實最早起於這個地方. 以前和大家一樣, 退伍之後就準備出國進修, 最後選到了亞利桑納州(Arizona) 和俄亥俄州(Ohio) 這二個地方, 本來還去南陽街聽Arizona 的學長姐們介紹這兒有多麼好玩, 海灘褲和沙灘鞋都準備好了, 結果最後還是去當Ohio爸爸了. 原來當初為了要和我家女王儘量讀同一所學校, 不然也要在附近的學校, 因此她選擇了印第安那州 (Indiana), 就剛好在俄亥俄州的旁邊, 不過還是有台北到高雄的距離. 想起我們當年的日子…吼, 可以像九把刀一樣, 寫一本書了.
剛開始還不知道機場放的這些藝術品是什麼意思, 等到一出去看到仙人掌就馬上晃然大悟了.
#6

一直以為這是個沙漠州, 應該不會有什麼人才對, 結果我錯了. 等我上網做功課時才發現, 這個鳯凰城(也是本州的首都)居然有近三百萬人, 比我們的哥倫布還大上一倍, 幾乎可以和台北相比了, 太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不管再怎麼大, 可是畢竟還是個沙漠州, 他們是要怎麼生活呢?
#7

我們主要是去土桑辦事, 可是機票到小城市實在太貴, 因此只好先到鳯凰城, 然後再租車開過去, 如此還可省不少錢呢. 因此才有機會二個地方都可以造訪到.
#8

不知道是誰的主意, 機場這兒把所有租車公司生意都拉到比較遠的新蓋的大樓去, 中間用公車來連泊, 因此徒增不少麻煩, 還好公車班次很頻繁也不收費, 只是離峰時間就不知道了. 他們還要雇這麼多司機, 不知道還有沒有賺錢? 好歹也和一些其他的機場一樣, 可以用無人駕駛的捷運連結來節省成本. 不過話說回來, 這個新大樓還真是漂亮.
#9

另外一方面來說, 這是個很有活力的城市, 人多不多不是重點, 這兒的機場居然在午夜的時候還有一堆的飛機起降. 為什麼我知道呢? 因為我要等同事從另一班機午夜抵達, 可是居然還找不到座位來躺一下休息! 放一張午夜拍的相片給你們看看, 你相信嗎? 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查EXIF, 真的是午夜也真的是那麼多的人. 什麼? 你沒看到人? 不然那些是誰? 又是阿飄嗎? 我可以拿去談鬼的電視節目上去了嗎? 不知道桃園的機場是不是也這麼有活力?
#10

為什麼這個鳯凰城這麼有活力呢? 其他的我不知道, 基本上這兒已經是渡假的城市了(不包括夏天). 前一陣子來辦公剛好遇到春假, 機票貴得不像話不說, 居然連租個車都租不太到, 就算找到也貴了三倍. 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兒不但是春假的天堂, 而且北方的人都下來做運動比賽的春訓場地. 我本來還不太相信, 故意和機場或租車場左右的人聊聊天, 果然很多人都是從加拿大下來的, 有人就只是單純地下來打一周的高爾夫球, 也有的人是下來陪小孩子來春訓, 哇, 為什麼同樣都是人却有完全不相同的命? 不過我已很感恩上帝為我的安排! 人要知足, 我錯了. 看來這個城市全力發展觀光做得很不錯, 我們台灣可以好好地學習.
#11

和台灣不同的是, 這些觀光客是一群有銀子也有水準的觀光客,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在一直討論陸客來台的問題. 不過這好像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問題; 又想要賺人家的錢, 又不想要他們來擾亂生活, 又覺得人家沒水準. 我想這一定不是那些賣東西給陸客的店家想要說的話, 他們還巴不得讓13億的陸客天天在他們的店前排隊買東西. 這主要應該是指那些要和陸客一起要排更長隊伍的當地人的心態.
#12

