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令4/3用家很振奮的消息

SniperX wrote:
以下為推測... 勿...(恕刪)


我猜喔..純粹猜測..M4/3系統或許會為了跟原本的系統有所區別
所以新鏡頭上可能真的以輕便為主..再加上與小機身的配合
因此可能焦距上不會出太長或太大的巨砲吧..打鳥的愛好者可能還是要以原本4/3系統為主
至於廣角到一般焦距則是M4/3鏡頭的主要目標吧..個人猜測
我覺得這樣在定位上才夠清楚..當然有人就是喜歡小機身+上巨砲..那O家還是給了轉接環的選擇
覺得這樣滿不錯的
SniperX wrote:
1. 沒有反光鏡, 只能依賴 EVF 取景, 相對於 DSLR OVF 取景而言耗電得多.
2. 可換鏡頭, 同時表示感光元件有入塵的可能, 雖可內建除塵系統, 但相對一般 DC 是否更耗電?
3. 同上, 若搭配變焦鏡頭, 是在機身上按 W-T 變焦, 還是轉鏡頭上的變焦環? (推測是後者, 但多了兩個接點...)
4. 同上, 不同鏡頭要驅動對焦時所耗費電力不等...

再考慮鏡頭的大小 (還是比 DC 來得大)...
機身應該不會跟一般 DC 一樣小, 否則會配重不佳、電力不持久.


耗電量我覺得還好
只要可以撐五百張,就沒問題了
小 DC 電池小,大DC就電池大一點
應該還好

倒是這新的鏡頭可以做到多小呢?
可以比 E-4x0 系列再小上多少?

真希望看到實機實鏡呀~
以DP1為範本去想應該差不多吧,不過一定比他大一些, 因為還要加上鏡頭的體積。 畢竟Sigma能做到, 其他家要生產不是難事, 只不過價格應該跟DP1有的比吧。
SniperX wrote:
1. 沒有反光鏡, 只能依賴 EVF 取景, 相對於 DSLR OVF 取景而言耗電得多.
2. 可換鏡頭, 同時表示感光元件有入塵的可能, 雖可內建除塵系統, 但相對一般 DC 是否更耗電?
3. 同上, 若搭配變焦鏡頭, 是在機身上按 W-T 變焦, 還是轉鏡頭上的變焦環? (推測是後者, 但多了兩個接點...)
4. 同上, 不同鏡頭要驅動對焦時所耗費電力不等...


個人覺得
1. 你說的沒錯, EVF的確會讓機器比較耗電, 但是相對於LCD取景應該是省電才對, 總的來說續航力會比DSLR弱
2. 除塵系統還好, 通常只有開機與關機時才會啟動, 耗電量有限, 若使用BLM-1之類的電池, 還是可以有比DC更長的續航力
3. 這個設計上應該還是使用機械式變焦環, 多兩個接點推測應該與對比AF需要的資料量比較大有關, 對比AF是DC的對焦方式
4. 這個沒錯, 不過相對比DC除驅動對焦還需驅動變焦來看, 應該差距也不會太遠, 重點還是在電池系統的選擇

推測歸推測拉... 對不對還是等看實機吧!!
elf0724 wrote:
且又似乎可以錄影......
16:9加上可交換鏡頭
接光圈1.2的老鏡來拍電影吧.....(恕刪)

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會震撼整個市場
幾乎等於買了台可以用來拍電影的35mm攝影機,這在目前市場價值可要數百萬元
如果美夢成真,那真的要買來玩,全幅機的吸引力可完全無法與之相比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cwu wrote:
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會...(恕刪)


英文官網」其中這段:

BENEFIT-2
A Interchangeable-Lens Type Camera Designed to Handle Movie Shooting in the Future

Wouldn't it be something if a single camera the size of highly portable compact camera could record both still images and movies with the high picture quality befitting an SLR?
This dream can become reality with the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standard.
Soon users will be able to switch easily between shooting still images and movies using natural, intuitive operations while keeping the useful Live View on the monitor screen.

提到了使用者將可以自然、直觀的方式透過LCD螢幕Live View來拍攝靜態畫面和動態的影片啊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rexlaser wrote:
3. 這個設計上應該還是使用機械式變焦環, 多兩個接點推測應該與對比AF需要的資料量比較大有關, 對比AF是DC的對焦方式
...(恕刪)


白皮書上說這兩個多的電子接點跟Live View movie有關。
kcgman wrote:
我猜喔..純粹猜測....(恕刪)

我也猜想這個 Micro 系統應該定位在隨身機,就如同每個人的手機一樣可以隨身攜帶,
無論家居、旅遊、出差....可以即興隨拍,只要電子性能不差,就不會受男女老少限制,
想必消費者市場接受度一定更佳,希望此機不負眾望,能夠一砲而紅!
gack wrote:
看來兩個月前的 ru...(恕刪)








OLYMPUS PEN-D1
Price: $899 with kit lens. Body only $799.

OLYMPUS PEN D-2
Price: $699 with kit lens. Body only $599.
看了這個消息,感覺平平~~
只是不知會不會衝突到原先的4/3用戶,
假如出了更大光圈或者與相同光圈大小的鏡頭,
如14-35 f1.4或f2.0,但價錢比原先4/3便宜許多~~
那應該會很幹吧~~更何況同樣ccd,畫質同樣~~
雖說有轉接環,但轉接後不知對焦是不是af或mf,
那這樣跟接老鏡沒啥差別~~只是用另一個想法,
要把鏡頭光圈在拉大,sensor沒做比目前4/3更小,
應該拉不上去,如果做大了,價錢應該會是天價~~
另一點是現在想要進入o家的人看到這個消息,
應該會猶豫或者想說在觀望看看~~
但是沒鏡頭包伏的人是一大福音,多了一項選擇,
如果在讓我選擇一次,dslr應該會選n,
在來買一組輕便的m 4/3
VIC http://www.flickr.com/photos/27490961@N07/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