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旅聞 with E-P2/E-PL1 + M.ZD 9-18/M.ZD-14-150/Lumix G 20/1.7

ricky.wu wrote:
疑~你回來啦
都沒來找我...

你玩了不少地方喔^^
還衝到天鵝堡喔??約800km左右

我上次去是第一天衝海德堡,第二天天鵝堡...


這次我最遠到倫敦,開車去...一天衝完倫敦十大景點,走到腿快斷掉...隔天衝巨石陣

我沒買9-18,目前我的E-PL1給我老婆接收=.=

我專心玩電直...哈哈


ricky兄,

抱歉, 後來回Eindhoven已經累垮了,
且都在整理照片, 咱們台灣再相見

這次出門遠行的10天開了3130KM,
加上第一個出去玩的, 整次旅行應該開了4000KM以上
真的是開車開到會怕

感謝您好康到相報的E-PL1+14-150 kit囉!
也期待看您的作品囉

電直是? 電動直升級嗎?
ApolloLin wrote:
nthomas兄, ...(恕刪)


用過E-P1、GF1朋友的E-P2都有測光under的情形.

不過olympus的機子可以在預設測光的地方加1~2格EV值就好了.

給您參考.
2010_08_11 Hallstatt and Salzburg[/size]

Hallstatt除了湖光山色, 還有知名的鹽礦, 是世界最古老的鹽礦; 同時考古上也在此發現古文明, 稱為Hallstatt Culture; Salzburg自古也是鹽產區, 但更知名的是出了一位音樂神童莫札特; 我們也造訪了這座觀光重鎮


起床後, 由旅館窗外看出去的Lake View, 本來滿心以為會是lake side的; 住一晚要價200 EUR



Hallstatt除了湖光山色外, 最知名的便是鹽礦, Hall是古塞爾特語的鹽, Statt是礦; 而Hallstatt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 在十四世紀便有開採的記錄了



由纜車站下望Hallstatt湖, 湖的另一側, 是Obertraun小鎮, 名氣不若Hallstatt那麼大, 但亦是湖光山色


參觀鹽礦, 先來偽裝礦工一下


鹽礦內還有滑梯, 非常特別


走至此處, 以為怎麼空中出現一顆漂浮的石頭; 原來是與其他洞穴相同, 有完全平靜的水作成倒影, 不仔細看真的不會發現是倒影


洞穴內的導覽有幾段影片可看, 這是其中一個聲光秀; Hallstatt除了湖景, 鹽礦外, 另一個知名的原因是考古; 在此曾發現西元前六至八世紀塞爾特人的鐵器文明; 故此聲光秀展示一些人類演化, 挺有趣的 (影片貼不上來, 有點大聲請留意)
http://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TdgNqDoYyKfqLFrfI9BeVA?feat=directlink

我會很想念這個小鎮的


題外話
在一處私人碼頭畔, 詢問過售票奶奶是否可到碼頭上照相, 她說可以; 照到一半後, 一位臉很臭的中年婦人來碼頭把我們趕走, 說這是private area; 讓人感覺十分不好; Hallstatt本身絕美, 但留在這邊的幾乎都是賺觀光客錢的人了, 可以想成是比較沒那麼商業化的九份; 旅遊旺季時住宿甚貴, 故建議大家可以考慮由薩爾斯堡搭客運, 或臨近有火車的城鎮搭車到湖的對岸, 再搭接駁船進Hallstatt, 用步行一日遊, 參觀鹽礦等 (開車的話, 車子白天是不能開進小鎮的, 就算進去也沒停車位)

離開Hallstatt, 我們來到Salzburg(薩爾斯堡); 這座城市以莫札特聞名世界; 與Hallstatt的閒適寧靜完全不同, Salzburg就是busy, busy, busy, 停車位非常難找, 全城就是尋覓莫札特音軌的遊客