其實我們台灣人自己要換一個心態來看事物, 就在幾十年前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 我們一堆的爆發戶也是時常在國外的飛機上旅館內等公共場合出醜, 這是要時間來改進的. 看到現在的他們其實就是看到以前的我們一樣, 相信三,四,五年級的人都會深有此感. 當你在國外被人用鄙視怒目的眼光瞧不起時或是有好心人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比較不被當地文化接受時, 你比較會喜歡接受被哪種方式對待? 我們應該多付出愛心來影響他們, 我們的排隊或是禮讓如果可以讓他們讚揚, 那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心, 相信會更讓他們尊敬, 就讓我們的層次更上一層樓吧. 上帝說我怎麼愛你們, 你們就要怎麼愛別人, 愛心是會感動人的, 愛心也絶對是道德的最高表現.
這是我們租的金龜車, 可是同事很愛開, 根本不讓我試一試! 大概她風聞我開得很兇, 時常開芝加哥和Ohio吧!
#13

另外一方面來說, 這大部分是政府的問題, 應該還是可以做到一隻吃很少的好馬. 如果讓Ohio爸爸來玩, 我會從多方面下手, 基本上還是多多益善, 遊客愈多愈好, 這是世界各國的通則. 英國可以為了陸客封館, 請翻譯員, 改簽証法規, 連日本都有釣魚台問題, 還在極力爭取陸客, 而我們還在嫌來嫌去就好像不太對了吧! 當然除了陸客也要向全世界的國家行銷, 最近才知道連泰國都有很多人出國觀光, 不可小看.
#14

我的做法是一要總量嚴格調控, 隨著台灣可以容許的量來控制來台人數, 這個人數可以每年上上下下地調整. 我會和大陸表明這是為了双方都好的政策, 不要像香港一樣造訪的陸客太多反而造成台灣人民的不便和反感, 這也不是双方願意見到的. 人數的控制也是要為陸客提高更高水準的服務, 讓台灣不只對陸客, 也對各國的遊客有更好的評價. 另外有了人數控制, 陸客會更珍惜來台的機會.
#15

另一方面是多加觀光設施或動線規劃, 不但要加而且是要加很多, 尤其是要增加陸客喜歡的項目, 因此絶對不是蚊子計劃. 舉個例子來說, 陸客去香港把奶粉給買光了, 相信店家一定會很高興, 只是當地的消費者就會很苦惱. 其實這個問題在台灣就很好解決, 而且可以一石多鳥, 可是一定要有遠見又大有為的政府來做. 政府可以好好地在東部或山坡地發展酪農事業 (當然要做好水土歸化和所有配套措施), 訓練有志的年輕人來就業, 降低我們失業率, 並由我們的企業來生產高品質的乳製品. 只要我們做得好, 一切產品安全又可靠, 相信價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另外還可提供他們觀光農場之旅, 不但可以分散陸客來台的密度, 又可以讓他們看到真正台灣一系列的乳品製造而提高接受度. 話又說回來了, 這一整個系列的產業鏈, 還是要大有為的政府來做才行, 如果官員沒有經驗, 東海大學就已有數十年的經驗可以傳授. 整個過程中當然會有很多問題, 可是這個是可行性很高的計劃.
#16

什麼? 你還要多聽一些想法? 好吧, 再說一個. 台灣算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 從地震, 颱風, 暴風雨,土石流, 海嘯, 瘋狗浪, 走山落石, 焚風, 冰雹, 火山(還沒爆), 甚致於到龍捲風都有. 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這些缺點變成優點呢? 怎麼變呢? 我給你們一個提示, 每年颱風季節時, 我們的警察大人會在海邊去趕人, 記者時常會訪問到從香港或馬來西亞來的遊客想到感受一下颱風的威力. 也許你們會一笑置之, 可是Ohio爸爸却牢記在心中, 真的有這麼大的驅動力讓他們來感受颱風嗎?
#17

是的, 我們可以蓋一個國家級的天然災害應變研究中心及博物館, 並且由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師來比賽徵選以打出知名度. 可以把台灣和全世界(康他人之災)過去發生過的災難, 現在的問題, 和未來的解決之道都展示在這兒, 從圖示到影視 (還可以放IMAX)會有放不完的題材, 也可以藉由很多小道具來瞭解天然災害的形成.
#18

