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薩爾斯堡篇(4)
01.在德國境內有個超美的景點叫國王湖,位置很接近德奧邊界。本來打算花1天去朝拜這個美景,可惜只逛了首天的薩爾斯堡就感到自己真已不再年輕。為著接下來近3週的旅程,我們毅然放棄了國王湖,改而前往距薩市約22公里的溫斯特山。乘巴士到終站,下車後不遠就是纜車站。對,從車站入口上的標示知這裡海拔已高456米,而山上車站則高1776米,所以要乘纜車。持薩市卡乘纜車自然不需購票。

02.纜車到站後,見站旁地方不大,面對一條斜度頗大的小徑,半途有間細小的木屋餐廳,旅客就在屋外享受陽光與午餐。

03.斜坡頂還有另一間類似的木屋,也有小路通往其他地方,不過地面全是沙石,爬坡頗為吃力。加上當天視野有點模糊,拍照效果不佳,稍稍休息就下山了。

04.回到地面站,就隨意拍了幾張。

05.這張可看到藍天有很多白雲。

06.巴士回程往薩市會停在海布倫宮這景點。德文Schloss Hellbrunn意為「清泉」。 海布倫宮為主教夏季的日間住所,晚間返回薩爾茨堡,因此海布倫宮不設臥室。宮殿以庭院內的鬼馬機關噴泉著稱,是夏季的熱門旅遊景點(摘自維基百科)。

07.持著薩卡,我們只需在售票處換票即可。門票是包括導賞員講解的,不過為湊足人數,我們要在烈日下暴曬接近半小時(與票上預訂時間不符)。

08.以前遊南德時參觀過一座宮殿,也有個別廳室牆壁是用貝殼裝飾的。這裡同樣用貝殼裝飾的,如噴泉後弧形的牆壁。

09.導賞員說這宮殿是當時的總主教為了向國外使節及達官貴人炫富及博來賓讚嘆而建的,所以在宮內修建了很多「機關」。當時沒有空調,在暑熱的夏天,最方便的消暑方式當然是噴泉。況且幾百年前,可供使用的動力莫如水力,所以這些機關都是以水力推動的。

10.水提供動力之餘,又可有漂亮的水池。

11.水池很淺,見有不少黑魚在其中,應該是鱘。既可增添生氣,又可找到魚子醬,一舉兩得。

12.在一座建築物前停下,導賞員叫我們留意入口兩旁的鹿頭雕塑。接著她打開閥門,果然從鹿角有水射出。

13.稍後進入了一個山洞似的地方,都是以貝殼裝飾牆壁的。導賞員開啟閥門後,右側照片紅箭頭所指的一個頭像開始有動作,眼珠子上下移動,還會伸出一條長長的紅舌頭。

14.離開這山洞,有段10米左右的路,這時兩旁都會噴水,不過只是形成一條「水隧道」而已。

15.又是一座噴泉。

16.個人覺得最精彩的就是這座「自動化」的舞台,尺寸約為4米x2米,人物約手掌高,大概是城市的一角吧。當有水力推動時,整個場景就「動」起來,而且還有管風琴在配樂。

17.參觀完畢,當時飯點已過,肚皮早在打鼓。

18.希望餐廳還營業吧。

19.售票處對面有這座建築物,入口地方有座漂亮的樓梯,不過還是先吃已過時的午餐為上算。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薩爾斯堡篇(5)
旅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增廣見聞,所以我也喜歡看一些在地人的生活小節。
前次在南德很多城市的老城區已見過一些很有年份的商舖牆壁上掛著有特色的招牌。想不到在薩爾斯堡老城區見到這家賣漢堡包的連鎖店也掛了個這類招牌。

01.老城區莫扎特出生的屋子所在的街道叫糧食胡同,現在是遊人如鯽的購物街。

02.街道兩旁商舖林立,而且都在牆壁上掛上非常別緻的招牌。

03.忽然在一建築物入口牆上見到這4條東東,當時大概猜到是門鈴,各自屬於每層的。回家後再看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其中有場戲女主在一屋子門前拉動就像照片的東東,稍後有人開門。猜對了。

