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結果的比較,相館沖印的顏色,"似乎略為一點點" 比較飽和的感覺,但因為印表機的驅動程式可以調飽和度,只是小弟用預設值沒調整,而相館的機台電腦也可以調飽和度,至於預設的飽和度值是多少,小弟就不知道了。
在連續色階 (漸層顏色) 的表現上,兩者分不太出來優劣,都看不到斷階的現像出現。
在細節條紋的表現上,若拿近看 (十公分距離細看),可以很容易看出噴墨的表現好一些,而且不管您拿多近看,只要不是用放大鏡,很難看出有墨點的感覺。
這個測試是幾年前做的,實驗結果也一直放在車上好幾年,車子三不五時會在大太陽下燒烤,這樣烤了幾年下來,相較於柯達相紙,墨水似乎更不會褪色。
另一個高階相片噴墨的優點是,所用的墨水大多能防水,小弟曾經把印出來的成品,放一半到沸水中煮了幾分鐘,拿出來曬乾後,除了煮過的那一半紙張皺了以外,影像跟沒煮過的那一半比,一點變都沒有。
熱昇華還有一個罩門,不管一張的列印面積百分比是多少,成本是固定的,就算您印了一張白紙,也是用掉了一格耗材,除非您要學小弟用賤招,把四個色帶都拿出來,一一手動回捲一格。
剛剛看到樓上有提到噴臘,噴臘的優點是顏色非常鮮艷,而且臘當然不怕水,但粒子較粗,且每次開機都會先流出一堆臘,那可都是錢啊。
現在的高階相片噴墨,都有各種技術來達到接近連續色階,例如小弟這台用八色墨水 (以往只有四色),有的機種同一點可多次噴墨或可調整噴墨量 (這樣同一點就可有多重色階),而運算上也不是死死的每一小個獨立區塊做半色調運算,而是會和鄰近區塊統合運算,所以不能用4點16階或8點256階這樣簡單的換算方式。
自己養一台印表機,除了想印就印的方便外,更大的好處是可以自己控制列印品質,不用三不五時和相館吵架,只為了出洗出來太亮太暗徧黃徧紅或徧藍。
為了喝牛奶養一頭牛的人可能很少,但買台麵包機自己隨時做做麵包來吃的人可不少啊。
首先O家的相片應該和所有其他家的相片表現一樣好, 反而自己螢幕和打印機的色調協同的問題會比較大 (很多人討論這點).
如果用到連續供墨系統, 成本就會比外面的便宜了.
現在噴墨打印機的解析度已在多年前就超過人的肉眼極限, 所以這幾年新機器的解析度一直維持不變 (應該不是科技停了).
如果要印大海報, 那已不是打印機的問題, 而是相機的問題, 不過只要拍得夠銳利, 16MP的相機應該足以面對36X42的挑戰! 我們小老百姓應該也買不起那種機器.
(我只有常用12MP 印18X24的經驗!)
有機會去店裡閒逛時, 請注意貼在牆上的200吋以上的超大海報, 近看時已經是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 可是遠看的話就是很美的廣告相片, 所以要再印得更大的話, 連解析度都不是問題了...
至於有人提到紙的問題, 這扯到的層面更廣, 反而和藝術的感覺有關, 這二年我比較喜歡用matte的非光亮面的紙, 光是紙的不同種類玩法, 就不是店裡面可以享受到的. 另外一個重點, 店裡3X5和4X6的價錢通常壓得很低, 可是如果常印8X10或是11X14等大尺寸的相片, 如此就會省很大了!
所以說到最後, 從各方面看都不是問題, 那就買吧!
這好像是勸敗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