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d wrote:
沒志氣,人家都說該搞...(恕刪)

有志氣才會去做FF啊
畢竟現階段高ISO SN最高的sensor就是FF的sensor
MF的sensor還差的遠了 (詳情參考DxO mark)
機身性能最強的相機也是FF
MF只是做為生財工具才會賣那麼貴, 而技術層次個人認為是沒搞頭的
如果避過FF去搞MF, 才是真的沒志氣

SeaFun wrote:
我倒是很期待O發展1...(恕刪)

我剛好跟你相反....
反而是希望4/3繼續有
隨身機改成大片幅的
整體重量剛剛好
至於O對於把現有的ZD鏡在M4/3上解放,我一直是採取比較悲觀的態度

以下只是推測ZD鏡在無反光鏡之後的路該怎麼走

1.
推出無反光鏡的4/3專業機身 (不是M4/3機身),讓客戶可以接上"全部的"ZD鏡並且實現高速對焦(也許是混合對焦技術),用機身來解決ZD鏡的對焦問題並且又可以達到市場區隔,這樣既不用更新現有ZD鏡頭群,又可以繼續使用在未來的機身上面好讓ZD鏡優異的光學素質得以延續下去

至於M4/3用戶則是繼續以M.ZD鏡頭為主,並且 M.ZD的鏡頭一樣發展下去,為的就是要實現輕量化,假如真要接ZD鏡就請選擇目前有支援對比對焦的ZD鏡,要接更高階的就請購買"無反光鏡"的4/3機身 (應該不會有人拿銀環鏡接在M4/3機身上然後忍受它的對焦速度吧...這樣實用性非常低而且代價也很大....)


2.
更新現有的ZD鏡群(例如 Firmware)來解決之後所面臨的無反光鏡對焦問題,但這個可能性高嗎??
目前有支援對比對焦的ZD鏡只有那幾款,有兩款更是在推出2代新版才有支援,很好奇的是當初在設計ZD鏡時有把這個之後會面臨到的對焦問題給考慮進去嗎??

假設之後採用這個方法,其實那也是皆大歡喜,這樣的話靠機身解決對焦問題的擔子可以減少許多
二來現有的M4/3用戶如果要追求更高畫質而轉接ZD鏡也不用擔心對焦問題 (只需要擔心機身和鏡頭的配重問題......)
O家只要再推出類似P家G1或GH1那樣的機身以面向較專業的客戶
總不能以後M4/3都是PEN系列的外型吧,這樣如果有人要接銀環鏡為主要需求那怎辦????

meridian wrote:
機身性能最強的相機也是FF

為什麼我們的像素比較少,CCD比較小,
連拍還比全幅機慢,比別家入門機慢,
比起像玩具一樣的Nex還望塵莫及。
人家是機槍連拍,我們只有半自動連扣的水準,
O家去做FF機身性能只會更不堪而已吧...
我一直有個疑問
機身大小不變的條件下
取消反光鏡之後
再加上轉接環
是不是可以將感光元件無痛升級?

excd wrote:


為什麼我們的像素...(恕刪)


因為電子性能輸人家
所以就......

meridian wrote:
畢竟現階段高ISO SN最高的sensor就是FF的sensor
MF的sensor還差的遠了 (詳情參考DxO mark)
機身性能最強的相機也是FF
MF只是做為生財工具才會賣那麼貴, 而技術層次個人認為是沒搞頭的


所以才說適合Olympus的個性…
nono72324 wrote:
2.
更新現有的ZD鏡群(例如 Firmware)來解決之後所面臨的無反光鏡對焦問題,但這個可能性高嗎??
目前有支援對比對焦的ZD鏡只有那幾款,有兩款更是在推出2代新版才有支援,很好奇的是當初在設計ZD鏡時有把這個之後會面臨到的對焦問題給考慮進去嗎??

假設之後採用這個方法,其實那也是皆大歡喜,這樣的話靠機身解決對焦問題的擔子可以減少許多
二來現有的M4/3用戶如果要追求更高畫質而轉接ZD鏡也不用擔心對焦問題 (只需要擔心機身和鏡頭的配重問題......)
O家只要再推出類似P家G1或GH1那樣的機身以面向較專業的客戶
總不能以後M4/3都是PEN系列的外型吧,這樣如果有人要接銀環鏡為主要需求那怎辦????


這點就要看Olympus的決心了......

個人悲觀的認為4/3機身恐怕難有搞頭了,但ZD鏡確實是重要資產,
Olympus願意更新firmware讓ZD鏡可以在M4/3系統發揮自然最好,
不過如果這個任務在短期內沒有達成,甚至一拖再拖,

那麼久而久之M4/3的使用比例持續提昇,用ZD鏡的人也相對減少,
Olympus將更缺乏動力去更新firmware了

nono72324 wrote:
推出無反光鏡的4/3專業機身


這個應該確定是Olympus確定的方向了。官方的說法是「在微型相機性能追上4/3之前,我們不會放棄4/3的開發」

不過實況我覺得應該是「在微型相機性能追上4/3之後,我們才會正式宣布4/3中止」。
nono72324 wrote:
更新現有的ZD鏡群(例如 Firmware)來解決之後所面臨的無反光鏡對焦問題,但這個可能性高嗎??


難。
因為ZD鏡無法對比對焦,硬體問題多過軟體問題,透過軟體解決,也沒辦法獲得讓人滿意的效率。

nono72324 wrote:
O家只要再推出類似P家G1或GH1那樣的機身以面向較專業的客戶


我是覺得很快就會生出來了…

我想E-4XX、E-5XX以及E-6XX轉移到M4/3是合理的,因為這些機器本來就不是定位在專業使用,多數是搭配入門級鏡頭,訴求的是輕巧高性能路線,只要將E-620的結構再縮小成M4/3,安上新的圖像引擎、LCD以及內建EVF,除了對焦效率差一些,這一台就可以替代原本4/3入門的三條產品線,加上可直接套用4/3的離機閃,不會難賣。

但是依照Olympus的性格,就算真有這樣的機器,甚至比照GH-1或GH-2一樣支援FullHD錄影,價格八成也會訂在40000…

nono72324 wrote:
總不能以後M4/3都是PEN系列的外型吧,這樣如果有人要接銀環鏡為主要需求那怎辦????


就算還有4/3高階機身,暫時也不能拿掉相位對焦,反光鏡可以先移走用EVF代替沒問題,但是既然拿掉反光鏡,性能指標至少要在A55之上,不然,拿掉反光鏡也不會讓產品變的更有競爭力。

如果只是利用M4/3的原理,作單純4/3的機身,還是一樣死路一條。

alphones wrote:



這個應該確定是...(恕刪)


其實我現在反而希望模組化能實現
而且限定在旗艦機!
可利用更換某一些快模組的方式(類似GXR)
來使用M43或是43鏡頭群
大小就跟E520接近,但卻防滴防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