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完的故事 - Olympus E-M5


ssword wrote:
如果E-M5的閃光燈...(恕刪)



S大之言深得我心~~

這四點就是我期待的下一代PEN 然後搭12-50來個30K出頭就完美了~~ ^^
ssword wrote:
如果E-M5的閃...(恕刪)

EM5的防震機制其中一個要素是放在EVF上面的動作感應器
這可是占空間占空間的東西喔

氣象專家碩哥也是網路上認識的朋友,他本身用的是NIKON系統,不過隨身機是Olympus XZ-1,先前也用過一陣子E-PL2,除了曾有Olympus的使用經驗以外,也希望藉著這次訪談從別系統的角度來審視E-M5。




你是Nikon的用戶,也使用D700一段時間了,要不要談談剛使用到OM-D的感覺?


外觀上,第一時間拿到OM-D的想法是"真精緻"。

相較Nikon自家的無反光鏡系統1系列來說,OM-D真的是非常的精緻,這回接觸的是銀色機身,外型上看起來極類似傳統相機,摸起來也是沉甸甸的。

不同的地方大概就只有傳統底片機身比較冰冷,而OM-D用的是鎂合金,機身輕一點,也沒那麼明顯的冰冷感,可算是維妙維肖。帶出去的幾天沒有人認出來這是一台數位機身。



操作上,前後兩個水平轉輪的設計對Nikon用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雖然位置並沒有完全相同,但這種操作非常直覺且快速。

轉盤功能、更多的Fn鍵都可以依照自己需求做調整,這樣的設計非常的貼心,也減少拍照中改變設定所需的時間。

按鈕的回饋感有點淺稍微可惜些,比較常碰到的狀況是PLAY鍵和Fn1鍵有點太內縮了,所以PLAY鍵並不是非常好按且常常誤觸到Fn1鍵,需要多點時間習慣。




網路上看過幾則使用SLR的用戶對無反光鏡相機的快門遲滯感到很不滿意,不知道你以D700的用戶來看,使用的感覺相比起來怎麼樣?


說到這類型的比較就不得不抱怨一下,單反跟無反相機是不同的思維方式與設計,拿單反的優勢來比較無反的劣勢其實是很不必要也很沒有意義的。

網路上常常看到的文章也多半都是這種建立在不同基礎上的比較方式,這對初入門的用戶來說經常會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回到問題上,我自己使用下來並沒有明顯的感覺到快門遲滯,倒是電子觀景窗的對拍攝節奏的延遲感稍微明顯些。

常發生拍完接下去立刻拍下一張的時後電子觀景窗有還沒有反應過來的狀況,這部分可能就是光學觀景窗與電子觀景窗各有利弊的地方了。




E-M5的外觀承襲OM系列,依你使用底片系統的單眼相機,覺得這樣的外觀有帶來一些過去的使用體驗感覺嗎?


唯一讓我覺得與過去使用感類似的部分就是外型了,在把玩這台相機的幾天中,我常常誤以為他是傳統的單眼相機,因此沒開電源就把眼睛湊上觀景窗去取景,想當然是完全看不到任何東西的!(笑)

操作上比較沒有類似以前底片機的感覺。這畢竟是電子時代的產物,拍照時的思維跟底片時代完全不同。




那麼,照你這麼說來,E-M5其實是以傳統造型為師,但卻徹底是電子時代的思考嗎?


差異最大的就是觀景窗中可以即時預覽拍攝結果,甚至連B快門的拍攝結果都可以預覽,拍照的時後更加的直覺只要在EVF中調到自己要的畫面然後拍下來即可。

這在底片時代甚至是現在的光學觀景窗為基礎的單眼相機中都是從來沒有的。

現在的無反光鏡系統應該要以全新的方式去看待它才行。

至於這台相機會冠上OM的名字,我個人會把它看作是Olympus對銀鹽時代O家經典的系列致敬以及對於這台相機在無反光鏡系統市場上的的一個期許。




雖然你單眼系統是NIKON,但我知道其實你用過E-PL2,手上也以XZ-1作為隨身機,以這樣的使用經驗來看,你覺得EM5的顏色特性有維持Olympus一貫的調性嗎?


