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300mm f4 PRO 開箱測試 …據說他是有史以來Olympus鏡頭的極致?

用了幾天,我有一種感覺


很像Olympus的銀環鏡,不曉得是pen f的畫質表現好撐出這隻頂級定焦鏡的表現,還是這隻鏡頭真的很猛。


總之,還在等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準備找對象鳥來拍攝。



雖然我不是專門拍攝鳥類的愛好者,不過這個體積重量跟便攜度帶來行動上的方便,畫質上的表現也非常優秀,同時提供了想要拍攝鳥類另一個進來的級距。


▲ 這是 CANON 600mm f4 L (30多萬)



▲ 這是 Olympus 300mm f4 PRO,可以輕盈的放在我的美腿上 (600mm視角,即使加上了1.4X鏡 …認真來說真的要打鳥不貴耶…),其實女性也拿得動了 (也是要有愛就是了)


另外接在Panasonic GX8上面一樣對焦快+猛,開啟鏡頭上的IS開關會主動啟動鏡頭的IS(body的會關閉),而且支援GX8錄影防手震+拍照防手震,這個是已經確定的,如果有需要上傳錄影的防手震影片我再來上傳。
2016.3.17 這天還是天氣糟透了… 但是已經約好的時間,最後還是硬上去拍照了

P317057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楊師傅是我很好的老師(亦師亦友),同時也是非常厲害的鏡頭維修&改造師傅,拍攝飛羽也是他多年的興趣


DSC0614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整組加一加10幾公斤,所以傳統的飛羽玩家不僅口袋要夠深,身體也要夠健康才能扛得動這些器材


楊師父試用olympus 300mm PRO f4 IS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楊師父對於這個體積和重量及畫質感到滿意






▲ 可以看一下影片,有一些些他對這個鏡頭的想法和意見,我覺得很值得參考




---分格線---

影片中出現的照我貼在下方

P317056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6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5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5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4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2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1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0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lowlence wrote:
▲ 楊師傅是我很好的老師(亦師亦友),同時也是非常厲害的鏡頭維修&改造師傅,拍攝飛羽也是他多年的興趣
DSC0614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整組加一加10幾公斤,所以傳統的飛羽玩家不僅口袋要夠深,身體也要夠健康才能扛得動這些器材
楊師父試用olympus 300mm PRO f4 IS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楊師父對於這個體積和重量及畫質感到滿意

讚!這種評論比原廠御用攝影師更具說服力!

lowlence wrote:
2016.3.17...(恕刪)

我用C家在國外拍了十幾年的鳥類和野生動物。隨著年紀越大,逐漸將裝備輕量化,因此也在注意這支鏡頭。我不知道Flickr裡的照片是否有裁切或是其他處理,而且因為不是全尺寸,所以我只能就螢幕上看起來的感覺發表意見,如有錯誤請指正。

就目前為止看到的照片,這支鏡頭的畫質是不錯,跟C/N/F同級鏡頭應該是伯仲之間(沒用過S家,無法發表意見),但重量比別家重,對焦速度不知,無從比較。但是在解像力上似乎跟C家同級鏡頭有類似的狀況,就是受到感光元件片幅的影響,在某些條件下細節不容易呈現。

以我手上的Canon 100-400 II為例,當我接在5D3上,拍攝主體為20cm大小的鳥,即使距離稍遠一點、拍出來的主體較小,在100%檢視下,可以看到細節保留得很好。同樣的鏡頭接在7D2上,拍攝距離10m左右(或是主體佔畫面比例夠大),拍出來細節不比5D3差太多。但如果拍攝距離拉到20m甚至30m以上(或是主體佔畫面比例較小),隨著主體變小,細節喪失很快。這種情況,在328以上的鏡頭沒有(或不明顯)。也就是說,當我用328+1.4x或是500/4的時候,接全幅機身或APS-C對我來說,主要只有視角和景深的差異。但是當我用100-400 II(或是較古老的300/4, 400/5.6)時,接APS-C機身,我必須預期在某些條件下的解像力不足。

上面這些照片也讓我有類似的感覺。尤其像冠羽畫眉和翠鳥,很明顯一些羽毛細節都沒了。但體型較大、距離較近的像黑冠麻鷺、紅冠水雞,細節就相當不錯。也許您可以檢視一下手上的照片,看是否跟我說的Canon 100-400 II的狀況類似。

