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y063 wrote:
他們說的應該指的是SAT 這新加入的功能 我猜
陰影補償是用廣角的四周容易有陰影所以讓四周變亮的功能, 這個不是新的功能, 我的e-300買來以後某次韌體升級就多了這個功能.
SAT這個應該很新, 至少我的e-300沒有... 如果是陰暗處補償,不曉得是利用什麼原理做的? 我聽說Olympus的noise reduction功能的原理是再曝光一次,但時間較短,比較容易產生熱噪的部位(通常是黑色)就會比較黑(少熱噪點),再合成起來,所以開了noise reduction快門會加長. 如果這個理論是對的,那SAT這個功能是不是用類似(但相反)的原理, 讓陰暗的部份多曝光然後合成, 如果也是的話, 陰暗的部份自然就會比較多噪點了...
所以我很認同上次有人說的,就是盡量少用相機上的這些"類後製"功能, 因為相機上相對電腦較弱的處理器, 而且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處理完並且壓縮成JPEG (拍raw檔不在此限), 如果加強飽和,銳利度這些出來的JPEG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我有次就把飽和調到最高,電腦上看起來還可以(電腦螢幕調的比較淡),但是洗出來跟油畫差不多.. 後來還是全部調到中間值,看了不滿意在電腦上後製,後製不滿意不儲存至少原始檔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