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許多M43用戶包括我自己,覺得M43尤其是E-M1, E-M5的畫質並不會差全幅太多。但是說能把全幅打死的我沒有看過, 就算真的有也一定是少數偏激分子。這跟您說的"不少人吹噓" 應該有程度上的差距吧。kinghk wrote:哦,那有甚麼問題?要...(恕刪)
kinghk wrote:哦,那有甚麼問題?要...(恕刪) 變成戰文 不覺得意外. 沒看過iPhone打敗單眼的文章嗎? 再說, 會說m43打死FF的 應該只有極少數. 沒理由觸動你哪條看不下去的神經吧?
richard_huangtw wrote:變成戰文 不覺得意外...(恕刪) 當然是偏激,也不是觸動到我的神經,只是有網友說"別人不是吹噓",我提出鮮明的事實吧。雖然是極端了些,但人數也不少。即使覺得打死FF機的可能比較少,但至少認為不輸FF機的人很多。但我根本不是討論這個。
那篇問的是"鏡頭"解像力M43鏡頭解像力比FF高是應該的正如35mm片幅鏡頭解像力比中片幅高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純粹只比"鏡頭"解像力iPhone的確是更高無誤不過最終還是要回到系統解像力以目前來說還是片幅越大越佔優勢
我的論點在於, 並不是別人的看法跟您不一樣, 你就能說他們吹噓。我就我的使用經驗提出看法, 覺得M43並沒有差全幅很多, 是真心這樣認為, 不是在吹噓。你可以不認同, 也可以覺得我錯, 但我不覺得我這樣就是在吹噓。以下照片左邊是E-m1 12-40mm iso 200,右邊是 5d2 24-105mm L iso 100, 100%檢視, 我覺得沒有差很多。未命名-1 by kyogo, on Flickrkinghk wrote:當然是偏激,也不是觸...(恕刪)
kinghk wrote:當然是偏激,也不是觸...(恕刪) 要我說, iphone打死FF的作品也不在少數的.畢竟攝影不是只有細節&淺景深.有些朋友在FB上分享的5D2照片, 比我用XZ-1還不如.同樣的,有時我自己用E-M5拍的居然也輸給老婆用XZ-1隨意的亂拍.攝影面向很多, 真正打死的絕對不會是你說的那種細節, 強者如你 不會不知道這件事.足堪大任ephotozine 人像實拍
m43拍出來的照片本來就不會比FF或APS-C好雖然m43這進步很多但是其他片幅都不會進步嗎?m43就是求個輕巧,我自己是NEX系統用戶,以前一顆KIT還覺得沒什麼差,鏡頭多了還真的比m43重但是畫質就不用太過期待了,m43被吹捧的情形也是滿厲害,還有看過白天打死FF的言論呢順帶一提,買m43當備機還是選E-P5好,E-M1太大太重了
oscar0955 wrote:雖然後來a7上市後也買了一台,的確減輕許多負重但這次a7發色我比較不喜歡..異常的冷 你需要的也許不是換台相機 而是自動白平衡偏移如果你會調整色彩 A7的鏡頭也夠你用 還是好好珍惜A7吧A7的畫質表現基本上還是優於E-M1的E-M1的感光元件也就只是普通的M43水準 畫質連NEX都不如M43本來應有輕便的優點 但E-M1體積重量卻跟A7相當只是操控好就賣這價個人覺得CP值頗低 判斷未來快速跌價的機會較高 樓主如果常換器材就需要考慮一下這點
以前當太座懷孕時, 那時我的感覺是, 整條路上都是孕婦.人就是這樣, 當你特別在意某些事時, 你就會對那些事特別敏感, 所以很容易發現那些事. 甚至還會自己去放大. 有時候還會自己斷章取義, 誤解別人的意思. 因為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會對別人事實上不帶任何意圖的一些說法套上自己的結論.要判斷一個事情的真偽, 不能用直覺的方法, 得要透過精確設計的實驗, 產出大量的統計數據, 並配合儀器的測量輔助.flickr上有非常多的拍攝樣本, 我是建議想要選擇相機的, 還是多到flickr去看, 看圖的時候不能偷懶, 相機的參數設定都得看.如果你今天拍照的需求, 都是些超廣角, 且同時須要有景深層次的, 或者你特需要超高解析度, 那我會告訴你就是去買全幅機就是了, 這肯定沒有其他選擇.但如果你看得覺得OK的全幅機拍出照片, 它是用超過24mm/f4光圈鏡頭, 或者用35mm/f2.8以上條件拍的. 那你就可以考慮像m43這種片幅的機種.對畫質比較挑剔的人, 切記一定要選諸如e-pm2 / e-pl5 / e-p5 / gm1 / gx7這類較新的機種. 這些新機不管是dynamic range / color depth, 都比較接近一些早期的全幅機. 而我是覺得大多數人家裡便宜的螢幕, 是不太有鑑別高檔全幅機跟舊型全幅機畫質差異的能力.如果是早期的m43機種, 像gx1/ gf5 / gf6之類的. 它們的dynamic range跟color depth, 等級差太多了, 比較適合拍臉書分享照. 這類相機拍的, 就算拍raw進LR調整, 顏色還是很容易斷階, 要拍出接近全幅機拍的, 拍照技術要非常高超.不管是從dxo網站上的數據, 還是flickr的實拍照. 新款m43機跟絕大多數的全幅機, 畫質差異在2至1.5 stop iso等級. 你能接受的全幅拍攝ISO上限, 當你換用m43機時, 你最好就是降低兩擋來使用. 像我個人, 使用M43機差不多上限就設在ISO 400內. 用M43你就是得至少有顆f1.8以上的大光圈定焦鏡, 不然拍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差全幅機很遠, 看不到車尾燈的.
從全幅換到E-M1,就像Danny大說的, 一定會發生的就是,可用ISO降1~2檔, 你習慣用的光圈要再加大2級。這是目前先天上的規格限制, 無可爭論的事實。E-M1雖然沒有非常迷你, 但是手感非常好。如果是從入門級全幅機身跳過來, 那機身性能的升級感, 只能用"巨大"來形容。另外就是鏡頭,olympus鏡頭的光學素質是公認的優異。又因為篇幅大小的關係,O家的鏡皇設計體積重量不到全幅鏡皇的一半。絕對大大提升你相機的出動率。畫質除了可用ISO降兩檔, 以我用12-40mm f2.8 這支鏡頭來說,我完全沒有覺得從5d2跳過來有降等的感覺, 真的完全沒有。以上個人經驗供您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