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國外就一直在爭論Expose To The Right(過曝),或是Expose To The left(減曝),哪種比較好
http://www.luminous-landscape.com/tutorials/expose-right.shtml
樓主證實了OM感光元件的設計,適合過曝後再修圖拉回
不過過曝拍攝所面臨的問題包含:手震、主體移動,以及高光細節的流失
我想並不是任何場合都適用此方法吧
厲害...
唯一缺點是樓梯旁邊的袋子細節有些微的流失...

但實在是很屌了!

對了,請教一下,如果用RAW顯像,好像沒有清晰度+1可調耶,只有在外面的選單有
說真的這軟體搞的我還是有點霧煞煞,金害
看到二樓PO的照片...突然好想吃唐宮~哇哈哈哈哈...
非常感謝scm0011兄的無私分享,這是很令我振奮的消息。
從E-520升級上來至E-30,已經頗滿意E-30的高ISO表現了,
沒想到還有這招可以使用,從不拍RAW檔的我,改天也來試試看好了。
www.flickr.com/photos/kaorss/
路過....感謝分享
不過樓主似乎沒有比較到ISO2500使用這招與ISO1250的差異

剛用我自己的k100d拍raw檔試了一下
f5.0 1/25 iso800 和 f5.0 1/25 iso 1600(後製降1ev)是差不多的
以k100d來看其結果和使用降一級的iso的雜訊效果差不多
不知道O家的情況是如何

而使用這招的風險就如樓上版友所說的、會失去高光的細節
(尤其有時相機測光可能就略過曝了、再加上1EV,真的會拉不回來)
而相機在低最低的原生ISO時,動態範圍會比高ISO時好
所以我個人是認為如果拍攝情境真的容許降一級快門的情況下
還是用較低的ISO拍比較保險


但是當機身iso選擇只有200→400→800....時
似乎也可以考慮用稍過曝的方式(+1/3EV)、再後製拉回來
來減低雜訊
hungyuwang wrote:
我有點好奇這方法和直...(恕刪)

就RAW來說才有差
因為RAW每個通道有12~14bit色彩
所以即使JPG已經過曝導致色彩信息流失, 拍RAW依然還有一點點救回來的空間
所有可以拍RAW的機器都可以這樣玩
=口=...差很大...
雖然細節有點不一樣
但是至少畫面是乾淨的
網路未必是最好的知識管道...但也方便多了
samice811 wrote:
唯一缺點是樓梯旁邊的袋子細節有些微的流失...

細節部份暗部本來就是O家的痛,
記得剛購入E-30時與元佑工程師討論過暗部雜訊的問題,
他給我的答案是使用灰階暗鍵,
不過正常的曝光回家RAW調整成灰階暗鍵豈不就曝光過暗
所以才試著拉EV在調整回來,也才知道E-30寬容度很高...
所以使用灰階暗鍵的目的是要把雜訊藏起來,
雖然少了點暗部細節,不過也多出了較亮處的細節喔!
例如下圖:
原圖 皆為手持拍攝 12-60mm 60端

100%裁切中間處 ISO200 1/20 F4 60mm降噪標準 EV-0 RAW灰階標準直出JPEG
袋子的細節被噪點所阻擋

100%裁切中間處 ISO200 1/6 F4 60mm降噪標準 EV+1.3 RAW EV-7灰階改暗鍵
噪點移除,袋子的紋路撥雲見日的跑出來了


100%裁切右上方 ISO200 1/20 F4 60mm降噪標準 EV-0 RAW灰階標準直出JPEG
暗處的地方噪點佈滿

100%裁切右上方 ISO200 1/6 F4 60mm降噪標準 EV+1.3 RAW EV-7灰階改暗鍵
流失的細節其實還好,噪點都不見了


samice811 wrote:
如果用RAW顯像,好像沒有清晰度+1可調耶

先點選OLYMPUS Studio 2
在左邊點選您raw放置的資料夾
點選好後此時中間會出現raw檔的縮圖
直接點選raw圖片兩下就開啟啦
此時右邊就有編輯跟原始影像,銳度是在編輯的模糊與清晰
記得偽色抑制一定要+10
O家機子ISO 100就有偽色(紅斑雜訊)出現

不過小弟在煩惱這軟體試用期快過了
竟然要另外付費
試了一下蠻有效的...以後拍1600 的時候可以用

-----------------------
如果有LR2 還可以save profile...根本就是按一下就除噪了
感謝樓主的分享
很實用的除噪技巧
五分奉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