米拉貝爾花園


來到人潮最多的Getriedeg, 塞到爆的黃色建築便是莫札特之家了

[/img]
大廣場; 整個七八月Salzburg都有音樂節的活動, 天天都有音樂會或歌劇等上演, 需著正式服裝(西裝, 禮服); 我們也看到許多遊客穿著奧地利傳統服飾出現; 推測傳統服飾也算是正式服裝; 所以若不想租正式禮服, 也許可以買套傳統服飾



ApolloLin wrote:
唯一較大的遺憾是忘了使用art filter來做多元地創作


大大有拍 raw 嗎? 我都用 raw 再 apply art filter, 因為 e-p1 本身就沒有移軸, 所以還是拍了 raw 再加 effect.
elias01 wrote:
大大有拍 raw 嗎...(恕刪)


感謝您的提醒

沒有, 在下習慣JPG直出, 回電腦上就懶得再做額外後製了, 所以很少拍RAW,
我知道可以拍RAW再用原廠軟體套用各種art filter,
可是如果要後製, 那幾乎什麼都能做, 對我而言, 那是另一回事了

art filter可貴之處在於提供了拍攝"當下"不同的樂趣,
雖然art filter能做的, 後製全部都可以做, 而且一定更好,
但後製時, 我已經不在拍攝當下, 可能是一個月前拍的照片影片,
那麼帶給自己的樂趣或感動, 其實已經很遙遠了

例如我知道當下在高處俯望, 用移軸濾鏡拍照或錄影會呈現好玩的小人國效果,
那麼我馬上拍, 馬上play, 一定比我現在拿一個月前影片來加工來得有趣,

以上只是自己的小小想法, 但當時E-30在推出art filter時所喊出的Life is Art的精神也是類似的
所以後來針對art filter有小小研究了一下,
希望未來在拍照時可以激發更多靈感及可能性

--------- 以下節錄自在下發表在世界初文章 -----------------
最近翻閱尖端翻譯的" OLYMPUS PEN E-P2 數位單眼相機 完全解析" (之前元祐送的八大好禮其一)
其中一些篇章介紹i-enhance及art filter的方式小弟覺得不錯,
有些說明書或官網介紹沒有, 是專業攝影師的心得,
節錄一些重點及心得分享給大家

1. i-ENHANCE (E-P2, E-PL1)
相機會自動判斷拍攝畫面中的主要被攝物是什麼,
然後使用最適合的色調及對比會將它修飾,
讓主體更顯眼突出

也就是小弟先前的文章與幾位攝友曾聊到的,
用i-ENHANCE的確會發現色彩及對比明顯不同


p.s. 雜誌也提到, MUTED是最接近肉眼的色調

2. iAUTO
E-P2有的SCN(場景模式)中有內建19種, 如果選iAUTO的話,
相機會從 人物肖像/風景/夜景/運動/微距 中自動判斷5選1來做為拍攝模式
如果有上外閃, 會多一種夜景+人物可能會被選中
總之一切交給相機, 是全自動的最簡單拍攝模式

從五種選擇看來, 分別是 大光圈/小光圈/慢快門/高速快門/微距 (一般觀念下),
只是不知道相機如何判斷, 還有誤判程度高不高, 因為我從來沒用過

另外若選iAUTO, 拍攝模式會自動選為i-ENHANCE (E-P1沒有, 不知道會選那一種, NATURAL嗎?)

3. Art Filter

a. Pop Art (濃化色調)
色彩濃度會極端地被提高, 尤其是紅色 (因此容易發生過飽, 沒有細節的狀況)
適合強調顏色豐富的被攝體; 用來拍夕陽可以強調更鮮明的紅色, 留下印象深刻的作品

b. Fantastic Focus (柔焦效果)
類似加一片柔焦濾鏡; 在越是高光的部份, 其柔焦效果越明顯, 適合拍攝明亮的被攝體;
當曝光補償往正向補償時, 可用柔焦來強調整體畫面的明亮柔和感, 淺景深更可突顯
另外夜景也可用, 燈光周圍會有暈開的效果出現, 有夢幻的感覺

