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還是有一臺 Leica D-Lux Type 109 (LX 100) 相機。白天室外拍還行,dynamic range 這塊似乎平平。室内 ISO 1600 已經悲劇了。膚色有點帶紫紅,缺少粉嫩。去年年尾帶去布拉格拍了幾張就收起來,直接用 iPhone 11 拍算了。色彩亮麗舒服又不用什麽修圖,膚色,景深,重量都比 4/3 好多了。不過手機照片遠看,看感覺,不能放大就是了。
一直覺得 Panasonic 和 Olympus 4/3 這塊遲早要被淘汰,任何關於 4/3 的文章都不看好,現在果然倒了。上個星期才看了 Sydney 顧俊買了台 O 家機皇說成猛男小鷄鷄的視頻,這個星期又發佈這個消息,看來他想脫手會虧很大。P 家都出 FF 了,幹嘛 O 家死守 4/3?影像科技公司出 APSC/FF 相機不難吧?😔。。。
但是後面就完全反過來了,M43在技術上吸引不到什麼話題,在Sensor技術上嚴重落後,EVIL時代Sensor技術就是畫質跟性能的基礎,這時候O家科技樹只能一直點跟Sensor比較無關的如機身防手震,但是底子就是那樣了,出F1.2鏡頭艦隊也改變不了什麼,12-100/F4的確很傑出,但是每次講到雙重防手震只能拿這顆出來,然後好幾年都只有這顆。
讓我決定離開M43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E-M1X,這對O家具有無比意義的百年機種核心竟然就是...一樣的老東西,我一直期待E-M1X的核心起碼要是縮小版的SONY A9,我甚至覺得SONY A9的Sensor以及EVF當年應該先出現在片幅比較小的M43上,怎知SONY在一吋Sensor上把技術分別做出來後就直衝135,也不施捨一點給O家用,E-M1X這個天花板就這樣了,不難想像兩三年內的新機大概就是這樣,果不其然E-M5跟E-M1的後繼機就是這樣。
本來還在期待兩三年後O家會不會有嶄新核心的機種推出,現在就只剩滿滿的回憶。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