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smitake wrote:
再說APS-C的淺景深效果跟泛4/3頂多差1級光圈,"個人"覺得這真的沒有差很多


之前看板上討論,似乎還不到一級之多,好像約0.8x級,其實真的差異並不大。

每個系統當然都有優缺點,買該系統的人應該都要去好好了解。
會買M43的人絕對不是看上其片幅,而是其他的部份。而會買APSC或FF的人一定都是片幅為重。
基礎想法就不同了,每個片幅都有優缺點,是天生的限制,比較這個沒什麼意義。
M43片幅天生的缺點,喜歡用與愛用M43系統的人絕對都可以接受與包容的,其他優勢才會吸引這些用戶使用。

arclen wrote:
這樣我也無話可說,去後製吧
換成NIKON 1一定有更多的深景深(恕刪)


要深景深用Iphone之類的就很好用了, 還很隨身
何必要用Nikon 1?
最近的手機攝影比賽應該有看過吧
不贅述了

sssmitake wrote:
再說APS-C的淺景深效果跟泛4/3頂多差1級光圈,"個人"覺得這真的沒有差很多.


所以差一級光圈,那apsc是否縮一級光圈便可到達深景深?
故深景深淺景深是不是都並非絕對優點
會用微單的,很大多數都也有單眼,所以微單是另一種選擇
但到現下有沒有取代單眼,沒有
而單眼有沒有絕對優勢來讓微單勢微?沒有
別把自已看見的套用在別的地方上
FF或apsc有它的好,M43也有它的優點
別把自已的優點套用來放大別人的缺點,並且無視對方的優點
arclen wrote:
別把自已的優點套用來放大別人的缺點,並且無視對方的優點


呃,機材合不合用這種事很主觀的
當使用者不需要其他不同機材的優點的時候,去在意那些優點有意義嗎?
就像某些人諷刺iphone用戶時用的: I don't care,對不起我就真的是不care那些
不用講得不去在意FF/APS-C機器的優點就是十惡不赦罪大惡極似的.XD

不合用就逃命或雙修,這沒什麼困難的好唄.
arclen wrote:
所以差一級光圈,那apsc是否縮一級光圈便可到達深景深?
故深景深淺景深是不是都並非絕對優點


這個差不多已經討論到快變成常識了!

雖然景深是一樣, 但同樣的iso設定下, 拍攝一樣亮度照片得到的快門速度可不一樣(因為光圈可不一樣). 換另一種講法, 如果用一樣的快門速度, M43可是可以用較低的ISO設定來拍攝.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arclen wrote:
所以差一級光圈,那a...(恕刪)

我想4900大想表達是APSC或FF為了達到跟M4/3的深景深,在維持安全快門的前提下,常常需提高ISO。如此一來所謂的大片幅畫質優勢,也會因為ISO提高而被打平。因為雖然可用ISO較高,但提高ISO的同時犧牲的還有DR。所以在一般生活旅遊用途上,M4/3反而較好用。例如大部分M4/3鏡頭最佳光圈都在F4或F5.6,試想在ISO可以少開1~2級下,又得到鏡頭最佳解像力,不是兩全其美。
但我覺得arclen大說的也沒錯,功能具備的話用不到總比想用的時候沒有好。想當初5軸出現時,也有人說是雞肋功能,最後那棟樓樓主不是回那個人,不想用可以不要用。重點還是在用戶的需求,對每天都扛腳架的人來說,幾軸真的不重要,因為他根本不開防手震(為避免減損畫質)。同理可證,用不到淺景深的人,片幅相形之下就不這麼重要~

ssword wrote:
1) 體積小是要賣錢...(恕刪)


當你仍用數據指出20MM好的時候, 那怎樣解釋在MTF神餅高於小奶的時候, 有用家表示小奶的畫質較好?

