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yshih wrote:是的,受教了,那句話...(恕刪) 那就請大大不要藏私了把您心目中所謂的好顏色照片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吧是您在01發表過的那邊s5pro的測試照嗎?那真的太令人甘拜下風了真是仔細又清楚的說明了各位不訪點連結去跟danyshih大大學習一下~受教了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298001
danyshih wrote:不就是青菜水果吧,2...(恕刪) 這樣更好了,簡單的主題,更能讓我這樣的初學者學習吧,既然您說之前用所謂的非主流都有那麼多人肯定,現在功力一定比當時更加精進,盼您能夠圓我這類初學者,小小的夢,不吝執導一下後進,感謝
威利507 wrote:心目中所謂的好顏色照片(恕刪) 只會拍人,現在更是女兒專屬的,S5 Pro很適合小baby的膚色,我只能這麼說。但是O家的顏色拍人也是一流,E1(編按是記錯了,E-10才對)剛出來有發表在http://digital-olympus.com/但是現在網站好像倒店了,我回去找找照片在貼上來。S5室外膚色S5室內膚色miyagi wrote:非主流都有那麼多人肯定(恕刪) 哈哈說笑了,那時候應該說是趁民智未開來騙錢的,有在認真拍照的才不吃我們這一套。嚴格說來已經15年沒"拍照"了,都拿來做做公關而已。-------------------------------------------------------------------補充一下"西川和久"的Olympus人像網路歷程。都存在隨身硬碟裡。以下都是原稿未修。C-2000Z (哈哈我也有,我的第一台DC耶)C-990ZC-2500LC-2020ZC-2100UZC-3030ZC-4040ZE-10恩,是E-10才對,E-10比E1早嘛??E-20題外話,我還留有西川和久的S1 Pro測試照,哈哈,這台才是天價。S1 Pro哈哈,PO上癮了,再PO一個我們以前很愛的寫真女星,叫做Sachie Koike小池祥繪。不過不知道用哪台拍的。
danyshih wrote:S5 Pro很適合小baby的膚色 膚色的確讚,粉嫩粉嫩的,當然,小MD的皮膚居第一功啦.思念那些有小孩可拍的日子.免費(只需回家之前去一趟麥當勞),配合度極高(是指我配合她們啦,至於她們,不擺姿勢就是最好姿勢)還有,照片總是令很多人快樂(阿公阿嬤外公外婆族繁不及備載大家都想看)曾幾何時,兒子老早只顧拍他女友,偶而想偷拍女兒一下,"欸,老爸,少狗仔啦"想拍老婆"皺紋給我修乾淨阿"................................................danyshih大,幸福喔!
crane wrote:其實 小弟對O大 為...(恕刪) 其實剛開始使用Olympus 4/3系統是不被看好的,有人說大概一兩年就倒了,不過以前我使用過他的1400XL以及5050的效果,感覺都非常的好,不過因為我學生時代使用的是N家的FM2,所以單眼我一直很猶豫~有一次在資訊展看到了 E1,天價 $95000,但是便利的操作以及強固的機身,讓我心癢了好久,後來雖買了D100,E1與Nikkor 85mm F1.4(雙機時期)但我卻留連在日本Olympus 的網站,看到了岩合光昭先生的作品,毅然決然的買下了E 1,也開始了三個月的雙機流的日子,在熟悉機身的同時找到了E1精準的點測光以及不需要後製的色彩,到最後我選擇留下 E1,跟D100說再見~(待續)< />我的愛機跟愛鏡
這是小弟第次在這發言首先跟各位O記的用家前輩們拜個碼頭小弟我是半年前才從底片機轉到DSLR(所以還嫩到有菜味啊)因為原本就是CONTAX的使用者所以當要選購DSLR時O記很自然的成為第一選擇使用了半年E1後只能說確實是一台好相機啊非常扎實值得信賴的機身且顏色表現與階調我覺得跟拍攝正片的結果已相去不遠了非常滿意感謝OLDDO兄分享這系列優秀的作品看得出OLDDO兄不論是對自己器材的熟悉度或是觀察力與攝影的用心上都是值得作為學習目標的期待有機會再看到您更多作品但是我不解的是danyshih兄所提到的具體說o大只是把亞當斯的黑白理論實踐到色彩上與我還是很欣賞O大的測光構圖與decision moment.這兩句話因為據我對這兩位大師的認識我並無法從OLDDO兄的圖中看出任何關於decision moment的東西耶雖然廣義的說每張照片都是decision moment但實在看不到如Henri Cartier-Bresson的decision moment而您提到的Ansel Adams黑白理論實踐指的是Zone System吧我更是一頭霧水因為我以為Zone System是一種很高深的黑白暗房技巧所以可以在稍微解釋一下把亞當斯的黑白理論實踐到色彩上是什麼意思嗎實在是不懂咧謝謝
小弟也不才,上課沒上好,比愈可能不是太恰當但我心頭第一個感想就是這樣,用圖說明一下,純個人意見。- Zone System除了暗房後製還有前製包含使用的ISO,增感,和最洽當的時刻來展現完美的10階灰調。如果把灰調想成色階,後製改為數位暗房(o大只做前製),前製改為複雜的機身設定,如此一來才有完美的色階展現在我們眼前,您說是嘛?以下用照片解釋我對凝結時間的感動- 第2張等到下方的魚游過來才有平衡穩重的構圖。- 第3張蜜蜂腳下的花粉說明了他一天辛勤的動力。- 第4張烏龜是否會成功也讓我心裡有兩個結局的畫面一起出現。- 第7張完全無關鳥與人在很巧的時間點造成其妙的互動。- 第10張這個警戒的姿勢告訴我下一秒鳥就飛走了。- 第13張瞬間飛出去的鳥造成整張照片的構圖重心。。。。。。。。。。等等等等等。很多靜態的照片,會讓人家有動的感覺,心理想到前後的畫面(因與果),並不一定要侷限在報導攝影上。獻醜了~還請指教。
danyshih wrote:我會說"好顏色的定義...(恕刪) danyshih大大,我還是不理解您說的好顏色的定義,因為您所謂現場看不是這樣,也還沒等到您蒞臨現場,也等不到您對我指導,可否還是麻煩您撥冗至現場來指導一下。我在這方面的求知慾還蠻強的,感恩了
miyagi wrote:danyshih大大...(恕刪) 嗯嗯~~沒錯~我到現在也還是不太瞭解danyshih大大所謂的好顏色是什麼定義又說了到現場看不一定是這樣子意思是指可是就我去看了danyshih大大發表的一些精美仔細的測試照中我也看不太出來那就是您所謂的好顏色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能是小弟家中電腦的螢幕壞掉了不然就是我眼睛該去做視力檢查了吧~謝謝大大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