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en2 wrote:
看起來,3CCD對「鏡後距」的需求還蠻大的!
中間又要分光鏡、還放得下反光鏡嗎?
所以前面有提過,反光鏡幾乎肯定是要移除的。
但也不是隨便一台單眼移走反光鏡都能搞,因為照目前模擬計算的結果,鏡後距至少要是片幅的兩倍,所有相機系統符合這個條件的就只有4/3。
我認為4/3當初規劃時確實是有把3CCD放入設計的考量,可是這不代表Olympus和Panasonic是打算用在一般用途上,最初的想法很可能就是想將4/3的架構發展成專業級DV及DSLR兩用的系統,Panasonic 的M4/3攝影機只是試金石,反應好的話,Panasonic下一台極可能就是4/3規格營業等級的3CCD DV Cam。
我們一般所關注的像是景深或片幅問題,那是只從DSLR的角度看才會是問題,但是從一個「攝錄兩用系統」的角度來看4/3,就會發現4/3的每一個設計考量都異常合理,也完全符合Panasonic未來產品發展的策略需求。
簡單的說,Panasonic就算斷了4/3相機的產品線也不會虧,因為相同的架構,Pana完全可以混成4/3與M4/3兩個系統的技術,來發展更高階的專業/家用3CCD Cam,直接沿用4/3的鏡頭與16mm規格的電影鏡。
而這也是目前所有單眼相機系統要DV化的最大問題,4/3奇怪的設計反而成了他DV化的最大優勢。
3CCD 4/3 型DV如果定價合理的話,會是個很有賣相的產品,4/3的片幅大小接近16mm攝影機的大小,所以有機會沿用為數眾多的16mm電影鏡頭,而4/3深景深、大光圈、小片幅、高解像力也完全符合這樣的要求。
下一代的4/3如果真有3CCD,我想主要的考量,也是從錄影的角度去出發,事實上,不管是4/3或M4/3,Olympus及Panasonic發展的每一步,無論是4/3的小片幅、直射入光、高解像力鏡頭,到M4/3的對比對焦、無反光鏡、EVF、以及針對攝影時高速對焦所增加的鏡頭接環接點,到一直只在傳聞中的3CCD、混合對焦和模組化,我左想右想,如果不是吃飽太撐,那麼無論Panasonic或Olympus的每一步,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
Olympus / Panasonic 壓根就不是在搞一個「單眼相機系統」,而是一個攝錄一體的影像系統,從概念上來說,最後很可能會搞出一個像Red One那樣、但體積只有單眼大小、價格也跟旗艦級單眼差不多的東西。
從Panasonic的角度來看,這樣搞完全合情合理,甚至有機會成為扳倒Sony在攝錄影機市場地位的最重要一顆棋,但是Olympus除了賣鏡頭外好像沒什麼太大的好處,這點也是讓我一直想不大透的地方…
Olympus 千萬不要美了這個, 醜了那個, 丟了使用者真正想要的功能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