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震的開閉與否,我算是有看心情
基本上只要光線充足,我都會關閉

光線比較差,又不想太費心去持穩相機時
就會開啟防手震

轉接比較長焦的手動鏡
我也會去設定焦段,開啟防手震

如果使用小腳架,或是手肘等有依靠物時
則會關閉防手震

關於這開開關關的行為
原因有兩點~

1.我覺得防手震會對畫質有輕微的影響
由其對於上腳架,是確定有減損畫質的現象
同理,若是有條件做到很穩定的手持時,開啟了防手震
可能反而會弄巧成拙,不如別開(好比我下文會提到的快門延遲問題)

但如果衡量得失,成功率的訴求大於畫質時
我還是會果斷使用防手震,因為O家的防震系統還相當可靠
當然這是指拍靜物而言,若是拍動態的
防手震系統並無法阻止被攝體的移動造成的模糊
我常戲稱「防手震不防人震」,意思是說
我方相機拿的再穩,也防不了被攝者的不安定性
尤其是慢速快門時,你就算拿的夠穩,對方也很難完全不動
慢速快門下,縱使是站著不動讓你拍的人
他的任何微小動做,還是有可能會造成成像模糊or跑焦

2.我覺得防手震會讓快門反應變遲鈍
這點比較特殊,但防手震的運作,確實會拖慢快門反應速度
某些時候,這慢半拍的延遲會有點麻煩,搞砸一些原本預定的畫面

手動鏡與自動鏡也是
我覺得裝上手動鏡的快門反應,會比裝上自動鏡來的更迅速
也許是自動鏡在拍照的瞬間會有些電子控制,所以會稍微延遲快門反應
這很難用言語形容,單光是單聽快門聲就完全不同了
自動鏡會多一個電控的聲響,裝手動鏡則只剩下清脆的快門連動作聲

再來,當快門慢到好比1秒時,防手震能幫助的效用還是很有限
反而因為啟動了防手震,會讓按下快門到結束拍照的整個動作,超過1秒
因為除了快門時間外,還要再加上防震運作的前置時間
整體運作時間拉長後,還是會出現無可避免的手震現象

所以我覺得防手震的實用性
那約在1/8~1/40秒的快門左右
以上或以下的效用不是很大
況且比1/40更快的快門也不太需要防手震了(長焦鏡除外)
比1/8還慢的快門,建議還是上腳架、關閉防手震安定

不過以上是指舊版的3軸防手震而言

O家到了E-P3之後
電子性能越來越強
早期的許多詬病都一一解決了

所以我的經驗可能也跟不太上時代
還有請持有新款O家系統的人補充

好比有關防手震與快門延遲的問題
或許在新款相機上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有關小腳架的運用部分
這裡指的並非贈品級的粗劣腳架
而是大約千元初頭,比較穩固並附有簡易球台的腳架

我從朋友那裡學到一些比較有創意的用法
也就是不只是單純把腳架放在平面站立使用
亦可用來輔助手持拍攝

把桿子拉長,不張開三腳,可以當一種「平衡配重」幫助手持穩定
桿子可以是與地面垂直,也可以與地面水平,看使用者習慣而定
有點類似穩定X軸或是Y軸的概念,或許有錄影經驗者更可以理解這概念
這種概念,可以延伸到更專業的單腳架
大支的單腳架也是可以這樣使用的,穩定性更好
但是大支的單腳架無法靈活做到下述的部分

把桿子拉長,張開三腳,調整好球台角度後,可以把腳架變成類似槍托的效果
看是要頂住肩膀,或是頂住腰際,無論是用觀景窗的姿勢,或是傳統DC手持姿勢
都可以獲得極大的穩定性

把桿子拉長,張開三腳,用三腳去頂住牆面等等
這在一些室內空間內,可以發揮很機動性的穩定效果
也就是說,三腳不一定只能向下垂直“站”在桌面、地面
它也是可以橫向,去頂住牆面、肩膀、胸膛等,幫助手持拍攝
有牆可以頂住支撐的時候,快門更是可以慢到超過1秒以上
我在一些低光源的餐廳內拍食物,大概都是用此手法
因為我很愛縮光圈拍照,低光源下的穩定性就變得十分重要