相較於NIKON的色彩,O家的色彩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非常豔麗但卻又不會過度飽和,這點在E-M5上仍然發揮的很好,但是個人認為E-M5跟手上有的XZ-1、E-PL2來比較是稍微清新透亮一點的。



以顏色濃艷程度來說個人感覺是XZ-1 > E-PL2 > E-M5。

在基礎顏色的部分,藍色仍然是很熟悉的O記藍,但紅色綠色上似乎有稍微做過調整,與原先的O家色調有點不同,這部分由於使用時間比較短的關係,只是很初步的印象。




這回E-M5的ISO能力變好許多,不過很多主流媒體還是依照過去印象撰寫,你手上有135片幅的D700,不知道你用起來的感覺怎麼樣?


這次跟著一起拿著OM-D到處夜拍,回到電腦看照片的感覺是:「進步真多!」

很難想像4/3尺寸的感光元件高ISO乾淨度可以直逼APS-C尺寸,而且要分辨這樣的差距還必須在全尺寸下放大檢視才會比較明顯,縮到要上傳電腦的尺寸時就幾乎沒有甚麼差異了。



我不曉得主流媒體是用什麼方式做測試,如果是照過去印象寫的話就真該打屁股了。

但是實際使用上可以保證是大躍進,絕對不像以前E-PL2 ISO開到800就開始慘不忍睹,就算用很嚴格的標準來看,OM-D開到ISO 1600的原始尺寸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3200稍微縮圖甚至是洗4x6的照片也是絕對可用的。




你用過一陣子的E-PL2,這回再次接觸到E-M5,覺得有什麼差異變化嗎?


這次EM5很顯然的在專業程度上較EP系列又更上一層,按鈕的配置上提供更多用戶自定的彈性。

使用E-PL2時,通常是有點接近小DC的方式隨手拿起來就拍,如果遇到需要調整設定的場合會花費多一點時間,相比之下E-M5的雙轉盤設計與兩個Fn自訂按鍵搭配就可以非常迅速的幫助用戶調到想要的數值然後拍攝。



我認為E-M5在體積上做到像EP系列一樣的輕巧且便於攜帶,在操作上提供了以往只有單眼相機能夠帶給用戶的專業與信賴感,性能上也足以跟數位單眼平起平坐。

因此EM5在定位上可說是從EP系列的輕便好攜帶躍升到足以擔當重要任務的專業無反光鏡相機了。




這次你也接觸了我的福倫達25mm 0.95跟12-50mm,要不要聊聊你對這兩顆鏡頭的一些想法?


鏡頭的部分,全新設計的12-50非常的泛用,完完全全就是為OM-D打造的一鏡到底、多功能鏡頭。

我個人覺得外觀看起來相當有質感,而且不拆下鏡頭的話大概猜不到它重量這麼輕。



操作上三段變身的變焦環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手動和電動的變焦方式使用上並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錄影時後的安靜無聲和順暢的變焦感覺就更不用多提了。

它還加上了以往M43鏡頭缺少的耐候設計,最欣賞的就是連微距功能都加入了,讓這顆鏡頭真的名符其實的成為一鏡到底的最佳選擇。



福倫達25mm F0.95這支鏡頭,全金屬的鏡身與手動對焦的老鏡設計非常吸引我。外觀跟EM-5的造型非常的搭,0.95的大眼睛也相當引人注目。

使用起來好像又回到了全手動的底片時代,一張一張慢慢的對焦、慢慢的構圖和思考,以往接這種鏡頭若沒有裂像關景窗用起來會非常頭大,如果在數位機身上低解析度的螢幕上對焦的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光圈很大的定焦鏡頭非常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脫焦。



但EM5的螢幕解析度還有細緻的EVF,這兩點相較於E-PL2來說很容易就能辨別合焦與否,快速的Fn鍵操作也可以適時將畫面放大來確認是否準焦,這些進步都讓手動鏡頭在EM5上可以安心且愉快的使用。




說到防滴防塵的12-50mm,我們知道你有個響叮噹的外號是「氣象專家」,不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呢?


