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N99 wrote:
塞3CCD進m4/3 還是 4/3?
3CCD不是要求要平行光嗎?
角度變化影響很大喔
m4/3鏡後距那麼小很難塞喔
3CCD對直射光的要求非常嚴格,
這也就是為什麼4/3的鏡後距以片幅來說非常長
m4/3根本不可能塞3CCD
未來相機市場會變成四個階層
手機相機
DC
EVIL
DSLR
基本上EVIL的市場會吃掉高階DC和現在FF以下的市場
你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Panasonic/Sony/Samsung用心耕耘Evil市場
因為這絕對是將來最大的市場
但是對於Olympus而言,不會因此放棄掉高階FF層級的市場
唯一的路就是3CCD
這樣可以和Canon/Nikon走不同的路競爭
ISO可能小輸,色彩小贏
3CCD的4/3應該還是12MP
但色彩解析度會相當於全幅的36MP
4/3的最大優勢就是鏡頭小,但是畫直好
從m4/3 vs NEX就看得出來
如果4/3使用3CCD
景深深過全幅
對於錄影也是比較有優勢
這就變成4/3未來的特色
假設:
1. 4/3 m4/3 系統最大光圈會因 [鏡後距/接口直徑] 限制
2. 同光圈 焦長越長 成像片幅越大 (?)
那麼:
1. 有50mm f2 跟 100mm f2 鏡頭:
推理 100mm f2 成像面積應該是50mm f2的4倍 (?)
2. 在100mm f2 鏡後放[減距鏡0.5X]
3. 結果是 100mm變成50mm; 像面積縮小成1/4
4. 在進光量不變之下 成像面積縮小 = 光圈放大
5. 結果搞出等效50mm f1 !! (但是鏡頭是100mm f2大)
這樣不是一舉突破 [鏡後距/接口直徑]限制?
舉例:
Canon 50mm f1.2 外徑高達85mm 鏡長65mm(長於焦距)
理論上 50mm f1.2最大鏡只需42mm
鏡長比焦長還長 前鏡面積大了4倍
感覺上他就是用上述怪招去達成大光圈?
***不要再說廠家都愛用消光漆了......
ACON99 wrote:
進光量跟鏡頭直徑有關
盧到後面還用"亮度不變"一詞
.........
成像的原理是這樣的
1. 光經過鏡頭前端的透鏡,這個部分教做鏡頭的口徑,這是光量進入鏡頭的總量【也就是你所謂的鏡頭直徑】
2. 到達鏡頭的後面的透鏡,這個部分教做鏡頭的孔徑,這是光量進入感光元件的總量【這個就是所謂的光圈】
3. 最後到達感光元件
所以你的焦距越遠,1)的總光量就越來越大
鏡頭的光圈越大,2)的總光量就越來越大
請注意1和2是相對的但不是絕對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300mm/f4的1)是大於25mm/1.4
但是25mm/1.4的2)是大於300mm/f4
今天光圈的重點不是鏡頭直徑有多大
而是後端的鏡片可以做多大
而後端鏡片做多大的決定於鏡後距和感光元件大小
今天4/3的2)最大就是28mm
在鏡後距長達40mm的情況下
最大光圈就是40mm/28mm=1.4
所以要增加4/3可用最大光圈的方法有三種
1. 增加鏡頭孔徑,也就是增加感光圈的面積
2. 簡少鏡後距
這也就是為什麼m4/3用的第二個方法
所以可以用50mm/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