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令4/3用家很振奮的消息

hawk.kuan wrote:
M 3/4 如果變成入門機種, 那入門後的升級計畫呢? M 3/4的鏡頭沒辦法給 3/4 用? Olympus打的算盤是啥?

沒吧 應該是分成兩線
M43定位不會是入門機
應該把它看成是可換鏡的DC
希望能做些更小的鏡頭來搭配m4/3
是不是直射入光已經無所謂了, 能做的越小越好
鏡後距變短, 鏡頭應該也能變短
14mm f2.8, 20mm f1.8這樣的餅乾鏡都有可能出現喔
meridian wrote:
希望能做些更小的鏡頭來搭配m4/3
是不是直射入光已經無所謂了, 能做的越小越好
鏡後距變短, 鏡頭應該也能變短
14mm f2.8, 20mm f1.8這樣的餅乾鏡都有可能出現喔

鏡後距變短,並不表示能把光圈在變大,
別忘了m 4/3的mount直徑縮小跟4/3相比外徑縮小約6mm,
相對進光量也減少了,而且sensor沒變光圈如果在更大,
價錢勢必提高~~
VIC http://www.flickr.com/photos/27490961@N07/
SeaFun wrote:
+1
同為O家人
想法果然比較接近
畢竟在CCD與畫質不變的情況下
機身小一點對我來說並沒有比較有吸引力
我也希望見到平價大光圈鏡

但是這個商品的出現
的確吸引了不少其他用家的目光
未必不是好事

crane wrote:
看來現在新發表的 mirco 4/3 規格 也會讓原來使用 4/3 system 用戶擔心 是否會被邊緣化~



vic16898 wrote:
假如出了更大光圈或者與相同光圈大小的鏡頭,
如14-35 f1.4或f2.0,但價錢比原先4/3便宜許多~~
那應該會很幹吧~~更何況同樣ccd,畫質同樣~~


這的確是會讓人存疑 若是新規格的鏡頭 體積比較小 但是規格一樣 但又更便宜
相信原來4/3用戶 應該沒辦法接受吧~



vic16898 wrote:
雖說有轉接環,但轉接後不知對焦是不是af或mf,
那這樣跟接老鏡沒啥差別


寫真迷那邊 站長 已經po出轉接環的圖了 似乎可支援 原來zd 鏡af




vic16898 wrote:
如果在讓我選擇一次,dslr應該會選n,
在來買一組輕便的m 4/3


看來 vic16898兄 似乎有點後悔了
不過 若是以 4/3 鏡頭錄影
感覺似乎很棒
不過 又覺得 如果要走輕便路線
那麼轉接4/3 中階鏡頭以上
應該不太適合(就如同e410系列接上 12-60mm & 50-200MM之類 更何況是銀環~)


哈哈,說這些還太早,一切都只是憑感覺所假設的,
還是要看他實際推出來的產品來決定,
只是o家不會笨到自已的產品對打吧~~
VIC http://www.flickr.com/photos/27490961@N07/
還是搞不清楚我可以買到什麼東東...? 畫質更好.更小.功能更強的DSLR or DC?
意思是說以後會有更迷你的數位單眼相機並且屆時錄影&防水防塵功能將被各家列為入門款的基本配備嗎?
例如:一台TZ15般大小的防水防塵的DSLR並且可用轉接環接上ZD 7-14mm & 50-200mm ?

反正O家的創意和頑強的求生鬥志值得鼓勵!
但是...市場行銷部門要打屁屁...
本來以為要發表新機.....結果...這是啥米碗糕???

原本有點失望,但想一想這不就是4/3應該走的方向嗎?
DSLR的市場在CN獨佔龍頭以及Sony的夾殺下,4/3系
統真的有點辛苦.....

這陣子全幅的話題又有點熱了,片幅大小的議題又重新
被翻了一番,無可避免的,4/3的小片幅又再次被淩遲一
次,連APS的未來都重新被審視一番....

其實片幅太小的問題造成的高ISO的堪用問題在未來應該
可以解決,而感光元件畫素密度也會在鏡頭設計以及實用
的畫面解析度取得一個平衡...當然大片幅一定會取得較
大的優勢,這是無庸置疑的

重點是新進的Micro 4/3系統是否提供了單一的數位化影
像取得系統的解決方案....一個高畫質的動靜態影像取得
系統...同時有單眼相機以及消費型攝影機的族群、擁有
高階DC但是對畫質仍有些許不滿的族群...這些人是否看
到的新的選擇....

對我個人而言,手邊同時有Olympus E-330單眼以及Sony
的攝影機,雖然Olympus新出了一些相機,對於E-330的取
景方便性仍無法割捨,而sony攝影機雖然好用也算輕巧,
但畫質仍舊差強人意....而一直苦惱於反光鏡造成長焦
攝影微震的我,在Micro 4/3發表的同時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
(對比式對焦速度及快門延遲的提昇仍是重點中的重點)

Micro 4/3 對4/3絶對是個好消息,雖然目前沒有新產品
所以少了實機的驚喜感,但這的確是4/3能否繼續生存下
去的藍海策略.....
看到dcv那邊也有翻譯消息出來了
據說可錄影

不過小機身還是要小鏡頭來配
目前好像只有餅乾鏡25/2.8的size符合這條件(但還是得轉接)
希望新系統也能有新規格的鏡頭來搭配呀
抽傭同好會-四季春神壇: www.xlddx.cxm
vic16898 wrote:
鏡後距變短,並不表示能把光圈在變大,
別忘了m 4/3的mount直徑縮小跟4/3相比外徑縮小約6mm,
相對進光量也減少了

mount口徑大小跟進光量沒有直接關係
鏡後距變短後, 同樣焦段的鏡頭其鏡片弧度也要變才能搭配
縮短成20mm鏡後距的m4/3 mount是有利於縮短標準鏡焦段鏡頭長度的
連帶著標準焦段附近的鏡頭也能更短, 而且也更容易把光圈做大
M43比原本4/3多了兩個電子接點應該是為了驅動M43鏡頭的電動變焦用
(這樣才可以更向DC)
期待推出像DC的設計和像DSL般的設計的相機出來。 當然未來不只43可以支援動畫攝影,希望43也可推出可以動態攝影的機身出來。
個人部落格 http://gundamcofee.blogspot.com/
meridian wrote:
mount口徑大小跟進光量沒有直接關係
鏡後距變短後, 同樣焦段的鏡頭其鏡片弧度也要變才能搭配
縮短成20mm鏡後距的m4/3 mount是有利於縮短標準鏡焦段鏡頭長度的
連帶著標準焦段附近的鏡頭也能更短, 而且也更容易把光圈做大

如果照你所說的,那是不需考慮鏡頭口徑大小及SENSOR大小?
只需將鏡後距離縮短就容易生產大光圈鏡頭?
我相信鏡後距離縮短後勢必鏡頭一定變小,
但鏡後距離應該跟光圈大小沒關係吧~~
光圈的公式為 F(焦距)/ D(光圈開口的直徑)
4/3MOUNT口徑為44mm,m 4/3縮小6mm,約38mm,
以一顆50mm f2.0來算,D=50MM/F2等於25MM,
濾鏡口徑52mm重300g,換成m 4/3同樣sensor,
焦長不變,如光圈加大鏡頭會小到多少?
更何況還不是跟14-35比~~
VIC http://www.flickr.com/photos/27490961@N07/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