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鹽銘機 數位重鑄‧OLYMPUS OM-D E-M5

只是覺得吉姆林大為什麼每次拍人像面部細節好像都不明顯
即使高ISO也應該不致於這麼模糊吧
例如比較一下D800的這張人物像
ISO 1000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3/mobile01-29b4186faae39f4ce5c2e59caff14162.jpg
和黑麵大的ISO 800圖比較明顯細節部分差了很多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03/6874892096_0dc31392be_o.jpg

另外E-M5的這張圖也是ISO800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3/mobile01-27d4e3505a4c327dc510309417ea857a.jpg
是焦距不準,鏡頭解析度不夠,ISO800塗抹的嚴重還是手震到?

能理解評測的工作確實是蠻繁重的,
或是吉姆林大的評測比較偏重功能性的訴求,畫質評測不是重點
但如果能更嚴謹一點,應該能讓讀者們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以上發文如有得罪還請見諒!

angy2729 wrote:
剛剛去看了一下dpreview的RAW高感度測試已經勝過CANON的7D了~
http://www.dpreview.com/previews/olympusem5/9
連出來亂的CANON G1X畫質也可以下台一鞠躬~真的令我很吃驚!
DPreview的iso 3200比對裡

NEX7:F8 1/1000秒
NEX 5N:F8 1/800秒
D5100:F8 1800秒
7D:F9 1/640秒
G3:F6.3 1/1250秒
EP3:F6.3 1/1000秒
G1X:F7.1 1/500秒
GX1:F6.3 1/800秒
EM5:F6.3 1/800秒

如果相機還在吉姆林兄手上的話
或許可以來一張完全相同參數PK比對 (沒記錯的話,吉姆林兄是用7D的吧)
看看EM5與7D在所有參數相同的條件下,照片亮度是否相同
吉姆林 wrote:
因為低ISO的影像純淨度較高(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對一些風景攝影師而言更顯得重要,且iso範圍越廣泛,可運用的曝光組合自然也比較靈活,例如強光下,或是白天想使用慢快門時,多1~2級的低感光度可以運用是很可貴的。


吉姆大說的沒錯!E-M5如果能把ISO值降到80,純淨度能有所提昇更好!
其實olympus的忠實用戶大多不是很注重高ISO(因為這本來就不是它擅長的)
反而olympus有許多風景攝影師對低ISO的成像表現是非常care的。
另外,我還以為這麼大的軍艦部會有個內閃呢!看來是殘念了。
另外,請教一下,先前機身防手振的單眼在錄影時會有果凍效應,這台有嗎?
wesker524 wrote:
剛出就被他的復古外型還有強大功能震撼到了>///<這台E-M5真是太銷魂了啦
高ISO只要有1600堪用就夠了 拼高ISO拍照只會躁點越來越多 基本上不常用 就沒差了...(恕刪)


其實低iso表現更是重要
不過我想usb先鋒又能說嘴了
01終於有實測了耶!
再過幾天就會到貨了

待會來看一下原檔
最後一台OM機不是OM-3Ti,而是1997年的OM-2000。

吉姆林 wrote:
最終作則是1994年
看完這篇的感想是~~

01首頁終於不用看RICOH的24-85開箱了

謝謝吉姆林大在發售前的評測,看得頗爽快

就跟"PNE"進入數位化之後前面加上"E"同樣的意思,而OM-D的首作就是E-M5,從它被賦予的規格來看,不難發現OLYMPUS將它視為重振品牌聲威的重點產品。外觀跟過去的"0M"真有幾分相似

PEN OM

發現兩個字拼錯了

辛苦了!!
這色調相當自然且亮麗!

樓主的拍照技術也很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