c. Day Dream (淡化及加光色調效果)
弱化對比, 並在整體畫面中加入淡藍色元素
將夢中, 或記憶中的影像, 用淡淡且令人舒服的調性來描述
畫面中有天空的風景, 或是冷色系, 具透明感的被攝物都很適用

d. Light Tone (柔光效果)
壓低對比, 讓相片整體的調性平滑
例如反差過大, 高光會暴, 暗部死黑的場景, 使用柔光會調整暗部色階, 細節便可顯現
在拍攝食物, 飾品, 企圖呈現整體高光調(high key)的手法時很適用

e. Rough Monochrome (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
將黑白底片用高溫顯影齊處理, 會得到粗子很粗, 對比很高的類似效果;
因此對於想用黑白模式, 拍攝明暗對比較低的場景時, 可以用此模式來提高對比度, 像在看老電影或老相片
而因為對比變高, 一些細節會被犧牲, 有缺陷反而造就古意

f. Toy Photo (針孔相機效果)
使用玩具相機或老鏡, 偶而會出現邊角失光, 反而有強調中心較亮主體的效果
呈現在晦暗中點亮一盞燈的集中視線效果, 而色調也會較不鮮明

g. Diorama (透視效果)
將照片上下緣模糊化, 可將一般風景拍為"有如從古老西洋鏡裡看"的特殊效果,
類似模型攝影或移軸鏡頭, 讓人有置身小人國的錯覺
由2, 3樓或高台往下拍效果最好, 但從太高的地方拍效果可能反而不明顯

h. Cross Process (負片沖印效果)
底片時代以負片沖洗過程來洗正片或反之, 會造成原有的色彩平衡完全破壞的效果,
另外會加入些微綠色元素, 對比度也有輕微提升, 拍攝結果很難預測, 故用LiveView拍可馬上看模擬效果,
可以製造出非現實世界的感覺

4. 另外雜誌上有分享一些攝影師的創作,
可以大量看到他們結合數種功能拍出來的作品, 很值得大家試試, 例如
a. 設定極端的白平衡後再加上art filter來拍
b. 除了重曝外, 可以利用影像合成的功能將照片疊合, 照片可分別調整亮度, 產生不同效果
c. 使用不同影像比例再加上art filter (例如用6:6 再用針孔, 便會很對稱)

以上是一些覺得蠻有用的雜誌內容, 分享給大
五分奉上
技術加大景 很譖的風景照
好棒的風景照,不曉得此趟旅行大大有沒有拍人像照?
好想看看大大的sense與E-P2的組合在人像照上面,能碰撞出甚麼樣的火花^_^

另外請教大大,您用到閃光燈的機會高嗎?
小的是E-P1...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升級...
不過主要是VF-2的強烈誘惑力...(只能用LCD對焦還是很不習慣...)
真希望能出一台內建VF-2的E-PX...
加裝閃燈與VF-2只能二選一...真是...囧
sorcerian wrote:
好棒的風景照,不曉得...(恕刪)


過獎了, 此行的確有照些人像, 不過不多,
散落在相簿裡, 您可以隨意翻翻歐洲行的這幾本看看
剛好現在第一本是日前拍同事嬰兒的相簿, 是E-P2+20/1.7 也可當做室內的參考

在下是閃燈苦手, 明知應該要好好學,
但一方面技巧不足, 二方面懶得帶,
三來自己心理總覺得用閃燈會有點冒犯別人, 故始終沒把這該會的器材用好
這趟歐洲行沒帶外閃, 就用E-PL1的小內閃撐一下了, 勉強可用
不過看來現在是個撿O家器材的好時機了
有用沒用, 都撿一支好過冬吧

在下一開始也是用E-P1的, 後來"升級"為E-P2
其實主要差別就是EVF, i-enhance, 多兩個濾鏡, 黑色外觀
有在友站簡單分享些心得, 您可以參考看看
個人覺得這些差異其實很明顯, 尤其EVF, 非常好用!
如果您常在戶外陽光下拍, 或用MF, 或喜歡用低角度拍, 真的會增加許多樂趣!

