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O家的朋友,看到新發表的 Sony a7III 而心動的嗎?

我先說明,我目前是用 EM1,而且是我第三台 Olympus 的機器,一開始是用 EP3,然後是 EM5。鏡頭不知不覺也有了 9 顆,還有一顆閃光燈。

一開始覺得 M43 是在攜帶方便性(優先)以及跟畫質的要求上,能夠有個平衡,所以才一直待在這系統裡。之前還有考慮要換 EM1ii,只是後來 GH5 跟 G9 出來,都讓我心動但是也猶豫再三。這三台機子看起來都會比我手上的 EM1 來的好,但是畫質有好多少,還是大部分的進步都是在於操控性,這部分我保持疑問。

直到最近的 Sony a7III 的發表,有讓我真的更加的心動了。以目前看到的資料,這台全幅機跟我的 EM1 至少有以下幾點優勢。

1. 畫質,尤其是低光。我主要是拍攝家人,尤其是有兩個小男孩,室內的拍攝會佔 3~4成,這部分看起來會有很大的優勢。
2. 對焦效能以及追焦。我不確定 P 家的機器,但是至少我手上的機器,還是常常有假合焦。而且錄影的對焦效能基本上只是堪用。我看下面的測試,如果機氣真的有這麼強,那真是方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LFT4ql0Pg&feature=youtu.be
3. 影片拍攝。這台拍影片絕對會比我的 EM1 來的好,我覺得也應該會比 EM1ii 來的好,因為 O 家的影片對焦效能聽說沒有太大的改進。是否有比 G9 或 GH5 好,這還需要多了解。
4. 價位。這台全幅機在美國的價位,盡然跟 EM1ii 及 G9 依樣。

有優勢當然也有劣勢啦

1. 轉換系統的成本。如剛剛說的,手上的鏡頭機子一堆,這轉換起來不是一筆小數目。
2. Sony 鏡頭的大小及價位。雖然機子很小,但是相對於 O 家的 Pro 鏡頭,Sony 的鏡頭大小、重量、價錢都高出一截。這跟我想要的攜帶性有所違背。我猜想,Sony 也想藉著這台機子,銷售出更多的鏡頭。

最後我自己的結論是看我多在乎低光畫質,或許一個選擇是雙機流,Sony 的機子專門拍室內,只是我相信這絕對是兩個坑的開始。

有人跟我一樣的煩惱嗎? 是否有雙機(雙系統)流的朋友可以出來分享一下嗎?
文章關鍵字
小弟一路從EPL5->EP5->EM1/EM5ii->PenF升級上來,手邊也收了不少好鏡頭
如松萊12-60 8-18 12 42.5等

最近看到A73發表也在想這個問題
當年A7出來遇到EM1的時候,感光元件的差距還沒這麼大,而且當年A7還不夠成熟,而EM1操控性真的很優
而今A73出來,Sony感光元件一直進步,各方面操控、鏡群都追上來
O/P家從1600->2000萬感光的進步幅度可以說不大
(當然還是有像是EM1ii連拍方面或是P家錄影的優勢...)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換成SonyFE系統,為了荷包和體積重量的考量
A73搭配較為輕便的鏡頭 ex:SEL2870kit/SEL2470z/SEL28F20/SEL50F18F/SEL85F18
是否仍全面超越O/P家配上Pro鏡/松萊鏡
價格差異這麼大,口袋不夠深心動也沒用!
Simple is the best

naviblue wrote: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換成SonyFE系統,為了荷包和體積重量的考量
A73搭配較為輕便的鏡頭 ex:SEL2870kit/SEL2470z/SEL28F20/SEL50F18F/SEL85F18
是否仍全面超越O/P家配上Pro鏡/松萊鏡


如同您所說的,當年 a7 剛出來的時候,完全不會心動。沒想到才沒幾年,Sony 的進步真的很快,由其是感光元件又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真的會造成一定差距。

沒錯,我想的也是。如果可用的 ISO 更高,是否需要用到大三元等級的鏡頭,還是小三元等級的就好了,只要提高 1、2 級 ISO 就可以取代。這樣子又可以符合輕便的需求。只是還沒有研究有哪些鏡頭。

Fantaci wrote:
價格差異這麼大,口袋不夠深心動也沒用!


機身的價格其實跟同等級的 O 家 EM1ii 或是 P 家的 G9 是依樣的。只是鏡頭如果要買到頂級的,當然就有價差。如果不需要買到頂級的,或許價差就沒有這麼大了。

LA2452 wrote:
我先說明,我目前是...(恕刪)


不要說O家的朋友
也不要說有C家的喊跳家
連我這A9/A7Riii用戶都很心動
不...是已經排訂一台

但...還是請您先冷靜一下
套一句前輩們說的:沒有什麼題材是M43拍不出來的....

LA2452 wrote:
如同您所說的,當年 a7...(恕刪)


如果只考慮原生FE鏡,跟M43價錢差不多的就是我列的那些了
差不多涵蓋標準變焦/定焦鏡 人像定焦鏡 算上旅遊鏡還有SEL24240
不過M43在超廣角/望遠/微距領域 價錢優勢還是滿大的
我不是用O家,是用另一家更小眾的F家。

當然有人跳家,但我更希望待在F家繼續下去看這品牌成長

從X100、X-T10、X70到現在X-PRO2,X-PRO2又更新了一次
比起SONY的爆發性成長,富士反而以穩定的腳步慢慢向前..
最近還提供了連動轉檔軟體,算是一家有獨特風格的相機廠。
naviblue wrote:
M43在超廣角/望遠/微距領域 價錢優勢還是滿大的
..(恕刪)

對Sony a7III興趣缺缺
全幅雖好.但鏡頭體積就打回了原型
現在對E-M1 MarkII強悍的防手震充滿了興趣
300mm F4 IS PRO這顆鏡頭拍鳥輕便多了(焦段等效600mm)
12-100mm F4.0 IS PRO旅遊鏡當鏡頭蓋
我反而感覺實在是太晚發現M43的好
就畫質來說 就值得了~

而且10連拍 眼控對焦 完全符合 拍家人
LA2452 wrote:
我先說明,我目前是...(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