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lympus的DSLR能令你攝影功力大增!


markhsu1109 wrote:
43系統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高iso與C-AF
對焦速度 自動白平衡 說真的我覺得都還好


其實昨天打完以後又想到一些閃燈的問題。

坦白說,我覺得O家的頂級閃燈以體質來說並不差,跟Canon及Nikon的專業機身與閃燈比,其實最大的問題倒不是閃燈本身的性能,而是TTL的準確度,簡單的說,Nikon跟Canon的閃燈TTL,跟追焦及全區測光一樣,都讓人有「修鍊成精」的感覺。

當然啦,「是男人就要用M模式」也是個作法,不過那是用相機來修心養性用的,真的在主體距離快速變化及搶拍的場合,要作到在M模式下快速精準判斷閃燈需要的出力然後調整到定位,那是大師級的功力,但是,大師很少,而且也很貴。

Nikon及Canon的專業機,最強的地方,就是即使一隻猴子來按快門,也有一定的曝光成功機會。

也就是這樣,市場上才有足夠數量而平價的專業攝影師可以用…:)
小弟這次有拿E520配雙鏡+FL36R去拍過髮型秀的秀場。

因為之前是用N的D200,所以後來轉入O家後可以體會O的那種痛…

機身性能差了一大截就不用多說,高ISO跟對焦的速度本來就無法比,但至少對我而言還算是可以克服

倒是閃燈真的是讓我快要哭出來

FL36R的回電速度真的是…慢到一個炸,跟它差不多價位的SB-600來比較完全就是失敗,我這才深深感覺N家的許多東西與性能是佛心來的。

那問我為什麼會捨N就O?

只能說…顏色跟O家一種獨特的照片透視感(這很難說明,不知是不是片幅的關係,跟APS-C與FF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還有輕巧的機身(對我這種經常跑來跑去的人來說重量跟體積真的很重要)

所以就跳過來「練功」了,而且要升級真的需要很多「經驗值」,而且周遭的人也不會跟你說「阿你用O家喔?辛苦了…」而是「你照片怎麼跟以前的比起來不太一樣?以前那台感覺比較好阿」

…………………………………


不過過一段時間也許我會想跳5DII,因為全幅錄影實在太迷人了。當然那是要價格下來在說…在此之前慢慢練功
skyseazero wrote:
幾位前輩可能進入O家時,就已經有深厚的攝影底子,因此完全沒有樓主所說的感覺。
但對於新手就進入O家的我來說,樓主所說的真的就是我的心聲了。


非也非也...

我不是前輩,但是玩過的機種我想應該也不算少...

不管是任何一個機種,都需要時間上手。
現在數位時代已經很幸運了,以前用到一個新底片前,我都還會做筆記去測看底片對什麼顏色敏感,對哪一種光敏感,然後感光度是什麼(就像富士底片 ISO 就一直我會調整... RVP50 都用 40 拍)...
甚至一顆新的機身玩到,會開始找測光表是不是準確的(例如 FM2 測光表就不是這麼準確),甚至沒習慣搞到送修(Hassel V 直接拆鏡頭)等等...
更不用講一顆鏡頭沒玩一兩年習慣,哪敢出手第二顆鏡頭?

我記得我剛拿到 E1 時也被 E1 的擄小程度有驚訝到,我以為我第一台 21 世紀的相機會順手一點...
我的 Blog http://snowmen-world.blogspot.com/
markhsu1109 wrote:
43系統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高iso與C-AF
對焦速度 自動白平衡 說真的我覺得都還好...(恕刪)


這點是相當認同的,除這兩點明顯較差外,其他跟M大感覺一樣,差異沒那麼誇張

M大用過D3,我曾玩過朋友的1D4,真的就只有過癮可以形容
有這種感覺 ...

我一用同學的5D2+24105 就跟他說 你的相機拍起來好有成就感 怎麼拍都好看


而且會討論測光的 我發現都是O家用戶

別家的 你跟他談測光 好像都不太想理你 (沒什麼同理感 )

(是不是O機的測光比較難搞 別家都手到擒來)


世界初不是有一棟是在搞 "苦戰 - 挑戰高反差場景"

我看也不用什麼苦戰了 借別家的相機來按幾張就好了

Ayoomi wrote:
世界初不是有一棟是在搞 "苦戰 - 挑戰高反差場景"
我看也不用什麼苦戰了 借別家的相機來按幾張就好了

我自己的 "苦戰 - 低亮度室內拍婚禮紀錄" 被人家開個ISO 1600 就巴到流鼻血...
Ayoomi wrote:
而且會討論測光的 我發現都是O家用戶
別家的 你跟他談測光 好像都不太想理你 (沒什麼同理感 )
(是不是O機的測光比較難搞 別家都手到擒來)


大概有兩個問題

1. 以前的O機,DR範圍小。
2. 以前的O機,全區測光的神經很大條。

我想是因為O機沒有像Nikon什麼「場景資訊」之類的東西,所以全區測光在很多場合,抓不到大多數人想要的那種曝光效果,加上以前的O機只有三點對焦可以用,而且中央點比較準,所以配合機身的個性,很多人都習慣了下面的操作流程:

1. 選擇中央重點或點測光
2. 人工找尋合適訂光點,然後AE Lock
3. 合焦,開始構圖。
4. 手拿穩(因為沒高ISO可用),快門擊發。

這樣折騰了久了之後,大家變成習慣「點測AEL後對焦」這樣的手順,加上O機的連拍一向不行,所以受得了留下來的,最後大家琢磨的重點就變成在一張一張的訂光/測光的技巧上,既然知道像人家那樣對焦測光全自動、快門按著連拍「唰唰唰」的快感不會出現在O機上,閒著沒事就只好遵循古法煉製自己的技術。

所以你會發現拿O機的,跑去玩老相機/中片幅雙修的人還不少,對器材的適應也出奇的高,就算給他一台300D也可以拍的非常歡樂,是一個基本上很Peace的族群。
alphones wrote:
大概有兩個問題1. ...(恕刪)


全部說中了

我的拍照流程跟你說的完全一樣

O計的習慣已經被看穿了
alphones wrote:
大概有兩個問題1. ...(恕刪)

alphones兄厲害
完全命中

不過我覺得E-620後的機子好像已經改善很多了
手邊E-PL1的自動白平衡和中央重點測光滿準的
終於在OLYMPUS的相機上感受到什麼叫作輕鬆拍照
感動啊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siegfiredc wrote:
Olympus是很誠...看著我的E500快門12586次...(恕刪)


放心啦 雖然我嫌盟嫌 但O家的機子就真的很耐用

我的520快門數都你的六倍了 還是頭好壯壯

雨天也照常出動 還是kit鏡哦 照樣不發霉不進水

除此之外 能不能加油點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