的確VF2及外閃只能二選一很惱人,
如果不急的話, 等下一代的M4/3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
ApolloLin wrote:
過獎了, 此行的確有...(恕刪)


非常感謝大大提供這麼多參考資訊^_^

最後有兩個問題想請教您,還望不吝賜教:

1. 目前M4/3專用鏡頭越來越多了,您是否覺得...
E-P系列已經越來越適合想學單眼相機攝影的新手了?
就如同K-x之於Pentax的定位,適合想入門學習的新手,
還是說,E-P系列依舊比較適合當隨身機呢?

2. 如果只能從你手中的E-P2跟E-PL1之中擇一,您會保留哪一款?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砸錢下去買VF-2跟M4/3鏡頭,謝謝^^"
我不是大大啦, 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sorcerian wrote:
1. 目前M4/3專用鏡頭越來越多了,您是否覺得...
E-P系列已經越來越適合想學單眼相機攝影的新手了?
就如同K-x之於Pentax的定位,適合想入門學習的新手,
還是說,E-P系列依舊比較適合當隨身機呢?


就我看來, E-Px系列是絕對夠初學者玩上許久, 同時更可以勝任隨身機
以E-P1/2來說, 基本上O家DSLR除了相位對焦, 防滴防塵, 翻轉螢幕之外,
其他該有的全部都有, 同時還給了更多 (錄影, 擴充埠等)
而上述幾項DSLR的feature, 不會影響新手入門

用LiveView取景, 拍照很直覺,
有時候會讓拍照變得有點像在"作畫"
覺得不夠亮就加EV, 顏色不對就調WB, 想要濃就調Vivid, 想拍人就用portrait,
透過這種方式, 雖然有點笨, 但能讓新手拍攝時更容易拍出值得回味的作品, 何樂不為

當然如果能先有"預視"的能力, 能快速地按下快門前,
思考自己想拍出什麼感覺, 快速地將設定調成適合的模式
能夠省去很多"作畫"的時間, 這是攝影的基本功之一
不過個人覺得這個習慣與底片攝影及相機設計有很大的關聯
如果我能透過LiveView拍出近乎一樣的作品, 其實達到一樣的目的, 沒什麼不好

不過說老實話, LiveView用久了的確比較不會去"預想",
如果您很確定自己未來想一路玩攝影, 那入手一台DSLR,
多想, 多用OVF, 也多去檢討自己拍出來的每張照片, 相信進展一定會比不思考一直用LV快
(但不代表用LV就不能思考, 只是會自然而然地依賴, 變成作畫)

所以, 看您在乎的是什麼, 還有攝影對你而言是什麼,
想清楚, 看看手上的預算, 添購合適的設備吧!


sorcerian wrote:
2. 如果只能從你手中的E-P2跟E-PL1之中擇一,您會保留哪一款?


好難選~
E-P2手動機能較佳, 外型有質感; E-PL1有內閃, 畫質是目前O家 no.1 (E-5未上市)
我是能接受E-P2的缺點啦, 因為我極少用閃燈; 畫質我木眼, 加上縮圖無爛圖, 目前也很夠用了

不過要我建議的話, 我會建議入手E-PL1, 等E-P3或O家未來會出的高階M4/3
不特別著迷O家發色的話, GF1的機身性能更好, 也可以考慮囉!

鏡頭的話, 如果從沒用過可交換鏡頭相機,
可以從kit鏡開始用起, 14-42, 17/2.8 C/P值高又好用,
未來可視拍攝需求往廣角(9-18)或望遠(將出的 40-150, 75-300)補足需求,
或往ZD鏡前進!

一點淺見, 供您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