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真的會推出3CCD相機嗎???

另外一個問題

塞3CCD進m4/3 還是 4/3?
3CCD不是要求要平行光嗎?
角度變化影響很大喔
m4/3鏡後距那麼小很難塞喔

3CCD如果沒有提高可用ISO兩級
ISO還是輸FF啊
變成是FF的成本高
還是3CCD組的成本競爭問題
ISO打平FF的話
顏色解析度勝出
APS自然也不須擔心

體積增大的問題
不然4/3系統
以做成DV為主
DSLR為輔的形式好了~
接環大小 跟SENSOR大小
不知有無變通跟修改的辦法?

停止像數戰爭
回到 8-10MP?

還是所有用戶要高ISO
全都建議用PS縮圖成1/4(ISO高兩級)?

到底 4/3對鏡頭製造的優勢為何?




ACON99 wrote:
塞3CCD進m4/3 還是 4/3?
3CCD不是要求要平行光嗎?
角度變化影響很大喔
m4/3鏡後距那麼小很難塞喔


3CCD對直射光的要求非常嚴格,
這也就是為什麼4/3的鏡後距以片幅來說非常長
m4/3根本不可能塞3CCD

未來相機市場會變成四個階層
手機相機
DC
EVIL
DSLR

基本上EVIL的市場會吃掉高階DC和現在FF以下的市場
你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Panasonic/Sony/Samsung用心耕耘Evil市場
因為這絕對是將來最大的市場
但是對於Olympus而言,不會因此放棄掉高階FF層級的市場
唯一的路就是3CCD
這樣可以和Canon/Nikon走不同的路競爭
ISO可能小輸,色彩小贏
3CCD的4/3應該還是12MP
但色彩解析度會相當於全幅的36MP

4/3的最大優勢就是鏡頭小,但是畫直好
從m4/3 vs NEX就看得出來
如果4/3使用3CCD
景深深過全幅
對於錄影也是比較有優勢
這就變成4/3未來的特色

Windwaker wrote:


3CCD對直射光...(恕刪)


小弟請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O家真的照我們所討論的推出3CCD的E-5,那還有『機身防手震』功能嗎???
現在防手震大致分為鏡頭跟機身兩大派,個人是傾向選擇機身派這邊
對我來說,還蠻希望繼續擁有這功能,也當然希望繼續留在O家。
如果E-5真的採用3CCD,猜想現行CCD防手震形式應該難達成(有三片CCD,怎麼讓三片同時移動來防手震??)
Pana數位攝影機所採用的OIS防手震功能似乎是蠻好的解決辦法
假設E-5真的是用了雙對焦與3CCD的旗艦機,那還有空間可以塞下OIS防手震模組嗎??
大家覺得呢?????

小弟觀念若有錯誤,懇請大家指教。


Windwaker wrote:

基本上EVIL的市場會吃掉高階DC和現在FF以下的市場

我覺得就算會吃掉也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

APS鏡群的選擇非常多啊...(原廠+副廠)

更別提價位...O,P那顆標準kit開那什麼鬼價格....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如果E5是X3的感光元件,我是必敗的啦,還留著E300+12~60mm鏡頭,就等超越柯達CCD的機型。
[問題又來了]

假設:
1. 4/3 m4/3 系統最大光圈會因 [鏡後距/接口直徑] 限制
2. 同光圈 焦長越長 成像片幅越大 (?)

那麼:
1. 有50mm f2 跟 100mm f2 鏡頭:
推理 100mm f2 成像面積應該是50mm f2的4倍 (?)

2. 在100mm f2 鏡後放[減距鏡0.5X]
3. 結果是 100mm變成50mm; 像面積縮小成1/4
4. 在進光量不變之下 成像面積縮小 = 光圈放大
5. 結果搞出等效50mm f1 !! (但是鏡頭是100mm f2大)

這樣不是一舉突破 [鏡後距/接口直徑]限制?

舉例:
Canon 50mm f1.2 外徑高達85mm 鏡長65mm(長於焦距)
理論上 50mm f1.2最大鏡只需42mm
鏡長比焦長還長 前鏡面積大了4倍
感覺上他就是用上述怪招去達成大光圈?

***不要再說廠家都愛用消光漆了......

ACON99 wrote:
推理 100mm f2 成像面積應該是50mm f2的4倍 (?)


講了很多次了,光圈才是決定感光元件入光亮
100mmf2是50mmf2是同樣的成像面積....同樣的光圈...

接口直徑也是一樣的.....
風醒者大濕真是頭腦轉不過來喔
前面盧了好幾頁
再再證明
進光量跟鏡頭直徑有關
盧到後面還用"亮度不變"一詞
.........

兩顆 50mm f2 鏡頭
一顆FF專用 一顆4/3專用
同距照同物用同ISO同光圈
當然快門值一樣
進光量一樣嗎? 當然不!!!
"亮度"!!!
FF用必須成像於四倍大面積
所以進光量必須是4/3四倍!
所以4/3鏡可以比較小顆.....
同理DC同焦距同光圈又更小顆

道理跟日常經驗要符合啊~~~

提出增距鏡擴大成像的也是大濕你啊....

ACON99 wrote:
進光量跟鏡頭直徑有關
盧到後面還用"亮度不變"一詞
.........


成像的原理是這樣的
1. 光經過鏡頭前端的透鏡,這個部分教做鏡頭的口徑,這是光量進入鏡頭的總量【也就是你所謂的鏡頭直徑】
2. 到達鏡頭的後面的透鏡,這個部分教做鏡頭的孔徑,這是光量進入感光元件的總量【這個就是所謂的光圈】
3. 最後到達感光元件

所以你的焦距越遠,1)的總光量就越來越大
鏡頭的光圈越大,2)的總光量就越來越大
請注意1和2是相對的但不是絕對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300mm/f4的1)是大於25mm/1.4
但是25mm/1.4的2)是大於300mm/f4

今天光圈的重點不是鏡頭直徑有多大
而是後端的鏡片可以做多大
而後端鏡片做多大的決定於鏡後距和感光元件大小

今天4/3的2)最大就是28mm
在鏡後距長達40mm的情況下
最大光圈就是40mm/28mm=1.4
所以要增加4/3可用最大光圈的方法有三種
1. 增加鏡頭孔徑,也就是增加感光圈的面積
2. 簡少鏡後距
這也就是為什麼m4/3用的第二個方法
所以可以用50mm/0.95

ACON99 wrote:
FF用必須成像於四倍大面積
所以進光量必須是4/3四倍!


1. 這個是 總進光量,而不是每個畫素所看到的單一光量....

2. 100mm F2 後面放 減距鏡,有兩種結果
2.1 減距鏡的位置擺在卡口與鏡頭中間,則成相就如同前面所畫的圖一樣,光線會被卡口擋住

2.2 減距鏡的位置在卡口與感光元件之間,那麼鏡後距就改變了,變成減距鏡與感光元件的距離才是限制了,而因為這限制縮短了,所以最大光圈有機會變大....50/1.0 有機會達到....


參考參考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