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ao wrote:... 換鏡頭一直都是件麻煩事,真以為大多數人都愛換?
要冒著入塵、掉鏡頭蓋、手忙腳亂敲到之類的風險,況且很多畫面是不等人的...
根本就不懂在那邊亂講,多系統的好處就是不必在現場手忙腳亂換鏡頭,機+鏡比一支FF鏡還小,幹嘛換!?早早接好拿起來就拍了,還什麼”畫面不等人”咧;FF鏡怎麼帶討論老半天,往往最中肯的建議就是24105 F4一支打死,即使只有一機一鏡這樣掛著,一天下來沒痠痛嗎!?即使FF無反有輕到哪去?

只是多系統混用在這不是什麼主流意見,沒事不會雞婆去說三道四,反正這是”自己的事”,講太多一下子被某品牌支持者攻擊,一下子被片幅黨來踩,裡外不是人又是何必!?其實我的立場與動機很簡單,就是工作之餘拍照也不願題材太受限,又不想太累到自己掃了遊興,還同時要求一定水準的畫質,所以多年下來一直不斷嘗試不同的組合;

什麼品牌或規格倒不是很在乎,反正能找到定位就有它的位置,沒必要預設立場劃地自限;大概我本來就習慣多機拍攝,所以一般外出只是換成小上不止一號的器材,通常三機三鏡(女王大多可以幫掛一台)都無反或DC,只腰掛與斜肩包,一天用下來根本沒什麼肩頸痠痛,只是避免不了活動稍有不便,這是我可以接受的妥協;把重量分散別集中在單一個應力點,自然就不會痠痛瘀血了;

假如是一般戶外或市區觀光,副機鏡頭會以變焦為主,比如說EOS M5+1122,GX8+35100F2.8,主攝大多固定上定焦拍女王與街頭人文(例如A7R3+VM40 1.4或Xpro2+35 1.4,etc.);若是行程安排大多在室內(參觀教堂丶博物館),GX8通常就換上75 1.8;類似這種的狀況就很突顯M43無論變焦或大光圈定焦,選擇多又較小支的優點;為了省空間,那些小鏡頭都是用厚短毛襪包著塞在側肩包裡(MindShift Photocross 13),走走停停拍拍吃吃喝喝一天下來,不可能說完全無感,但比起以前已經改善太多了,同時又沒犧牲掉太多的進光量與焦段;

若非專業用途放不下FF,只用M43也沒啥不行的,頂多再弄台小機身就是了,EM1出掉之後就沒再入過M43旗艦機(不覺得有那麼必要),撿的都是P家小跳水後的中階平輸貨;其實長期算下來多系統分工成本沒比較高,重量體積卻可以有效控制住(特別是大廣角與長焦),大三元與135L我一支沒少,但要都帶著它們出遊數日行程根本不切實際;有了M43的補強,我不必在焦段與光圈之間硬作取捨,反正需要的時候看情況替換就是了嘛;(PS:EM1III上市後,進補了降價很多的EM1II)

上述所言,不過一個老骨頭嘮叨的偷懶想法,小小”個人”意見罷了;我人笨又好奇所以只能奉行實證主義,沒試過用過絕不會單憑想像力去唬爛,或許這也算是死忠品牌與規格以外的另類選擇,不認同的麻煩請當廢文跳過,各自去找出自已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吧.
Hermitissimo wrote:
根本就不懂在那邊亂講...(恕刪)

看到引言,以為是針對我...應該不是吧
換鏡頭這件事不是我說的,我只是說換鏡頭入塵這件事,我用O到目前是沒遇過
--------------------------------------------------------------------------------------------------------------

基本上若是有朋友問到O家的相機,我很少會推薦,原因爬爬O家各大樓,看看回覆大概就知道了
不是說O不好,而是O被批評的太...除非這朋友能很明確的說出自己的需求&抗壓性夠強

建議樓主還是先想想自己拍照的目的、需求...再來做選擇,會是比較適切
aliao wrote:... 看到引言,以為是針對我...應該不是吧...
當然不是.
moronNZ wrote:
m43發展多年,超廣...(恕刪)


總覺得APSC會比M43早衰...如果再沒有新的技術進來的話...

M43的鏡頭還沒有研究,不過那一之12-40 2.8就已經很心動了!

Lucose wrote:
或許從「X年使用」的...(恕刪)


感謝前輩的分析,真的很中肯。銀河的部分真的是用FF會比較快樂,但隨身的部分則不是APSC或FF比的上的了。

錄影的方面小弟是比較不注重,運動攝影的話...可能等有孩子吧...這點先保留。

有開始找一些二手的機身跟鏡頭想說直接買來試試,不合適也還好。

zero5302001 wrote:
PRO魚是 8mm F1...(恕刪)


感謝解答,又上了一課!

這也是小弟想的,焦段換算後,其他系統的鏡頭一定比較重也比較大。而O家的鏡頭實在是沒有什麼不足...只差錢包...