真正吸引人的賣點當然是要大家來實境感受到自然災難的威力, 我們要設計很多安全的天然災害區讓人來感受其威力. 以地震區來說, 可以設計不同的大型場景, 配合上打到人也不會太痛的道具, 讓遊客感受到不同級數的地震. 如果成立的話, 我一定會從美國回去感受一下那9級大地震的爽度. 你們知道地震還有分淺層深層和橫向縱向的差別, 我都還沒有機會一次好好地體驗一下呢, 相信也很少有人有機會可以一次體驗過! 再說到颱風區, 那就會更好玩了, 還可以分成乾爽區(只有感受風度)和濕透透區(實境秀), 可以感受你能承受的級數. 如果要做極限的挑戰, 還可以去體驗一下台灣海邊最有名的瘋狗浪或是颱風打上來的大浪(當然安全設備要做好). 至於土石流就可以依照小朋友玩的一堆小塑膠球的方式, 用數萬個小球來當土石流, 看看觀光客有沒有時間逃離現場, 不然就要被埋掉了.
#19

另外在火山區, 可以把北投陽明山的温泉模式移過來讓遊客現場泡腳(低温)和煮蛋(高温)還可以聞聞硫磺味, 順便還可以看看很多科學家靠近火山拍攝的一堆影片(此時要用加熱器感覺一下現場的温度, 這樣才會有賣點). 再加上其他一堆我沒有時間在這兒細說 但可以親身體驗的自然災害一次玩個夠玩個透, 還寓教於樂, 我敢保証這個館一定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 其他各國的學校單位還會讓學生集體來這兒旅遊教學呢, 尤其全球環境變遷是個日趨嚴重的問題. 這個和台中的科學博物館模式又大不相同, 科學博物館在美國是幾乎每個城市都有, 可是這種可以親身感受又可學習的天然災害博物館却是少之又少, 一定要早做早贏!
#20

另外, 這兒的另一區還可真正的做成各式天然災難的學術研究中心, 造福台灣也造福全世界, 順便展示全世界我們對全球環境變遷的關心, 得到加分. 順便可以召開各式各樣的氣象,地質,海洋等等有關的世界會議, 他們也一定會很想要順便全家帶來玩玩其他區的實境秀, 有相輔相成之功, 增加了不少觀光業的發展. 我不是聰明才有這個點子, 這是因為我在學生時代就曾造訪過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國家氣象研究中心和博物館, 看到他們介紹龍捲風是如何形成的就非常感動, 那棟很美的建築還是由世界級的建築大師貝律銘所設計 (東海大學的教堂和巴黎羅浮宫前的現代金字塔等等也都是他設計的). 六年前就曾多次寫信給台灣領導人, 給了一些在觀光上的建議, 結果回信都是很官方式的感謝回應, 不做任何的評估. 這幾年下來, 看到不少機會都被別的國家給搶走了, 讓人很心酸, 怎麼現在的政府和以前”提肉棕”的政府完全相反了! 淚…..
#21

觀光再來就是多做廣告, 我在這兒要強調是要多做有用的廣告, 而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廣告. 去年我們的政府很大刀闊斧地在紐約的時代廣場的眾電視牆上做了感人的介紹台灣的廣告. 大家都說很感動, 做得很好. 我看了也很感動, 可是我有相反的看法. 在那兒出現的人不外乎是遊客和當地的上班族, 上班族在趕路上下班, 根本不會管那些廣告, 好看的話也許多給你看幾秒而已, SO WHAT? 遊客還在想著有哪些紐約的名勝還沒逛, 也不可能再給你另外規劃旅遊路線, 就算好看也沒有任何的連絡方式可以記下來, 也不會有人會記.
#22

有效的旅遊廣告要打在有用的地方, 美國人會旅遊的人大多會去看一堆的旅遊雜誌. 我平常也都會看看裡面有哪些國家的廣告, 我看過日本, 南韓, 新加坡, 和香港, 就是沒有看過自己家鄉的廣告. 最厲害的是中國, 時常看到雜誌用專門的主題來介紹他們的一些觀光景點, 連廣告都不用打了, 不知道這個有沒有走後門, 如果有的話這是我們最好的捷徑. 另外, 好像連台灣的廠商都不太會打廣告, 在美國都為HTC急得眼淚都流乾了都還看不到他們有什麼廣告, 所有各式各樣的廣告大多是三星的, 這個要怎麼和別人拼? 有心的話應該要好好地學學三星的廣告行銷, 只是不要學他們的不道德和不擇手段, 連歐巴馬都敢搞.
#23

