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家要大光圈人像鏡,只有50mm f2 這支 要不然就是50-200 這兩支散景比較明顯

不然再來就是銀鏡了,大約都要15000以上

另一個選擇就是老鏡轉接了,O家轉接很方便,都可以測光

我自己之前是用om 50mm f1.8 這顆大概2000初+轉接環大概2500元(我覺得不用買晶片的,因為晶片的也有可能不準)

如果光圈要大一點50mm F1.4 或55mm F1.4 大概3000-4000

不過老鏡比較麻煩就是要手動對焦,我要對準的話都開liveview放大10倍來拍(E-410)

比較舊的機型,大概就要買對焦屏來裝,大概2000吧!

拍景的話用大光圈一般來說沒問題,但是拍人的話.........

像是我女友就覺得很慢,一開始還會等我拍,後來都懶的拍(如果要拍小朋友或女友的要多考慮)


有SIGMA
28 F1.8
30 F1.4

原廠只有
50 F2


不然買老鏡吧
小黃屋會員 35029583,歡迎使用!!!
林墩墩 wrote:
另一個選擇就是老鏡轉接了,O家轉接很方便,都可以測光,...(恕刪)


謝謝您的分享,
我就是用nikon 50/F1.8轉到e510上使用!!

就是因為這樣,才覺得為什麼o家沒這種便宜的鏡頭可選擇!!

如果沒什麼答案就請各位別浪費時間不要討論下去了……沒什麼好筆戰的……

類比進口車和國產車?s家?

s家50/f1.4和f1.8我都覺得親民多了……
peterpai wrote:
為什麼沒有類似50MM f1.8這種鏡頭啊??
25mm的是F2.8……而且還不便宜……
n家、c家的50f1.8以前都4000以內不是嗎?(恕刪)


當然有等效50mm的鏡頭 P家 4/3 25mm f1.4

C N 家 50f1.8 那您用的是全片幅?
如果您用中片幅 那是不是要 X1.6?
35mm f1.4 來比價格的話呢?
誰比較貴
Olympus E-520 ED 12-60mm F2.8-4.0 SWD ED 70-300mm F4.0-5.6 ZD 25mm f2.8
peterpai wrote:
1、4/3系統算是年...(恕刪)

年輕已經不能拿來當藉口了
4/3系統現在的roadmap上除了一支已經難產好幾年的ZD100macro以外,還有什麼新鏡嗎?

1. o家不具有這種技術

2. 有這種技術 但堅持成像要到一個程度才肯發售

(那也等同於1的意思.. 因為成像無法達到他們自己的要求)

3. 他們認為光圈2就足夠了... 因此不需要再做更大的光圈

這是唯一可能的理由... 但對消費者而言 實在不是個合理的理由

所以會覺得他們想掩蓋些什麼.. 也許還是掩蓋 1 的意思 :p


個人見解...
MKJCM wrote:
1. o家不具有這種...(恕刪)


O記在全片幅的底片時代就有50mm 1.8/1.4這些鏡頭了~
片幅更小的43系統說沒那技術是不太可能的~

會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應該是O記對43系統的設計理念上包含了對光路的要求~
也就是說這是O記對旗下43系統設計的方針之一,
所以像7-14實體光圈接近F2, O記還是把他當作F4恆定來賣.
對使用者/消費者來說這的確是限制了器材的彈性,
尤其是景深已經較深的43系統上又沒有大光圈鏡~
不過相對來說這也造就了ZD鏡系幾乎所有鏡頭都是光圈全開可用的高光學品質.


我變邪惡了喔~
兩人主義 wrote:
C N 家 50f1.8 那您用的是全片幅?...(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我確實是用NIKON的全片幅,F80S 底片機

另您提到的鏡頭我會去查一下價格,希望有適合我一點的!!
eltree wrote:
m4/3系統,才有一支標頭是20mm f/1.7的,但淺景也不會及APSC和FF的...(恕刪)

感同身受~
我現在M4/3雙廠系統交互使用中~兼顧輕巧以及畫質是M4/3策略
淺景深再怎樣比~拿個CANON EF 85/1.2L II搭5D都輕易完勝

O記強在機身防手震所以17/2.8光圈小拍靜態還尚可
松下GF1+20/1.7品質不賴~但是低光源拿給E-P1用佔更大便宜
因為O記舊有鏡頭群包袱很大~所以慢慢開發轉型4/3系列是生存策略
因為SENSOR蕊片取得和防震技術專利落得成本高昂
哪天讓他們拿到24X36片幅搞不好就轉性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