Hermitissimo wrote:
...”或許”是片幅...(恕刪)


感謝前輩的附圖!這真的可以讓我了解大小究竟差多少!因為我在這真的找不到地方摸...這兩天才想起有同事用O家的EM5M2...應該可以借來摸摸...

畫素少也是我猶豫的一個原因,不過現在開始慢慢上兩千萬了,應該是很夠一般使用了!

真的,大光圈跟防手震是可以幫助降低ISO,也搞不清楚為什麼其他家要不是沒有不然就是沒感覺...

td200672 wrote:
我在某相機門市工作過...(恕刪)


感謝分享,看來要買也是要拚一下人品...

M43高階機還真的很重,但是有非常多輕的鏡頭,加加減減下來...以攜帶方面好像還是有優勢在!

餐廳室內拍什麼也是有關要開多少ISO,如果是拍拍食物,應該是很能壓低ISO了!

ching43202 wrote:
謝謝這個日本連結, ...(恕刪)


微距的部分小弟也是很有興趣,而淺景深並不是我的主要目標,我說的是很多大光圈鏡頭但因為M43所以也不用擔心景深過淺就直接全開。

而O家的大光圈鏡頭...好像都很厲害...沒什麼最大光圈不能用的感覺?

我也不喜歡開高ISO,所以想的是利用機身防手震以及大光圈來壓低ISO,這是我要的。

那個除塵功能...感覺有點強悍!

aliao wrote:
有瑕疵就換,需要拚人...(恕刪)


我也不愛換鏡頭...如果有辦法帶兩台我也是帶兩台...但實在太重了...

加台M43不錯的這個想法就慢慢浮現了!
我覺得樓主可以先選喜歡的鏡頭, 想想平日用途, 再決定用哪家吧
其實定焦來說, FUJI很多都是很輕的,
無論135等效24mm, 35mm, 50mm等都很容易找到相近重量的

例如Fuji 16mm vs O12mm, P12mm
F 兩支35mm vs M4/3 幾支25mm
F 56mm vs M4/3 幾支45mm 或 42.5mm

不過現在用m4/3還是很滿意
(因為很少高iso需求, 加上iso比起來也只輸aps-c半級到1/3級)
如果畫質優先, 我覺得選fuji比較好,
選m4/3就是鏡頭多樣化, 以及超廣鏡頭選擇多, 長焦重量輕, 微距景深等等的優勢
abs20180723 wrote:
O家要拚人品......(恕刪)


O家的機子跟鏡頭現在都已經很穩定了好嗎?
是要拚什麼人品
不要在那邊聽說 誰說

我也不懂P家發展FF就說人家放棄M43
那富士發展中片幅就是放棄APSC?明明就可以兩種片幅並行發展,不懂為何就有人要分?
依照這種邏輯,市面上一票主流廠牌都放棄小片幅就是了?

樓主清楚自己要什麼,也知道M43的短處跟長處,那就入O家不會後悔
豐富的鏡頭群,即使是PRO鏡頭也是比別家便宜!!

拿O家自身300mm f4.0pro這支鏡頭比就好,可以去看看別種片幅的600mm F4.0鏡頭要多少錢

價格 畫質 重量 完美平衡,但總會有一堆全幅黨愛攻擊
攝影是自由的,總會有人喜歡比較別人的器材,我不懂這是什麼觀念

M43的深景深不是缺點反而是優點,除非整天拍那種宜蘭跟荷蘭分不清楚的照片
但是25mm f1.2跟45mm f1.2散景拍起來也夠你糊的了

買吧 ,o家等著你~~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傳 Olympus 退出相機市場:
https://m.eprice.com.hk/dc/talk/1429/25858/1/
知道以後會上全幅,為什麼不現在就上,不用走冤枉路。
畫質和高iso沒得比。
wilkay wrote:...傳 Olympus 退出相機市場...

麻煩標題寫完整"傳 Olympus 退出相機市場 Samsung 或 Sony 考慮接手";

有更大咖來接手不見得是壞事,P家相機部門早就被"整併"了,Ricoh & Pentax已
成一家, so what!?我第一台無反P家GF2被小孩弄到傷痕累累都用不壞(所以m43
才比較偏P家),就個人經驗而言需要被什麼"傳言"影響!?假如真的會有跳樓大拍賣
只會想去搶一些好康絕版品,膽小被害妄想的就閃著點!
ycs0808 wrote:
知道以後會上全幅,為...(恕刪)


你是不是沒遇過出清ff回來m43的人啊?也有一堆雙修的
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個人是否能接受,講的好像大家都要直上ff不然就傻子一樣

wilkay wrote:
傳 Olympus ...(恕刪)


你這已經被證實是假消息了..而且假消息的英文來源好像是昨天還前天發的,
但隨即就被打臉了

假新聞澄清


貼這個假新聞有何意義? o家市占不足以威脅其他家吧 ?到處攻擊o家很開心嗎?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