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消息]傳Olympus九月將發OMD與FT新機

今天仍有不少人對「感光元件」的「size」極為在意…
其實,4/3走到今天,感光元件的表現與135ff 真的差很多嗎?
絕大多數的人都只是人云亦云~
我看flickr上的美照,4/3與135ff機子的照片,除了散景虛化、弱光下的純淨度,差異其實甚微…

猶記得10多年前的像素競爭,從 百萬、300、500、千萬畫素,
那一家不是拼了命往上催… 但,當畫素達到千萬之後呢?
近三、五年,誰還在「畫素至上」嗎???

同樣的道理,照感光元件的進步速度,再過3、5年,4/3、135FF的感光元件,
目前的些微差距將不再是問題,因為,那差距已小到人眼無能分辨了…
也許,要等到那時候,人們才會理性看待不同片幅的「特性」,而不是只問 size !!

我個人認為,以4/3片幅帶來的益處,遠超過那一點點弱光環境下的畫質差異。
而且,只要4/3感光元件繼續進化 (這是必然的),4/3的直射光鏡頭群,將愈來愈突顯其價值!!
大家慢慢看吧,這天不會太久~
我比較想知道 說好的可以解決4/3對焦問題的混合機在哪....
低階OMD則是完全猜不透阿 至少應該把5軸留著
is1128 wrote:
既然這樣~我倒覺得 ...(恕刪)


請先多了解一下O家…

首先,4/3 跟 3/4 差很多喔~
其次,鏡頭的成像圈是固定的,4/3上了135ff,就是會有成像圈,不然,C/N 出APS鏡就好了,何必出135 film鏡?
最後,4/3本身就是ff,只不過是 4/3的ff,而不是135的ff…

最最後,如果,片幅是唯一考量,請服用 120數位機背… 同時別忘了抱怨,為何沒有8*10大型機背…

sotonfish wrote:
請先多了解一下O家…...(恕刪)


說真的...要追求淺景深又不怕重量的話

上中片幅吧~ 看看這細節~這散景

以下是一位日本的攝影師的照片~



不要再說43是FF的說法, 這只是在誤導大家

CMOS的技術一直在進步, 從我用過的E510 到現在的EPL5
就可以很明確的感覺到CMOS和電子技術升級帶來的好處
但CMOS size還是會有存在無解的問題, 像是散景, 散熱
我只能說有一好 就沒兩好....看自己的選擇吧

sotonfish wrote: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uwaiter/
wuwaiter wrote:
不要再說43是FF的說法, 這只是在誤導大家

還請自行google 全幅「full frame」的定義…
PS四九零零 wrote:
說真的...要追求淺景深又不怕重量的話

4900兄,這照片太毒了…
不過,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怕的可能不是重量,是口袋不夠深啊~~~

wuwaiter wrote:
不要再說43是FF的說法, 這只是在誤導大家...(恕刪)


散景是可以突破的, 這已經不是絕對限制了.
Nikon G 轉接 m43測試
服了這帖藥, 43片幅可以等效1.42X 約略超越了APS-C.

另外今天的Rumors則表示, 已經有公司在研發1:1的縮距鏡, 如此43將可以完全等效全片幅的景深囉~
而且感光元件進光量將超越1 stop!!
好開心喔!
4/3我也是等很久了 …
真的是要好好關注一下了
至於入門EM5完全沒興趣阿 …
但是還是蠻好奇的啦!xDDD

richard_huangtw wrote:
散景是可以突破的, ...(恕刪)

我有lensturbo for NEX
的確可以改變片幅+加約一級光圈
很有趣很好玩
但是不要幻想畫質會變好
鏡後加了四枚減距鏡
不要拖累就很偷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