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foldbeer wrote:

開頭這樣下有點不公...(恕刪)


看拍攝題材吧~

Z6除了單槽XQD這點之外,整體設計的細節都蠻好的⋯⋯

沒事真的不要養雙系統,是大坑,尤其無反的時代,Z6有天工加持可榮登新爐主喔

XQD畢竟是高速卡,比起 USH-II SDXC 價格其實很接近,而且用料有差,


以我用m43的經驗是,超廣與長焦的鏡頭體積與拍攝質量真的很棒,但24-105區間的焦段要對比FF無反,除了體積真沒什麼好比較的⋯⋯😂

其實買P家的m43機種也不錯~做工扎實🤟
個人淺見
1.預算的考量
EM1M2+12-40PRO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數場合
甚至同焦段內非PRO的定焦鏡都可以不用買
如果樓主本來就是用M43, 那鏡頭更可以共用

2.全幅的優/缺點
全幅無反雖然體積重量已大幅降低
但鏡頭卻減不了多少
優點當然是畫質、高ISO
景深方面就看個人喜好, 像我就不在乎

有這麼多鏡頭還說沒包袱,真是有錢人來著。

不過以您有的1.4 1.8鏡頭經驗換到O家來,應該會很失落喔。
em1mark2的高iso還是不行,光線差的時候跟Nikon差很多。

em1mark2對焦雖然快,但舊的韌體超級飄,失焦的比例超級高,這個之前有網友討論過,我的經驗也差不多
新韌體有改善些,但我還沒大量的拍過,所以還不確定

我現在用的nikon是d750,對焦沒em1mark2快,但是準,最重要的是,弱光下的iso可用性高太多。
以拍照而非錄影來講,我還是傾向用nikon,就對焦的乾脆、如預期的準度以及產出的可靠性,我覺得O家還差地遠。

但如果你很想不開要跳O家坑,我建議試試12-100mm,這支鏡頭的便利跟泛用性我覺得超高,外出旅遊超好用。

m43長焦當然有畫幅的優勢,但是長焦的運用情境非常吃大光圈跟ISO
這點,我覺得即便有300m f4,O家目前在長焦的競爭力還是偏低,不然你去外面看拍鳥的人都用什麼牌子就好。

以我超爛的技術,N家拍出來的東西大概50%可用,o家大概只有25%吧,不過那是我,不代表別人。
我是為了手上的50-200mm繼續用O家,但是要說認真的思考器材的未來,我覺得還是z6比較正確吧。


工作用當然是全幅,家用自己拍拍還是便攜點比較好.
falco1190 wrote:
有這麼多鏡頭還說沒包...(恕刪)


不過,50200有什麼神奇的魔力?

讓你為了他,繼續願意留在m43

畢竟EM1II就算能支援43鏡

效果遠遠低於M43鏡

只能稱作勉強能用而已

所以我才覺得很好奇~
忘了說個超級讚的功能
pro capture,可以拍到精彩一瞬間,而且代價很小,就是刪不完的檔案

艾賽韓德 wrote:
不過,50200有...(恕刪)


老鏡頭了當然不能跟新鏡頭比,要講抗曜光、紫邊、銳度當然都比不上新東西。
我手邊最喜歡的鏡頭,是一顆超老的nikon ais 105mm f2.5,要說表現當然比不上現在一堆超銳的鏡,但拍出來的感覺卻是我最喜歡的。我不是專業的我不會解釋,就是喜歡拍出來的色彩感受,50-200mm也給我類似那樣的感覺。
這不是理性的拉,理性的話我早就把O家賣光了。
...不妨參考一下有40年N家資歷的攝影師Joe Edelman是怎麼講的:
Goodbye Nikon! Why I switched to the Olympus OM-D E-M1Mark II and the micro four-thirds form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gx2ny12phQg

My Olympus Camera Gear - The 6 Month Report Card

https://m.youtube.com/watch?v=CFGEqzeFvIU
按拍攝需要選擇就好吧
多在室內或低光環境, 不用走動太多, 那就Z6吧, 片幅的距離不是假的
多在戶外活動, 那就M4/3吧, 帶上飲品雜物等, 那重量的距離也不是假的
簡單一機一鏡(例如12mm, 14mm, 15mm那些), 真的很輕鬆

Hermitissimo wrote:
...不妨參考一下...(恕刪)


您講的我大多數都同意,不過有幾點想討論一下,不是要辯論喔。我畢竟是從E-1用到現在的O家用家。
1、如果要說有幾十年N家經驗的人跳家,實際上在我身邊看到跳S家的第一多,再來是跳P家。小弟見識有限,這個可以討論,而且那些很多是也有錄影需求的專業用家。
2、現在的行銷環境下,意見領袖應用在行銷置入很普遍,這種意見領袖跳家打臉舊系統的影片,我看S家做最多。內容當然都講得很有說服力。
3、我覺得O家的閃燈系統恰恰好正是她的痛點,準度、使用彈性等等跟N家差了很遠。貧弱的閃燈與ISO,唉。專業用家可以用好幾支閃、棚燈那些,但那根本不是一般人的使用情境。大多數人都是單閃,就單閃的情況來看,不管就CP質或是可靠度,O家是完全沒得比的。不是嫌重不願意用,而是比起N家,O的閃燈系統根本不行。不過,也許其實是我的閃燈運用能力太差。但即便以我貧弱的閃燈能力,N家的系統我可用的很高興。
4、M43的優勢應該是輕巧。沒錯。看看手上的e-m1mark2,欸,你說笑嗎。

以上好像我是來戰你的,但不是...
1、大家都在追淺景深,但我覺得大多數生活跟旅遊的情境下,深景深才是好用的。當然不是像運動攝影機那樣的泛焦,而是小片幅可以讓你在光圈大的情況下擴大景深範圍,這在旅遊地拍攝情境(你不會在旅遊地點讓背景全部糊掉吧),或是家人不是排排站等你的抓拍情境下超好用。
2、O家的東西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畫質的扎實度跟鏡頭的銳利度真的是很厲害的。但只有光線充足的情況下。
3、O家的鏡頭是真的很有用的焦段設計,我要再說一次12-100真的是超好用的焦段,搭配防手震的能力真的是外出旅遊、居家生活第一首選。而且另一隻厲害的是40-150,這焦段的設計比起CN又大又重說遠又不夠遠的70-200,真的是中長焦段的最佳設計。

其他包括防滴防塵、可靠性等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好處,以我一個必須大包小包顧小孩到處衝撞的爸爸來說,真的是生活上的好幫手。就拍小孩而言,拍得到很多時候比拍得好重要。低光環境之外,O家隨時「拍得到」的能力真的超強。要是閃燈跟ISO能力可以改善,我馬上清光N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