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想11-22在室內是很佔優勢的再加上 11-22的畫質可是公認的好..如果讓我選的話 (雖然我已經有11-22了)我還是會選擇11-22 主要是畫質與做工 再加上大光圈與防滴防塵還有 二手價位已經打到很低了! 是12-60出來 撿便宜的好時機!
看來最近要密切關注的測試是Sigma 10-20mm 和 ZD11-22mm 兩支在短距端的PK了ZD 11-22mm在江湖上甚傳在短焦距端, 實際上的視角比11mm更廣實際拍照的視角換大約35mm的 20.5-42mm (而不是22-44mm)希望兩支PK可以看出這個傳言是不是真的。如果Sigma都出10-20mm了Olympus今年的標準級超廣角不是8-16mm, 恐怕說不過去吧8-16mm我就立刻買啦
真是個好消息!Sigma的10-20mm推出4/3版,無疑是讓喜歡廣角的人一大福音。O自家的低價廣角鏡,如果那張圖表沒有標錯的話,肯定在10mm以下。個人想應該是9mm起跳。如果是8mm那當然更好XD70-200mm F2.8這顆可真是凶悍啊..
uczach wrote:ZD 11-22mm在江湖上甚傳在短焦距端, 實際上的視角比11mm更廣實際拍照的視角換大約35mm的 20.5-42mm (而不是22-44mm) 這傳言從何而來莫非原焦段是 10.5 - 21.5 (因為進位才變成 11-22)uczach wrote:Olympus今年的標準級超廣角不是8-16mm, 恐怕說不過去吧8-16mm我就立刻買啦 8-16mm而且一萬塊錢新台幣我立刻買.........
Mooncat wrote:光圈從 F4 起跳,...(恕刪) 才想說10-20mm可是4/3的福音,一看到F4,我看很多人又軟了。11-22mm/F2.8-3.5,畫質、光圈都壓勝,以現在的二手價,真的值得買一顆。話說回來,下個月底預定要去日本一趟,老婆要求別帶太多傢俬,手上11-22&18-50mm/F2.8,想說可不可能不換鏡頭。異想天開,不知有沒有朋友有14-50mm可以借用,老人家用11-22&18-50抵押一下,正好交換玩玩不同鏡頭。
450 wrote:這傳言從何而來莫非原...(恕刪) 例如 大名鼎鼎的 biofos.com 這篇文"the ZD11-22mm is probably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d as a 10-20mm wide-angle zoom"我很好奇啦, 希望有人PK證實
光圈比起11-22小大概要用到ISO多少才能補勒?反正也不是微距鏡 我是覺得還好重點要比1122在價格上有明顯的差別才會賣的好阿不然說實在的本來想要買11-22配上S 18-50可是想想花的錢就可以買12-60了何必買兩個頭呢!!如果要配上S70-20012-60不是在焦段上比S18-50更接近如果要更廣的就等標準的超廣出在來填補吧!!這樣就可以變成8-12(可能會出的)+ 12-60+S70-200哇賽很完美了!!超廣到望遠都有了要微距就再加上35mm 或50mm吧不然70-200或是S24MM也可以
sigma 70-200/2.8這顆是135全幅對應的鏡頭,拿來改個接環用在4/3上,實在是浪費了那一大堆沒用到的成像面積,徒增重量而已。應該使用APS專用的那顆50-150/2.8來改4/3還比較適合一點,重量輕又有大光圈,才符合4/3的精神。4/3系統把CCD做到只有全幅的1/4面積大小,一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系統更輕巧,結果接上一棵成像面積有四倍大,重量超過1.3公斤的全幅鏡頭,實在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