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样机出来噜,很好看啊

inben2 wrote:
為什麼高階的 D-SLR ,對比 AF 就是比較慢!?
...(恕刪)


答案是..."景深"。
對比對焦的運算法類似PLC運算,需要反覆來回測試。DC或DV的感光元件尺寸小,鏡頭實體焦長短,景深也深,只要把對焦拉到景深裡即可。但DSLR的景深要淺得多,來回運算的複雜度及要求的精確度大得多了。
RexSunny wrote:
用慣了GX100,看...(恕刪)

因為可以換鏡頭,所以要加觀景窗會有點困難...

GRD難道就不是時尚精品嗎?非常的時尚吧!
O記做成那樣的配色,應該是為了展覽搶眼吧!相信實機會有黑色版的

現在我唯一只擔心對焦速度,已經習慣DSLR的高速了,很擔心CMOS直接掃描會不會不夠快
夠快的話就真的把D80給當掉
inben2 wrote:
單眼都不單眼了....反正,在這裏就當 RF = 傻瓜相機造型
(單眼 = 專業相機造型)
..(恕刪)




說得好+1

底片時代的單鏡反光機和連動測距機的定義邏輯

在加入AF之後, RF機定義先被豪華P/S機Contax T2/G1給弄迷糊

有了數位光感元件取代底片之後, 更多使用者期盼LCD不只是看剛剛拍的如何而希望取代看到眼壓升高的viewfinder, 於是, 反光鏡組終於有這被拿掉的一天

原始SLR/RF的字義邏輯被摧毀, 如果連使用英文的老外都不介意, 我想我也不介意吧


當然在當年O家「橋式相機」的特殊產銷定位之下, 近年也有sony 717/828/H1, 就連萊卡也推出類似機種LEICA V-LUX1 , 我最納悶的只是現在線上熱銷的DSLR, 還保留著無謂的快門組成本,真的只為了讓消費者聽快門組件的刷刷聲嗎?

數位光感元件的軔體程式, 比任何機械結構的快門組件精準.
EV值也未必單純到從一公尺距離/光圈1/快門一秒開始算起, 光感元件的的測光邏輯也不再受限於快門和光圈兩者固定數值的搭配, 而有更多更細緻的線性組合..............只是未必會在exif資料上呈現吧...



廢話半天, 只想問, M43已經廢了反光鏡, 那快門組呢????





感覺是急忙推出來的,很多細節都尚未確定。
前幾天小問了一下現場人員。

Q: 型號可以怎麼稱呼?
A: 暫時沒有任何型號。

Q: 會用哪種記憶卡,xD?SD?
A: 目前尚未確定最後使用的版本。

Q: 有可能外接觀景窗嗎?
A: 因為沒有反光鏡,所以不會有光學觀景窗,但電子式有可能。

Q: 有幾種顏色?
A: 這只是樣機,外觀有可能會再大改。

Q: 能不能拿出來借我玩一下?(產品鎖在玻璃櫃裡)
A: 這台不能開機,它只是樣機而已。

Q: 有開發中的鏡頭可以透露嗎?
A: not yet.






簡單幾個重點

1. 最快得等到2009年PMA展才有進一步消息
2. 完全相容現有E系列4/3鏡頭
3. 會開發Micro 4/3新鏡頭群


7nt wrote:
說得好+1底片時代的...(恕刪)

G1有實體快門,而且不是像小DC那種超小聲的鏡間快門
是按下快門聽的見聲音的,所以可能是感光元件前面有片快門簾
只不過平常都是開著的,開機時開著、關機時開著、拿下鏡頭時也開著、只有按下快門瞬間會作動
(G1的快門聲音很像訂書機)
AlseneWu wrote:
對比對焦的運算法類似PLC運算,需要反覆來回測試。
DC或DV的感光元件尺寸小,鏡頭實體焦長短,景深也深,只要把對焦拉到景深裡即可。
但DSLR的景深要淺得多,來回運算的複雜度及要求的精確度大得多了。

所以,裝 F4 的鏡頭,對焦就會比 DC 快了?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好看+1

時尚的事情就交給DC去做吧

DSLR還是經典內斂感覺比較屌!
不知道對焦速度如何?能不能擺脫現行小DC對焦慢郎中的個性
一舉拉近和DSLR的差距…這樣即使體積還不算太小的M4/3還是很吸引我
O記的不曉得
不過 panasonic 的 G1, 個人感覺還蠻快的~~
http://www.dpreview.com/previews/panasonicG1/page10.asp
請參考最下面的 gif 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