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遇到困擾~是該選E-M5 Mark II 還是Sony A6300


minicooper0706 wrote:
一次升級購買E-M5 Mark II及12-40 F2.8
但有在兼拍婚攝的同事
知道我想買E-M5 Mark II
問我說卻一樣的預算 買M4/3為何不去買APS-C的Sony A6300...(恕刪)


關於鏡頭,可以參考焦點距離等計算器
http://www.okayan.jp/focal-length-calc.html

12/ F2.8 等於 16 /F 3.74
40/ F2.8 等於 53.4 /F3.74

想要看片幅的實際效果,可參考此網址
http://digiphoto.techbang.com/posts/6226-all-films-really-shallow-depth-of-field-once-read-the-depth-of-field-perspective-differences

若是搭配A6300,應該就是Sony Zeiss Vario Tessar T*E 16-70 mm f4 ZA OSS lens ...(水貨兩萬初)
其光圈小一點點 ,但遠焦距多了一些

至於進光量的部分,因為A6300可以用高ISO來克服

若嫌A6300太貴,可以考慮A6000,搭配上述鏡頭共三萬多~~~
這搭配我用了很久,體積重量達到最能容忍的臨界,再大再重受不了,並沒有升級A7R II打算

歡迎蒞臨文森的生活點滴~~
說實在的 m43適合輕輕巧巧的玩,萬元甚至數千元機身,搭配一些有品質有特色鏡頭,cp真正高。影像成品和變化性集合單眼和消費DC兩者長處。
1515

charles.t wrote:
這個選擇和我一樣,...(恕刪)


所以選擇較輕便及有翻轉螢幕、觸控對焦的EM5 MarkII???

EM5 MarkII比A6300還重
何來輕便?
要輕便的話
應該要選Panasonic GF7

其實買了就知道哪台好啦!!
說這麼多,只有用了最清楚,況且需求不同,就會不同的取向.
買最喜歡外觀的那台,你就會一直說服自己,其他都不是問題了!!
從E-M1跳到A7M2, 老實說還是比較喜歡E-M1, Sony鏡頭要較好質素的話的確很大管。 A6300把玩過約一個小時,拍照功能沒有甚麼特別的吸引的地方,重點升級似乎都在錄像方面,但Sony APSC鏡頭不多,或許配1670+24就好了, 不要投資太多。
sony a6300 對焦強大 又有自動菜!

william.kou wrote:
其實買了就知道哪台...(恕刪)


相信從全幅機改玩m43的玩家比比皆是,原本以為使用輕便的m43系統可以輕鬆拍照,享受較好的旅遊品質,沒想到也是敗家的火坑。

鏡頭一隻一隻的敗,機身一台一台的買,目前都是GF7+15mm f1.7及GM1+35-100mm f2.8雙機雙鏡出遊,現在敗家的慾望又開始蠢蠢欲動,好想再敗入7-14mm f2.8超廣角鏡,但那顆廣角鏡真的也不小令人頭痛,想想2機3鏡真的有達到輕量化嗎?尤其片幅小、雜訊也多。不過享受了m43的輕量化後,已經回不去了,除非是拍攝重要活動,須要外閃,否則應該是不會再拿全幅機出門。

a6300的規格相當令人心動,但我的選擇是沿用舊有鏡頭好好拍照,繼續慢慢等待m43機身的進化,尤其每次換入門新機的花費也比較不會痛。
深深愛上鋼管..
小弟用過e-m5, e-m1,6d,gf7
sony沒有太多研究,但以過往使用經驗來看,帶地出門拍照的才是一台好相機,所以我投e-m5一票!
https://www.youtube.com/@egaegakimo
樓主原來的決定就很好啊,何必聽朋友隨便說說就動搖咧!?

你可以直接問他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他長期使用過M43的相機嗎!?

有些人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好幾年前自己也是一樣),在那個連FF高ISO都杯具的年代,

根本不會去考慮其他"小片幅"的系統,所以連去摸一下研究一下都懶!

後來微單(無反)出現,還是不太當回事兒,鏡頭少丶體積小到男生手大難拿,

要不是用來轉接(老鏡)容易太多,不會認真看待這些更像玩具的"相機"!

不過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M43,已經達到很高的實用價值(特別是鏡頭的佈局),

連小片幅最吃虧的高ISO部分,現代隨便一台可以完勝C家老5D,跟5D2也至少平起平坐,

所以面對一般需求應該也足夠有餘了吧!?

去年我一位熱愛旅遊的女性友人想換相機(她有N家D80),一方面是嫌單眼太重太佔空間,

另一方面她將來要去的地方比較走非傳統路線(西藏丶絲路丶冬季北海道…),

她希望操作直覺方便,體積要輕巧,但又不希望在畫質上妥協太多,還要頂得住惡劣環境,

我沒想太多就直接拿EM-1+1240 pro借她,再加一支20 1.7室內用,跟她說先用用看再決定不遲!

結果我是好心沒好報,她回國後也不打算買新的了,就直接出個友情價整組拗走了…;

她說:無論上山下海不必小心翼翼,弄髒了就隨便用水沖一下,真是太方便了!

偶爾興起想拍夜景,用廣角端手持不必飈ISO,畫質可接受成功率高;她最大的抱怨是沒內閃;

雖然,推A6300沒什麼不對,不過耐候機身不搭配耐候鏡頭也是白搭,鏡頭群目前還是E環的軟肋,

若是沒得轉接的話,要畫質(又要防護能力)口袋就要够深,同時還要忍受FF鏡的重量體積!

而且,A6300最令我不解的是…好不容易放回本來就該有的電子水平儀,也加入電子快門的主流規格,

但快門就是只給1/4000...真是非常儍眼...何必賣這個價錢,要去偷這種不起眼卻又很重要的規格!?
其實兩者體積差不多
很多人說....
差最多的就是片幅跟防手震了
以一般使用者
其實拉大光圈(別忘了兩個差了一級左右的光圈)
再把快門拉到安全範圍還不是跟防手震的效果差不多(一般用途)

大家都把體積縮小了
M43最大的優勢其實只有便宜的鏡頭跟機身選擇很多....
而SONY要買自家的鏡頭,口袋要夠深就是了
看看菜頭精美的售價....
而且....A6300真的太貴了....再加一點都可以上A7了....
A6000跟EM5MK2選一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