"我只要能舉出一個"M43和APSC仍有一段距離(特別是顏色)"的反例, 這題就算我贏了"

但這不符合當前的語境, 因為你把我的句子解讀成"所有APSC和所有M43"
打一個比喻吧. 我去年去過台灣, 也遇到很多好客的台灣人, 每當別人去台灣的時候, 我也會跟他們說台灣人很好客. 但根據你的邏輯, 我這樣說是錯的, 因為有人遇過不好客的台灣人.(我相信世界各地總有不好客的人). 所以我不可以說台灣人很好客. 或者我只能說: 台灣有好客的人. 但這樣乎合我們說話的語境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 恐怕大部份文章都需要砍掉重練吧
而且, 這樣也可以引申出"全片幅畫質好於M43"的話是錯, 因為你可以舉出E-M5在DXO上和CANON 5D分數一樣
但我會想問, 這樣的論據會是充份嗎?

你針對用字也沒有錯, 而且我也應該作出一個好一點的推論, 例如
在無反的APSC中, M43好過CANON, 但富士和sony好過m43,
在總數4, M43排第3的時候, 我指出APSC與M43仍有距離亦有合理之處

"但M43要勝, 往往恐怕要用最高階的鏡對比別家中低階的鏡" <--這句話您應先舉例證明您是對的
如果我不考慮語境
1. 前文我指出小奶好於50.8(高VS低), 2. 小蔡對17.8 DXO上22VS19. 所以我這句沒錯
但我這樣說恐怕沒有人會接受吧
其實我也忽略了高階的定義, 是指價錢上還是廠商的自行分級呢(例:OLY明顯將17 2.8當成是次一等的吧?)
普遍來說, 因為M43的價格實在高一些, 所以在這命題中需要再加說明

其實大家討論而已, 也不是在單挑辯論, 大家做做朋友, 何必要分出勝負呢?

另外, 拜託了, 不要再PM問我有沒有M43的機身和鏡了, 我在第一篇回應中早已說了我有e-pl5和神餅
另外我也有sigma 60 2.8. 這組合我也用得很開心.OLY的JPG直出,60 2.8的價錢和神餅的畫質我也很欣賞
我只是想指出, M43優勢已經開始被其他廠商追上, 正如前文提及, 在定焦的組合上, M43在價錢, 畫質和體積在其他無反中討不了便宜(不是指全部)例: e-pl5+小奶和NEX-5R+35.8
當然, 在變焦上, M43仍保變體積優勢, 但價錢也偏高了些
作為現有M43的用家, 只是說出對M43的反思和疑問而已
在這個時候, 可能就會有人叫我: 不喜歡就走吧, 還說什麼?
但是, 說說難道會有問題嗎?
spa_wen wrote:
當你仍用數據指出20...(恕刪)


抱歉,你前面的文章我沒仔細看~
其實不太清楚你在和網友爭論什麼~

不過,你拿e-pl5+小奶和NEX-5R+35.8比性能和價錢~
機身先不講,鏡頭一個是F1.4,一個是F1.8耶~
光是快門速度就不一樣了~
更別說鏡頭光圈值大半級或一級的製作難度,
那價格又要怎麼相提並論?

(PS:景深先不論,
用M43卻還是硬要在意淺景深有沒有淺過FF的人,
我真的覺得還是趕快換大片幅吧,你要的模糊在那裏等你)

good69 wrote:
抱歉,你前面的文章我...(恕刪)


又或者我換一個角度, 雖然35.8光圈小一點,但NEX-5R的可用ISO高一級,
所以在使用經驗上不會有明顯分別(即使把景深納入考慮下也是如此).
但當然, OLY的色彩, JPG直出,和SONY的機能也是用家需要考慮的因素.

另外, 這可能涉及物理問題, 在物鏡口徑相同之下, 如果成像圈更小, 理應可以做出一個更大光圈的鏡, (同等進光量下, 影像放大就會越暗). 43鏡那些望遠大炮可以做到如此大光圈也是如此(不太清楚,煩請高手指正.)

spa_wen wrote:
又或者我換一個角度,...(恕刪)

比對一下M4/3的1235/2.8、APSC的1755/2.8、FF的2470/2.8,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答案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