04.胡同尾是聖布休斯教堂。

05.經過教堂旁邊不遠的一個門洞時,瞥見內部有座特別的建築物,地圖標示為玩具博物館及樂器博物館。原來都只是在左右兩邊,而正面這座富羅馬古建築風格的前身是市民醫院。

06.不過現在這裡究竟是甚麼則不得而知。

07.再往前一點是洗馬池。

08.馴馬者雕像。

09.這裡最初是當時的皇家馬廄建造的蓄水池,照片中可見與聖布休斯教堂距離很近,而那羅馬式建築就在兩者之間。

10.洗馬池旁的是薩爾斯堡音樂節演奏廳的一個入口。

11.跟很多歐洲城市一樣,薩市景點多集中在老城區,但在薩爾察赫河的對岸仍有值得看的地方。這座是聖三一教堂,就在莫扎特故居不遠處。

12.曝光率較多的米拉貝爾宮。

13.這宮是當時的總主教建為其情婦及16個孩子於1606年而建的。

14.花園開花植物不多,而遊人卻剛好相反,加上午後猛烈陽光更消耗體力,所以略為拍了幾張就離開。

15.米拉貝爾宮對面的是聖安德拉教區教堂。

16.很多教堂都舉行音樂會,樂師排練時都不對外開放。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薩爾斯堡篇(6)
01.既然薩爾斯堡是莫扎特的出生地,這麼一棵「搖錢樹」,當然就是最好的生財工具。老城區很多商舖的貨品自然與莫生有關,最顯眼的就是巧克力。

02.由於薩市老城區基本上都是17xx年一直保留下來的,而一般來說,歐洲其他同時期的城區街道都是很狹窄的,所以要拍好薩市的市政廳就真不容易。

03.沿著這小斜坡就順路走到莫扎特廣場。

04.薩市博物館內一個大型木質徽章。

05.既是音樂名城,薩市有很多音樂表演,最著名的就是薩爾斯堡音樂節,這是音樂節演奏廳。

06.薩市有3個市集廣場,這是最古老的一個,距主教宮廣場不遠。

07.老市集廣場中的是聖弗洛里安噴泉,同樣是薩市最老的噴泉,柱頭上的聖弗洛里安因組織消防隊有功,所以歐洲很多城市都將他列為主保聖人。柱身的是薩市的市徽。

08.這是莫扎特出生時的房子,門旁也有3條早前提過的「門鈴」。

09.莫生當時居於3字樓,所以拉門旁有III字記號的門鈴就可找到他家了。其實爬上來後無甚麼好看的,反而覺得這些走廊非常特別。

10.莫生那房子所在的糧食胡同人流超多,所以就聚集了一些街頭藝人。

11.自由行老前輩說過,老城區的門洞都不要錯過。薩市老城區大學廣場一個門洞內是個四周都有商舖及咖啡館的好地方。

12.有些門洞可直通河畔的橋樑。

13.賣鎖的展示牆?

14.薩爾察赫河上有多座橋樑,部分只可通行行人及自行車。不知是剛好或是甚麼,這座市集橋兩旁有鐵網,有心的戀人開始在網上掛鎖頭,象徵倆人已鎖在一起。

15.現在這橋上的情鎖就成為一道風景線。

16.遠景有座供機動車輛行駛的橋樑,根據以下一幅1750年的畫作,當時河上僅有一座橋,而位置跟現在這座相同。這橋名字是Staatsbrücke,網上有翻譯為主橋。

(摘自網絡)

17.這次旅程中的多個城市老城區都會見到穿著莫扎特年代服裝的人,特別在一些老建築附近,原來他們是在售賣演奏會的門票。不過這位穿著運動鞋的就有點不太...後來得悉他應該是位導遊。

18.米拉貝爾宮對面這座建築外牆很有特色,現在是奧國銀行所在,遊覽地圖標示這裡可找到遊覽仙樂飄飄處處聞取景的旅行團。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