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SYSTEM「OM-3」發表,同時帶來 M.ZD 17mm f/1.8 II 與 25mm f/1.8 II

撇除全幅思維,這台機器在外型、功能、體積上都蠻平衡,看了蠻心動的,
不過那個 OM system 印在軍艦部上實在不太協調,破壞了整體的外觀質感蠻可惜的。
zakkwang
system可以縮寫成sys, omsys也許會比較好設計
jenhoxen
也許OM置中實體字、system仿當年Minolta那個O字,做成條形襯在後面?
棒棒der
日幣當台幣賣~可惜進來台灣價錢真的太高了~
miuppaa
但日本賣26萬日幣⋯⋯🤣
底大一级压死人,4/3还真是没有出路。
镜头25/1。8 也就是50/3.6 并不是很出色的景深。哎
jenhoxen
專攻社群媒體分享族群可以
OM-3 這價錢,還不如買台二手的 PEN-F 就好了,不用兩萬就有了,而且還是印 Olympus 品牌。
雷格納特
你說的PEN-F不用兩萬?請問在哪裡,我要買
andyee425
DCView 很常有
現在很少有這麼復古的相機了2040萬CMOS好像已經不符主流...
kenny72014a
M4/3就那麼大,如果用更大解析度的感光大概OM1 II就不用賣了XD
這價錢....需要先儲值一下信仰值
吉姆林 wrote:
外型與 Olympus 底片機時代的 OM-1 如出一轍,特別是軍艦部的造型還原程度相當高

這個...和ZF的造型血脈源自何方一樣,老朽又有話說了,先看圖:

底片OM1


底片OM-3(Ti)↓


數位OM-3↓


底片OM3和OM1軍艦部最大不同處在"額頭",OM3向前突出而OM1和下方鏡頭座在同一個平面,開版圖若拿的是底片OM1,銘牌下方這道影子不會出現,反而黑線的分割效果會很明顯、上方三角形區塊獨立成一個視覺單元。


新機額頭上下比例像OM1而前後深度像OM3,血源關係算(1+3)÷2?

初代EM5致敬的是底片OM10,卻一直以OM1為話題。我覺得不管文宣怎樣談繼承自何方,從造型能看出設計者原本的企圖以及內部真正定位。

初代EM5↓


OM10↓


數位OM3給人感覺像底片OM1的,應該是右肩銀色微稜模式轉盤以及左肩on/off電源開關,在OM3/4這些是被去除、象徵舊時代的語彙;OM3/4機頂採用Pentax ME super式雙按鈕調整界面,以及快門底座撥桿、回捲手柄疊層控制盤等和潮流同步或表現前衛的設計,反而是現在復古機致力摒棄的元素。底片OM3有稍微提升握感的可拆式小握把,數位OM3完全沒有→相隔四十年的兩台同名相機,精神是否一致?
香港單機售價幾$15000。
盡管機能強,不過這個價錢就難以接受。
雖然我有興趣,但會等待市場調節,下降到約 HK$10000 才會考慮。

原本等待Pen F Mark II 的,
不過看到這個規格,相信OM-1 Mark III 差不多研發完成。不知道 OM-5 Mark II 會否推出,而 Pen F Mark II 相信更加搖搖無期。
謝絕品牌傳教士的騷擾。
....美金報價 $1,999.99 元,折合台幣約 NT$66,600 元,
不得不說...這真的很考驗信仰

在加國賣 ca$2,800,+12% 稅後是 ca$3,136,折合台幣約 nt$71,950,

在加拿大用O家,不只有考驗信仰,還必須有錢包扎實飽滿的覺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