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無直射入光畫值較優的實證?

Evilcat! wrote:
看來M43在直射入光上還是有所堅持的......(恕刪)


數位sensor以後的時代,我覺得這部份會慢慢的被重視,

但是,像N/C的135重點都放在更大的cell,及集光部份,

所以兩種系統所著重的地方不同而已。但想法一樣,效果卻不太一樣。


raguna wrote:
暗角好像還是無法避免,但是邊角畫值下降的現象感覺比aps-c輕微的多...(恕刪)

同一個網站還有APS機的圖
這張是450D + 18-55IS at 18mm F3.5
450D沒有修暗角功能, 但是這張暗角並不明顯, 而且邊緣畫質下降很輕微

我個人認為, APS因為跟FF共用接環, 鏡後距算是比較長的
4/3的直射光理念, 雖然APS沒有特別強調, 但依然做到了
goodversion wrote:
數位sensor以後的時代,我覺得這部份會慢慢的被重視...(恕刪)

我覺得不會更重視(直射光)
可能最多就是維持現在這樣子而已
因為sensor的進步絕對是比鏡頭更快的
譬如BSI CIS, 這是把photodiode翻到晶片上層的設計
以往斜射光會被一堆metal, via層擋住, 導致能射到photodiode的光有限
photodiode翻到最上層就能接收到更多斜射光

追求直射光的代價遠比sensor改進大 (對消費者而言)
看看olympus的鏡頭, 光圈不大, 但每顆體積都那麼大就知道本下多重了

我倒不希望micro 4/3依然追求直射光
因為那會與體積微小化的micro 4/3背道而馳
meridian wrote:
我覺得不會更重視(直...(恕刪)

對啊...O家鏡頭光圈不大,體積不小,價格不便宜, 沒有利用到短鏡後距的優勢啊
垂直入射光的代價這麼高, 我寧願來點暗角

有人覺得4/3接環的副廠鏡頭光學表現明顯輸給原廠嗎....
meridian wrote:
因為sensor的進步絕對是比鏡頭更快的
譬如BSI CIS, 這是把photodiode翻到晶片上層的設計
...(恕刪)


我本來也要提這件事,不過手懶了:P

沒錯啦,sensor的進步速度來的比光學技術快,一直以來是如此
尤其是合作廠leica又屬於隨性派的...

不過以後很難講啦,電腦速度愈來愈快,光計算也方便多了,誰快還很難講囉

akihindo wrote:
對啊...O家鏡頭光...(恕刪)

就像前面某一篇說的, FF不是辦不到, 只是鏡片要增大四倍
換句話說意指FF鏡頭要縮二級光圈才能有O家鏡頭光圈全開的表現(譬如F2.8要縮到F5.6)

如果12-60, 14-54都變成F2.8恆定光圈, 大小維持現在的樣子
就算邊緣畫質比現在差一點點, O家的人依然會很高興才對
meridian wrote:
看看olympus的鏡頭, 光圈不大, 但每顆體積都那麼大就知道本下多重了


你確定嗎?

ZD 14-42mm, 40-150mm, 9-18mm, 25mm, 70-300mm

哪一家光圈不大的鏡頭可以作像上面這群這麼小?
可不可以報知一下?
Olympus E1, Leica M6, D Summilux 25mm, Summicron 50mm, FL36, Vivitar 285HV*2

我想說鏡頭不小和價錢不便宜的大大可能是把目光都放在high grade 和 super high grade 上了...

這兩級的鏡頭大小和重量主要是要考量防塵防滴的設計吧.
我變邪惡了喔~
uczach wrote:
你確定嗎?ZD 14...(恕刪)

不少啊
Nikon 18-55 II ED
Pentax 18-55, 這支幾乎跟14-42一樣大
Pentax 50-200, 只比40-150大一點點
Sigma 10-20, 體積幾乎跟9-18一樣
Tamron 11-18, 同上
Sigma 30mm F1.4, 比Leica 25mm F1.4小
Pentix 40mm F2.8, 比ZD 25mm F2.8更薄更小

最後, Olympus 70-300這支根本是FF鏡, 跟Sigma共用設計!
圖你自己比較看看有沒有虎你
http://www.four-thirds.org/en/products/telephoto.html#70-300
http://www.sigma-photo.co.jp/lens/tele/70_300_4_56_apo.htm
meridian wrote:
不少啊Nikon 1...(恕刪)


大大, 你好像沒有比的很仔細。

隨便舉一例:

sigma 10-20 495g 84*86 mm
Olympus 9-18 280g 80*73mm

(>< 差了快一倍的重量和1.3cm長)

Olympus E1, Leica M6, D Summilux 25mm, Summicron 50mm, FL36, Vivitar 285HV*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