另外, 在美國真正要打通觀光的管道一定要經由AAA, 不要想歪哦! AAA是全美國最大也是唯一的全方位的旅遊公司, 他們提供了旅遊規劃, 道路救難, 旅館飛機和渡輪等折扣, 旅遊必需品, 還有一堆很詳細的地圖. 我有加入幾年的會員, 因此每個月都有AAA的雜誌. 這些才是真正我們的政府要主打的地方, 可是幾年下來我只能說從來沒有看過台灣的廣告, 連他們每個城市的AAA旅遊服務處都看不到介紹台灣的手册, 相反的, 日本, 南韓, 甚致香港和新加坡都有手册. 會掉眼淚的是, 大陸還以城市來介紹, 佔了一大區! 中華民國政府呀, 你到底有沒有心要搞好觀光? 我就不相信來美國留學過的人會不知道AAA? 其他的國家就不要說了, 我相信一定也是沒有心去經營. 唉, 不知道為什麼會說這麼多, 好像是孫資政上身了, 不多說了還是回來吧! 退駕!
#24

來到亞利桑納州就好像是到了另一個國家, 不是在美國. 真的, 從景觀, 建築, 植物, 到人群都和美國其他地方不太相同. 這樣說起來好像也和世界其他的國家都不太相同, 應該到了另外的一個世界吧! 其實是應該Ohio爸爸在小地方住久了, 沒真正看到這個世界.
#25

在鳯凰城四周有很多山, 其中有一座山是可以讓人開車上去觀光, 當然你要騎車或跑步上去也沒人管你, 小心不要中暑就好. 日後如果你們有機會來這個城市辦事, 可是又沒有時間去很遠地方的話, 就一定要來這兒走一走.
#26

在這種地方沒有什麼色彩, 不是黃色的砂土就是不太綠的仙人掌, 對台灣人來說, 這真是一個另一個世界, 不過台灣也有個類似的月世界, 而且還沒有仙人掌.
#27

有時候看著這麼單調的景色, 想著想著也想出了一些人生道理來. 其實單調也是一種美, 舉目所及的地方不是砂石就是仙人掌, 這樣看起來也很舒服, 尤其是每天生活在紛擾的台灣環境中, 如果有機會到這兒走一走絶對有些淨化心靈的效果.
#28

從這上面可以往下看到整個鳯凰城和周遭的風景, 這應該就是這兒最美的風景之一了吧, 至少我看得都不想走了.
#29

這個小房子不知道是為了觀光客蓋的還是本來就有的? 我看到大家都在到處玩反而沒有在這裡面休息. 這兒的空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濕氣而沒有任何的折射, 所以看起來就特別乾淨清潔.
#30

你要坐在外面或是裡面看風景都很好, 我也希望能和親朋好友一樣, 當然最好是我家女王在這兒談談我們過去的荒唐歲月. 芝加哥和哥倫布市附近就沒有這種可以看都市風景的山, 這一點我們台灣很多都市都要加分.
#31

從窗口看出去的構圖是一定要拍一張的啦, 不然好像沒學過攝影, 會被笑哦!
#32

看到都市了吧, 不好意思, 沒有遠鏡頭, 因此還稍微切了一下. 這其實是很典型的美國都市型態, 在市中心你會看到很多的高樓, 可是一出了都會中心就幾乎什麼都看不到了. 以前剛來美國的時候完全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嚴格說起來是在還沒落地的飛機上就有些失望, 美國不是很富有的國家嗎? 怎麼只有市中心才有幾棟高樓? 其他的地方又都是暗到不行, 好像一片荒蕪. 我們台北則到處是高樓, 才出了台北市高樓就連到了台北縣 (新北市), 不然一下子高樓就接到了中壢桃園, 到處也一片光明. 後來才明白, 原來他們是藏富於民, 他們大多不住高樓的公寓, 連帝寳在他們眼中都是窮寳, 不過是大一點的高級”公寓”. 他們大多是住在二層獨門獨戶有前後院的房子, 平均有二個室內停車位. 當然從飛機上會看不到什麼高樓, 這就是彼此文化的差別, 只是他們這樣住下去彼此的距離就拉開了, 因此沒有車子就會活不下去, 加油的錢就會往上衝了, 好險美國有刻意把油錢壓得很低, 不然馬上就要換總統了.
#33