欸這個麻,阿就之前好不容易放鬆出門走走一個禮拜,南下的時候居然也就這麼剛好的下雨,結果反而台北沒下雨。一回台北剛剛好天氣狀況就顛倒了,然後就這麼不小心被叫氣象專家了。

還不就是你們這些人!尤其是你帶頭!

有你當壞榜樣開始起鬨,剛好那冬末春初天氣又比較不穩定,那陣子剛好到哪都下雨,就這樣變成氣象專家了!!!(氣急敗壞)




那麼,氣象專家(憋笑),既然這個由來如此神聖,那我想大家應該會好奇氣象專家feat E-M5了,唯有你們這兩個組合才可以發揮最重要的防滴防塵功能,要不要說說你的看法?


M43系統本來就是以輕巧方便攜帶來吸引用戶,這加入防塵防滴規格的E-M5可以說是M43系統的完全體了。

實際測試的結果是完全沒問題,風大雨大的惡劣天候中,拿著相機的我連內褲都濕了但是E-M5仍然一切正常運作,這就是Olympus給我的一慣印象:說防塵防滴就真的是防塵防滴!! 絕對不是只有特定部分防塵防滴這種欺騙大眾的文字遊戲!!




連...連內褲都濕了阿!E-M5遇上你可以說完全發揮整套的功能了!這回很謝謝氣象專家能夠以一個橫跨兩個廠牌的角度來說說他對E-M5的想法。



好的,我們謝謝氣象專家!現在這邊也是風大雨大,內褲也快濕了~我們把時間交還給棚內!




那麼,我們下一篇文章就要來談談E-M5的防滴防塵囉~

靜態連結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cybercat 大大

請問有辦法拍攝 3:2 or 16:9 的 raw 檔嗎?
還是一定只能拍 4:3 的 raw 檔, 然後自己再裁切成 3:2 or 16:9 的格式 ?

假如可以, 設定完後在畫面上也可以直接看到 3:2 or 16:9 的框格畫面嗎?

因為自己還是習慣拍 raw 檔再做調整 謝謝
剛好最近有拍非4:3的照片, 大體上

1. 在機身上選完照片比例, 例如16:9後, LCD上立即可看到16:9的LiveView
2. JPG會直出成16:9, 但Raw還是4:3
3. 放上Viewer2編輯Raw時, 軟體會在該Raw上用黄框框住您當時拍的16:9構圖

所以基本上還是裁切, 但在Raw上仍有保留您當時拍的位置, 不用重裁


louislu530 wrote:
cybercat 大...(恕刪)

ApolloLin wrote:
剛好最近有拍非4:3...(恕刪)


謝謝大大的解說,請問大大這樣有16:9裁切的 raw ,lightroom 應該沒有辦法分辨對吧?
想請教一個問題,之前用GH2,編輯功能中可放大相片裁剪另存一個新檔,
但在em5的編輯功能選裁剪卻出現檔案無法更動的訊息。
jpeg檔無保護設定,而raw檔編輯也只有將檔案存成jpeg的功能。
想請問那編輯中裁切的作用為何?em5是否能在機上直接裁切相片另存新檔?

allroader wrote:
想請教一個問題,之前...(恕刪)


自己回答囉,剛去翻了說明書
要設成4:3才能執行裁切功能
很棒的相機, 最近也在survey EM-5, 可惜鏡頭群有點少, 版上也很少人在討論O家鏡頭拍出的畫質, 實在可惜

大漠 wrote:
很棒的相機, 最近也...(恕刪)


鏡頭群很少 雖然跟dslr比是少蠻多的

不過目前無反光鏡單眼相機裡面

o跟p加起來不少根 比較吸引人的定焦鏡 同時也蠻吸引你口袋中的小朋友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