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olympus的原因是什麼?

我曾經是E300 的使用者.
兩年前DSLR還不是那麼普及時,
放棄了底片機所使用的Nikon, 選擇了E300存粹是價格考量.
不過卻是在用了Olympus 後才知道O家的好.
前一陣子苦等不到O家升級的機種.所以有跳回 Nikon 買D200了.
只是O家的色調還是讓我念念不忘.
http://blog.xuite.net/kevin20.wu/wedding
攝影這東西個人倒是覺得只要自己拍的爽就OK了
多做功課,找到自己要的東西,錢就算要丟也要有爽聲也就OK了.
就像找女朋友一樣,都是蠻主觀的東西.
有的喜歡原汁原味的,有的人喜歡加過料的(像O家的產品就是加過料的)
但我個人倒是比較喜歡原味的,因為原汁的東西拍回家,用影像處理軟體自己可以隨意調味.
調成自己喜歡的味道.
還是那句話,看個人的需求和喜歡.多做功課,但是個人覺得
部份Mobile01的文章太辛辣了點,看完還是得自己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
大可不必別人喊要敗什麼,就不管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歡或需要,就一股腦的跟著喊敗者的屁股後面一直衝去敗.
必竟,要拍的人是自己.別人的評測,就參考一下就好了.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好一句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1.被O大下毒了(就是發色啦)
2.E300價錢夠便宜
3.E300造型夠前衛
4.不用後製
5.SSWF
6.鏡頭少,不會輕易的敗家
7.X2的轉換倍率,很好算捏
==StevenChou==
1.喜歡O家的雜訊,雜訊洗的太乾淨,照片看起來缺乏立體感
2.喜歡O家的顏色
3.可以接最多的手動鏡頭
4.當時最便宜的DSLR-E300
米粉,不必擔心,我也會跟你一起敗E3
我們一點都不傻

就算用了三年多了,我對E系統還是充滿了感動
OM攝友以及攝影同好的集散地 http://olddo.com/bbs 世界初攝影團
先說在前,小弟沒有 DSLR,親友的玩過一些,但也稱不上長期使用,只是對 DSLR 的觀察已經好幾年了,又對 Olympus 頗有好感,所以跳進來說點感想。因為沒有實機在手,要當我是純打嘴炮也行。

Olympus 是一家比較有個性的廠商,特別是 DSLR 上的自我要求,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每一台的推出不僅僅是迎合市場的需求,也對自己的技術有突破性的期許,像是 E-1 的超音波除塵(三年前就有囉!現在每一家都趕著做哪!),E-300 的測置反光鏡結構、E-330 的 live view、E-400 的超小型化等。其實從一開始 4/3 規格的制定推出,就是突破傳統圭臬的最好例證。Olympus 的技術不是最好的,但是每台機子的完成度很高,如果是缺點,他會明晃晃的放在那邊,用家該做的是瞭解這個缺點,然後想辦法避開或克服,這有別於一些傳統底片機的廠商,常在機子的穩定性上為人詬病。真的拍了好幾年的人都能體會,最後往往功能在其次,【信賴度】是最重要的。你信賴相機才會樂於拍照,而不是整天懷疑是自己還是機器的問題。拍照的過程是心無旁騖的搜尋、嘗試、與結合,如果每更動一次配備就要好好檢查試拍、連拍三張發現三張結果都不一樣,那個瑣碎的確認過程到最後會讓人忘了拍照的樂趣和感動。

因為 4/3 是一個新的規格,Olympus 並沒有鏡頭或焦長轉換的包袱,所以他雖然稚嫩,卻是未來藍圖最明確的。其他過去擁有底片機的廠商,或受限於自家包袱、或受限於自家技術,未來的動向到現在都曖昧不明。如此一來,消費者得跟著廠商起舞,連在自家都要選邊站。當然有人把選器材當樂趣,可是對小弟經濟力有限、也懶得整天盯價格的人來說,這樣反而好。況且 4/3 發展至今,鏡頭的選擇也開始可以讓人傷腦筋了,什麼是自己常用的焦段、該投資多少在哪個焦段,目前也都有不少令人掙扎的組合。

不過也許最令 O 家用戶自豪的,是 Olympus 對色彩的詮釋。小弟三年多前曾經卯起來,把 pbase 上所有 DSLR 的照片都看過一遍,企圖建立各家 DSLR 色彩詮釋的大方向。pbase 上什麼三教九流都有,加上有人修圖有人沒修,同一台機子的表現往往相差很多,但平均來說,E-1 真的有其一貫濃郁厚實、色階豐富的表現。不過三年後的今天,各家的色彩演繹越來越相近(或者說市場取向越來越重口味),這種色彩的差異已經沒那麼明顯。個人欣賞 Olympus 的是,對於攝影上最重要的色彩這件事,他在三年半前的第一台機子就已經調到非常成熟的階段,這些年來也沒有太大的改變。Olympus 不用機子小幅的推陳出新來轟炸消費者(當 CPU 升級嗎?),而力求每台機子的推出,都要有一定的訴求與自我突破。

在商言商,Olympus 目前的技術是要加油,也許耍點花俏的商場手段更是擴大市場所必須,才不會叫好不叫座。誠如一些網友所言,今年可能是 O 家用戶給 Olympus 的最後一年,再不從一般外行人也能體會的雜訊、像素、防手振為出發點號招,接下來的路只會更為艱難。我很佩服 Olympus 三年多前,就能意識到數位時代,感光元件的清理問題,色彩的調整也從一開始就顯得非常成熟,這和抱著底片時代的包袱且戰且走的經營方式是完全不同的,Olympus 更有其長遠的理想與堅持。但說難聽點,這種龜毛的個性也讓 Olympus 沒有馬上展現出小片幅該有的優勢,加上電子技術的遲滯,著實讓 Olympus 在市場上失了不少先機。

從三年前,我就認為 Olympus 的大方向沒有走錯,只是這個大方向,會由 Olympus 領軍走多久,能不能真的走出一個新格局,已經三年了我還不知道......也許下禮拜一三月五號我們可以更知道。
Randy Wu wrote:
顏色不講,光O家DSLR全系列的超音波除塵就已經是殺手級特色了。

之前用D70清CCD清到有點神經過敏。

請教大大怎麼個清法
roxin1 wrote:
剛剛想說既然買了CANON 的相機 多少玩玩CANON的鏡頭
就上Y拍逛一逛 不看還好, 一看 啥~~~~~~~~~~~~~~~~~~~~
有些鏡頭的遮光罩還要另外買啊~~~~~~~~~~~~~~~慟哭
我真是太孤陋寡聞了 orzX100

那算什麼 , 有的 Canon 鏡頭 (e.g. 80~200 mm f2.8 USM) 連 tripod mount (大光圈望遠鏡頭裝上三腳架所用的支持架)都要另外購買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啊咕咕兄 分析的不錯,評論的相當有見地,給您加分了
OM攝友以及攝影同好的集散地 http://olddo.com/bbs 世界初攝影團
啊咕咕兄 分析的不錯,評論的相當有見地,果真是觀察很久的
OM攝友以及攝影同好的集散地 http://olddo.com/bbs 世界初攝影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