當然,拍野生動物尤其是像鳥類這種體積較小的,鏡頭解像力雖然重要,但並不是一切。畫質、發色、相機高ISO、連拍速度等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相機對焦系統的表現,因為如果對焦跟不上動物的反應,一切免談。無反系統我用過早期的GH2和GX1,現在用富士系統拍風景,有機會的時候也會去店家試用現在的O家、P家、S家新相機,總是無法對這些無反的追焦完全放心(不過沒機會接上長鏡頭試用就是了)。快似乎是夠快了,但是準焦率和合焦精度,總是覺得不是很有把握。不曉得當您用較高階的相機接這支鏡頭的心得如何?不一定是追焦,當您鏡頭跟著好動的山鳥一直改變位置的時候,對焦是否跟得上就很明顯了。

我對O家這支和P家的100-400都頗有期待,雖然價錢較貴(在我這裡這二支定價比Canon 100-400 II還貴!),但是在焦長/體積/重量/價錢等因素綜合考量下,應該還是值得一試。對我來說,重點在於m43系統的效能是否能滿足需求了。

CalvinBird wrote:
我用C家在國外拍了...(恕刪)


yes~ 這天天氣太差,我們沒有什麼機會拍到野鳥出現…,只要能拍到就很高興了… 常常出現一下子鳥就沒有再飛回來了,很多照片都有裁切。冠羽畫眉當時在縣崖邊,所以也無法再走近一些,真的很可惜;再加上原廠MC-14加倍鏡缺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好用裁切的方式,所以很多照片我都裁切的非常小,iso也推的蠻高的,確實會影響到細節 (果然行家都看的很仔細)。




對焦的部份目前是覺得ok了,當天也有很多像下方圖案這種必須穿過層層樹葉的對焦 (野外真的很多這種狀況…),朋友是canon的用戶,當天試用的感覺是好的,我們還有再約一次拍攝其他鳥種。



另一個就是這片pen f livemos感光元件可能還有其極限在吧 ?

其實我還在等他的E-M1出二代機種,我之所以沒有接旗艦機測這隻鏡頭,就是覺得E-M1的高iso比起PEN F還要來的差,特別是在這種陰天幾乎無法派上用場。


還有很多東西還沒有去測試 (追焦之類的),可能還要再等等,台灣這幾天都一直在下雨,不怕沒器材測試,只怕鳥躲雨拍不到Orz…。


lowlence wrote:
yes~ 這天天...(恕刪)

期待中
我也蠻希望看GX8接上這支鏡頭追焦的表現。古早以前用GH2拍過飛鳥,一次之後就放棄用m43做這件事了。現在的富士系統也是同樣感覺,完全沒有投資長鏡頭在上面。

CalvinBird wrote:
期待中
我也蠻希望看GX8接上這支鏡頭追焦的表現。古早以前用GH2拍過飛鳥,一次之後就放棄用m43做這件事了。現在的富士系統也是同樣感覺,完全沒有投資長鏡頭在上面。...(恕刪)



我也期待,之前有曾有小小願望,感光元件小一些沒關係,但總有天科技會發展到會有更好的的感光元件,也許不是CMOS之類的東西,那個時候就能更把M4/3體積&畫質的平衡點發揮的更好一些,希望E-M1 MK2能有更好的表現 (但我覺得還要再2年以上吧 ?)

GX8對焦是非常快的,不過那天我沒有再多帶GX8,只有帶PEN F、E-M1、A7R2(側拍側錄用),GX8有被拿來接這隻300砲小玩一下,可以啟動鏡頭防手震,效果還不錯,不過快門就無法慢到像和olympus 機身dual is那樣可以1/8秒拍攝成功,至少要1/100左右。


放幾張當天PEN F 接300mm F4 PRO IS拍五色鳥穿越層層樹葉對焦的照片

P3170630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3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317063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前面二張還好,第三張前後干擾的樹葉很多,雖然五色鳥的頭部顏色很容易對焦,但這張如果能快速合焦的話,效能算是不錯!
照片呢?
再來再來……
零晨毒發身亡,刷了一管…
但還等出貨,快來點照片加深毒性
再不然可能會返悔退刷

wonderlight wrote:
照片呢?再來再來…...(恕刪)



台灣下雨…… 再加上拍鳥時間有限,不能再冒險在這種鳥天氣下拍鳥。(鳥也是會躲雨的=_=)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