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誤)推薦E-M1的十個理由!?


cchangg wrote:
你知道在三公尺外,50吋的電視沒有多少人能看出 720p vs 1080p 的差別嗎?
還 4K 縮圖能看到鋸齒咧....


所以說在閣下的有限心智內,全世界的人都得向閣下看齊不得有所進步啦!

我就是喜歡在離50吋的4K電視畫面1到1.5米,欣賞我拍的相片和美女圖,要求絕對的視覺享受,不過這不是閣下的興趣吧…閣下的世界是在三公尺外看畫面,喜歡的畫面 DC 就可以滿足了。所以我就常說沒用4K電視/顯示器的人是沒資格談相片畫質的…

補一張相片給大家參考:




這是我房間的三台電視,或豎或直,直的是用來看美女圖。中央是4K電視放在桌上,平常觀看時,需稍調整與畫面的距離以求個人眼感和最佳視覺享受,所以得坐在有滑輪的辦公椅好移動,經常調整與畫面的距離是1米到1米半。左右兩台都是電漿電視,看影片圖片畫質一流,可惜 Panasonic 不再開發 4K電漿電視了,沒選擇衹有買 LED 4K電視看相片了…
小弟不才,一路看下來太多的技術層面對於新手而言理解力有限,每個人買相機不就是為了『隨時拍照、生活記錄、衝大景、職業』。
對於要攻擊什麼片幅,隨便啦!善用手邊的器材拍的開心就好。
全片幅的確在某些條件有利於aps-c or M43。
aps-c也有利的地方(打鳥)。
M43也有著輕便、高機動性的優勢。
每個題材每台相機都能拍,只在於要表達這張照片背後意義就差在每個拍攝者的心態,景深前或深都能有著不一樣的表現方式。
只因目前手上有某些片幅然後打擊其他片幅,問問自己有意義嗎?
拍照不就是讓自己得到滿足、快樂、成就感(職業就有另外不同的意義)。
我也拿過aps-c(N家)現在拿M43(E-M5)不確定以後哪天心血來潮上全片幅,到時來看自己為某些片幅捍衛的討論,不就自打嘴吧。科技會進步,人也要跟著進步,拍的開心就好!!!
Rick0743 wrote:
所以說在閣下的有限心...(恕刪)

不是說沒用4K電視/顯示器的人是沒資格談相片畫質的嗎?
那不是4K的那兩台還不快拿去填海,怎麼還說畫質一流?
Rick0743 wrote:


所以說在閣下的有限心智內,全世界的


兩個人爭論著A歌星與B歌星聲音哪個渾厚
中途一名插花人物說著
「你們都只用幾千元喇叭聽歌
哪有資格評論聲音的好壞」
接著秀出他上百萬的音響設備

arclen wrote:
兩個人爭論著A歌星與...(恕刪)


然後該圖片看出 只有軟體 沒有硬體的空間


PS四九零零 wrote:
然後該圖片看出 只有...(恕刪)


該圖片看出
使用者裝上XBOX之後大怒!!
為什麼沒有支援4k!!!摔手把!!!
arclen wrote:
該圖片看出
使用者裝上XBOX之後大怒!!
為什麼沒有支援4k!!!摔手把!!!


人家是歪樓真高手.... 我見識到了!

果然夠段數的人出手,一招就能歪樓呀!

(這位不就是拜 Petter Hegre 大師拜到人家名字都會拼錯的神人嗎?)
-= 散仙 =-
這些音響配備搭4K似乎是小氣了點
畫質這麼講究了,音響能不傳真嗎?
我覺得..雖然顯示屏技術未能追得上相機像素的提升
但是也在一路進步. 手機的屏幕都以經全高清了. 所以不難想像2,3年左右電腦顯示屏就會變成4K主流
然後還不會停止.還會8K.一路上
所以用大片幅.高像素縮圖這招倒退式想法實在不合理. 就算有人會這樣做. 廠商及消費者也難以買單
種不能開發一支銳利度差的鏡頭.然後於廣告上"請縮圖看"吧
而且一早說過.就算犧牲邊角畫質.縮小能力都很有限.因為比必須要覆蓋成像圈. 就好像M4/3 Panasonic 12-35那個餅鏡. 全片幅就是沒有可能辦到.
本來不同片幅的優點就不同.為甚麼一定要用全片幅比小巧,然後用m4/3比畫質呢?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用大片幅縮圖解決景深.機身大小問題以到淘汰M4/3的說法.不覺得牽強得過份嗎?
collective wrote:
不是說沒用4K電視/...(恕刪)

這下糟了,我的1D V和E-M1都不支援4k錄影

是否也該拿去填海了......

話說市面上支援4K的相機有超過3台嗎?

搞不好支援4K的手機都還比較多呢

那這樣是否意味以後相機沒有4K就不用賣了呢?

因為沒有4K就沒資格談論畫質了對吧?

以後大家都拿4K手機來拍就好啦

反正某大的意思大概就是"畫素"跟"畫質"可以畫上等號對吧?


題外話,對於攝影者而言,顯示器的解析度夠用就好

解析度太高只會增加修圖時的困難度

因為相同單位之下的像素密度太高,超出人眼辨識能力之後

反而會造成判斷上的困難

而且解析度越高,滑鼠的DPI和精細度也要求越高

原本2K解析度的螢幕上面的操作,在4K上會放大4倍

對於經常需要修圖的人來說,只會更痛苦而已

所以個人主張螢幕解析度夠用就好,4K跟2K超過1公尺以上就看不出來了

如果要一直在1公尺以內欣賞,我只能祝福這個人近視不會迅速加深了

個人認為買4K根本只是自High成分居多罷了


不過廠商要這麼操作也無可厚非啦

70%以上的人都很執著於"像素"或"畫素"的高低與否

每次去朋友的相機店喝咖啡聊天,看到來買相機的民眾開口第一句問的幾乎都是

「這台畫素多少?」

然後老闆會看如果客人如果沒有堅持品牌

就直接拿一台1600萬畫素的雜牌相機出來,眼神銳利的說

「這台1600萬畫素,3千元有找!」

然後客人就買單了......

而顯示器跟相機也是差不多意思,反正大家喜歡畫素越高的越好

廠商就順應潮流出了4K顯示器

其實去大賣場的展示區看顯示器

管它2K、3K還是4K同時擺在一起,站在正常觀賞距離之下根本分不出來

直到店員過來跟你說「這台是4k的喔!」

消費者才會似懂非懂的頻頻點頭說:「喔~對耶,看起來有差喔!」

但心裡清楚其實根本就看不太出來


這邊引用網友們推文經常用的銘言:「趕快推,不然別人以為我們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