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對m4/3沒太大興趣
但對它的前景個人認為它是可以期盼的
因為輕巧、易用、功能、畫質、對焦速度、連拍、高ISO表現等等
並沒有非得要那個種類的相機才能做到的道理

小弟雖然覺得若忽然給我台沒光學觀景窗、沒反光鏡、甚至沒RF對焦機構
只有LCD觀景窗的相機要我拍,我是需要調適的
這純粹是既有觀念的束縛
但若這LCD真的表現夠好甚至不遜於用光學觀景窗對焦時
又何必非要光學觀景窗不可?
又何必它非得要是SLR或RF,非得不是DC才行?
跟底片與數位的差異相比....個人認為這其實差異不大....
抱歉....扯遠了
不管這m4/3會不會成
光是導入一個新的思維,就值得鼓勵了

題外話....
雖然沒有Contax G或LeicaM鏡
小弟看了它轉接環的電子接點
若Olympus或某位強者能開發出轉接G鏡的轉接環
讓它可以自動對焦( 抱歉這只是空想...小弟不知道G鏡有沒有馬達 )
或讓M鏡可對應測光等等
這真是佛心來的啊....就算焦段*2也不會那麼難接受了....
很高興看到這個消息
O家真的很喜歡創新
一開始的DSLR導入DC即時預覽
後來又出現極小化的E420
現在乾脆捨棄五菱鏡與反光鏡
直接融合DC的便利與DSLR的支援能力
我認為這是一個令人眼睛一亮的好消息
鏡頭轉接我覺得是誠意的問題
畢竟大家也支持你們公司很久了,多少拿點誠意出來吧
始亂終棄也不是個好方針吧O家的決策們
微型化鏡頭與DC一般的使用習慣
在高階消費機與DSLR之間另闢一個戰場是個不錯的點子
不過高階消費機大都有廣角廣,與望遠能力強的特點
一開始的KIT會是兩種嗎?
就像是便宜可以選24~120
貴一點38~380?這樣
M 4/3
那這算是DC還DSLR?
burstman wrote:
感覺m4/3市場的賣...(恕刪)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DSLR與DC群之間也有很大一部分重疊,
有人想上DSLR,也有很多人想用回輕便的DC,但卻都裹足不前,
共同的原因就是還沒有一台機身優異,能拍出漂亮畫質的小相機。

畢竟除Olympus會從消費者角度出發,不斷研發創新實用功能外,
而其他大相機廠還是以利潤為導向,每年不斷出新機但卻改進不多,
預判Olympus若此舉成功,其他所有相機廠一定又會緊緊跟上!

不過若好用的隨身機,只能吸引追星族人手一機那倒還不稀奇,
若連記者、狗仔隊都會想用,那Micro系統才算是真正成功哩!

有點想太多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囉!
好像對 4/3 的 LiveView 對焦很有自信嘛.....

如果 m4/3 的機身...
1. 對焦快速:那,E-3 那種龜速對焦,擺明了是故意的!
2. 對焦緩慢:是專門賣給手動鏡用的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SniperX wrote:
三特點:
1. 接口到感光元件的距離縮短.
2. 接口口徑變小, 直徑約小了 6mm.
3. 電子接點多了兩個, 共 11 點....(恕刪)


剛看了dcview,他們解讀是"只有6mm"
我在想,只有6mm的接環?DCVIEW,唉~~~~
http://www.dcview.com.tw/article/newreadarticle.asp?id=6898

"
Olympus 與 Panasonic 今日( 8/5 )聯合發表新一代的「微 4/3 系統」,這個植基在 4/3 系統發展經驗及技術的新系統,接環口徑只有 6mm ,同樣走的是交換鏡頭的路線,..............
"


So I can have a Leica M8 under $1000?

I'm sold.
EOS 40D+BG-EN3/350D/17-40 f4L/70-200 f4L IS/50 f1.8/18-55 f5.6/MacBook&ThinkPad
小布先生 wrote:
終於讓我有動機想買O...(恕刪)

跟我想的一樣, M4/3 system大概會是我第一台Olympus相機吧
高階dc殺手

另外好像發現....
原本O家的用戶大都不是對此非常感興趣
很樂的都是別家用戶
基本上 4/3 因為這個而反攻

將預期大勝~~~

只要將4/3 &M 4/3 若可以區隔相當不錯的話

光是廣告 小DC也能輕鬆換鏡頭 這種新話題

就夠 那些DC市場 轉向了~~~


當然失敗也是會的 出的太貴~~機身品質~~~.....

當然原本的DSLR玩家觀點來看~~當然M 4/3 是走回頭路~~
現在應該是售價不曉得會落在哪邊,
只要價格夠殺,我想買來當隨身機是畫質跟方便性都兼顧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