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d-jackey wrote:看了測試圖後...330在ISO並不會輸很多也....但銳度就輸一截了 我一開始也看毛的部份可是看看後面那花...E330利多了 E3糊掉了= =類似的測試我也弄過 很難弄太多外在因素會影響
Tommy Li wrote:我目前手上有兩台DS...(恕刪) 感覺上,你的E3對焦對到布偶的手,E330對到後面的杯子…從100一直到800都是iso1600好像就還好不過,E3的高iso表現還是比E330好多高iso的細節沒抹掉…另外,E3的動態範圍表現確實比E330佳色沒偏掉,且暗部細節還能保留表現好是應該的啦,不好就該打屁股了
alecto39 wrote:感覺上,你的E3對焦...(恕刪) 兩張圖的曝光量不一樣不能說E3的暗部比較好啦不然要來比亮部(豬耳朵)的部份,豈不是該說E330勝過E3?如果E330沒開雜訊抑制的話,E3的顆粒感倒是比E330有趣的多。
對於下面的裁切對照圖我感到十分不解烏龜腳下碗的光亮區在E3原圖是一個矩形,E330下是一個三角形這是作者遮光區域不一樣造成的結果對吧?烏龜腳的受光區在E330原圖只有腳尖一個小三角形區域,E3則半隻腳都受光了但是下面E3及E330各裁切圖看起來都是E3的打光分佈作者真的沒有愚弄我們嗎?
tsai_cc wrote:對於下面的裁切對照圖我感到十分不解 我也覺得很怪.E330裁減的暴光與原圖不太一樣.而且第一張第二章打光差很多阿!藍毛巾上E3那張均勻轉暗,E330 卻明暗分明如有一線.能否麻煩樓主再說明一下,謝謝.
沒灰卡, 用A4白紙即可, 室內日光燈下側光(不正對或反光)即可,1.先對此白紙做單觸白平衡2.切換 M 模式3.點測光白紙中心, 調整光圈快門到測光表顯示 +2.0EV4.拍攝, 然後看照片中心是否有 Hightlight blanking, 沒有的話繼續下一步驟5.調整光圈快門, 到測光表顯示 +2.3EV6.同步驟四7.調整光圈快門, 到測光表顯示 +2.7EV8.同步驟四9.一直往上加 ev反覆到影像中心出現 Hightlight blanking 止, 該讀數既為所求。Ps1.**一定要用點測光Ps2.如果 E3 的測光表本身, 會對白色物體做測光修正, 此方法就不準, 要改用灰卡。Ps3.如果有雷射印表機, 可以用小畫家做一張灰色, RGB 值各為 128 的圖, 列印出來即可使用. 建議用雷射印表機印出來誤差比較小。Ps4.盡量拍滿框
Tommy Li wrote:我目前手上有兩台DS...(恕刪) 首先還是感謝Tommy桑的測試只是有些疑問想請教一下在動態範圍的測試上E3的快門間是1.3秒而E330則是0.67秒會不會是因為這樣E3的測試圖看起來在亮度的部份還像過曝了是否可以以相同的快門再測試一次測試直到E330在亮度己經過曝而E3尚未過曝才能證明E3的動態範圍真的是比較好至於ISO我就不在意了800能用就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