驕傲的自卑 wrote:
在這兩台之間猶豫阿....(恕刪)


XD...我也跟樓主一樣
六月底(6/28)要出國
結果E-P5發售日
好死不死卡在那個當下
真是讓人感到無言

目前也有打算先向朋友借機子用
待回國後再慢慢打算

不過被最近E-PL5大降價所吸引
心裡又是猶疑不定阿
但E-P5 有五軸防震+內建閃燈...sigh

再等等吧...也許還有機會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防守震的開閉與否,我...(恕刪)


關於腳架的部分夢大可以講詳細點嘛就是有關不同角度運用的部分....
說實在我買了腳架的出勤率很低...低到我都後悔買腳架了


看來我應該是等不到EP5了
今天去中野跟小姐摸了很久的相機...
應該會購入OMD吧我猜想
目前想搭配的鏡頭是17mm和75mm,還想要來弄一隻廣角,各位O家的前輩有推薦的嗎?
O家的廣角定焦好鏡必推12mm F2.0, 等效24mm, 外觀質感一流, 成像銳利!
若是要超廣角鏡的話, 則可以選擇P家的7-14mm F4或O家自己出的9-18mm F4-5.6
...
驕傲的自卑 wrote:
關於腳架的部分夢大可...(恕刪)


夢大講的應該是桌上型腳架

我有買一支~ 其實不錯用~

桌上型腳架有個特色~ 就是它可以讓你用腳架 "靠著" 你的身體 or 附近的牆壁 去取得一個相對穩固的點

但是...後來還是懶惰帶出門

驕傲的自卑 wrote:
關於腳架的部分夢大可...(恕刪)


恩,這真要詳細的話
我可能還要不斷的自拍講解很多動作

是桌上型腳架沒錯
我是以輕便好攜帶為主(收好約鉛筆袋大小)
沒有很貴,但也不是那種兩光的軟趴趴腳架

我拍幾張照片,晚點補圖
機身與腳架的比例
給大家一個攜帶上的參考
我無論放在扁型的書包內,或是相機包內
多放這腳架都不太礙事


普通正式用法,放置桌面上,縮光圈,使用2秒延遲快門,景深清晰的低ISO美食照,就這樣誕生了


搭配多向球台,可以變化出許多種角度
此為短槍托型態,適合搭配有觀景窗的相機
後端為扁平設計,可以頂住肩膀,相信有上過軍訓射擊課程的人都能理解


長槍托型態,適合搭配沒有觀景窗的相機,好比這台E-P1
一樣使用DC的手持方式即可,但是多了這個腳架當作穩定支點


搭配槍托型態,左手的手勢參考,當然大家可以自己找到喜愛的手法


不頂住身體,直接當穩定配重的手持方式


垂直拍法也可以這樣拿,穩定性不錯


另一種型態的槍托,更穩,但是頂在胸膛時不太舒適


轉成90度,就可以用這樣的型態去頂住牆面、柱子等支撐物
腳架中柱亦可伸長,一樣是頂著牆,也可以變幻出更活的取景角度


以上的解說希望大家喜歡
當我使用腳架時,防手震是可以關閉的
由其是面對極慢速的快門
更能顯出它的價值來
各位大大~小弟幾經思考~決定還是給他花下去了
EM-5目前摸得還算順手~~不過還需要一點點時間理解機子的參數設定
O家的機子真的是給他功能有夠多....
總之還是謝謝各位大大的熱心

夢大的腳架教學更是受益良多。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機身與腳架的比例給大...(恕刪)


讚讚讚~
超詳細小腳架輔助拍攝解說
感謝夢大指教~這真的很實用

驕傲的自卑 wrote:
各位大大~小弟幾經思...(恕刪)


E-M5 使用心得集錦

建議樓主可以看看這個討論串

相信會對 E-M5會更快上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