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打鳥用的長砲鏡,F4就已經算"大光圈"了;像大白兔2遠端最大F5.6,T150600 F6.3,
前文已提過這是我手持可忍受體積與重量的極限!
同時,的確是因為只拍"飛行版"的鳥兒,要清晰"動作凝結"的話,我這種肉腳即使Pan有跟上,
快門速度也要高於1/1250,拍攝結果才比較滿意!
所以,假如你想體驗"光線不足"的狀況,你只要隨便拿一臺相機接上鏡頭,設定上述參數,
應該立刻就可以明白是怎麼回事!因為一般人很少人需要用到這麼高的快門速度,(肉腳專屬…)
所以一時之間比較難以想像吧!
另外,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在這不是在"比器材"或提倡什麼"FF無敵論";其實FF對我而言
也算不上什麼"大片幅"的系統,但這方面我不想多説,免得某人又有"意見";
假如我有意貶低M43,何必投入不算少的資金入手器材咧!?只是入了GX8之後,短期內不會再入手
機身了;
M43比較吸引我的部分,其實是鏡頭成份居多…鏡頭大小跟著片幅大小走,片幅小一些鏡頭尺寸才
可以縮減;
尤其戶外活動三防很重要,去哪找體積和價格都可以接受的大三元咧?而且現在電子轉接環
愈做愈好,
可以變化的應用又更多了!所以即使沒入機身,鏡頭卻一直有在持續關注,假如有品相不錯的二手
鏡頭就會去撿(
晚買享折扣…)其實,器材真的只是工具,M43打鳥大樓都蓋那麼高了,鍾大300 F4拍到美麗的魚鷹也是明證,
(…鍾大辛苦了…美麗的畫面可不是單純花錢買器材就一定有的…)
M43可以勝任打鳥任務是勿庸置疑的,拍不到是人的問題不是器材問題,千萬別以在下這種肉腳
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