我很佩服這些騎自行車的人, 萬一他們迷路了, 連水都找不到. 我們台灣的登山客還可以找到泉水等個幾天不會有事, 他們迷路或出狀況, 不出二天人也許就乾了! 也許他們當地人對這些山路都很熟了, 我們外來人是多担心了.
#34

有些小山丘看起來很奇怪, 和附近的環境比起來好像不屬於這個地方, 不過不要告訴我是外星人, 因為…………因為我認為就是外星人搞的, 寳傑, 你說是不是?
#35

在入口處有個休憩中心, 由於陽光太強了, 背光得照不下來, 不然做得蠻可愛的.
#36

本來以為在這種地方, 會沒有水洗手, 可是還好全部都還是現代的設備, 也有沖水馬桶, 所以他們缺水的情況應該沒有我想像中的嚴重, 是我自己在嚇自己啦!
#37

如果你真的走近看會覺得這些仙人掌很大, 比想像中的大很多, 有的也許會到三, 四樓那麼高! 唉, 人不多出來走走, 真的會不知道這個世界和想像中的大不相同, 親身經歷還是很重要的, 感受會加深很多.
#38

回旅館的路上看到夕陽感覺真好, 這是在車上用HDR拍的. 是的, 你們沒有看錯, 這是在高速行動的車上用HDR拍的. 以前有人討論過, OLYMPUS的HDR技術好像是以拍下的第一張為主, 其他二張只是順便增減EV而已, 因此不會有鬼影的問題, 只不過覺得有些過亮, 現代的科技太驚人了.
#39

時常馬路旁有大石頭或是小山, 這些都會引起我的注意, 這種鬼斧神工 上帝的捷作在台灣也許只有到中橫等等偏遠地區才看得到.
#40

回到都市, 路邊到處都有水果樹, 真有熱帶地區的感覺, 餓了就到門口摘根香蕉吃. 很奇怪, 難道是還沒長好嗎? 好像都沒有人摘!
#41

第一次要回去時在機場拍到一些不錯的相片, 主要是因為剛好遇到最美的天然燈光師. 在這兒只放個幾張調調胃口, 如果要看多一些相片, 可以去我的機場篇找找看.
#42

從上面往下看這個市中心又是另外的一種感覺, 不是嗎? ISO開到3200會有這種畫質也很滿意了,現在的相機已經做得很好了. 可惜沒有機會老是可以坐在窗邊的位置, 因此一旦逮到機會就拼命地拍.
#43

開到了ISO6400也沒有對我有太多的失望, 哇, 糟了, 那以後沒有換相機的藉口了! 從天上看黃昏和從地上看是感覺完全不一樣的, 怎麼樣的不同? 我也說不上來, 是有加上棉花糖的效果嗎還是有地面上的燈光來相對襯? 也許是很少坐飛機吧, 什麼都會覺得新鮮, 因此從機內看出去的風景都會覺得特別好看. 就好像小朋友把紙捲成望遠鏡, 然後看出去的景象就會完全不一樣, 啊不就是同一個景象! 咦, 好像真的有些不一樣哦!
#44

注意看哦, 又回到了另一個雪白的世界, 那一年的冬天真的是很冷! 真不敢相信這是ISO12800拍的, 看來真的不用換相機了. 我知道全幅會表現更好, 可是我已經太滿意了, 尤其是對於時常要旅行的我, 全部的行李就在一個背包之中, 不然過海關或是登機時就會有得你煩了.
#45

這一看就知道是耶誔季節, 可是一個人遠離家鄉, 心情反而更感孤寂了!
#46

待續, 中集馬上就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