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家單眼新手區!】有問題儘管問哦~

衝著柯達的CCD,昨天入手一台二手的E-500/1445,但是快要被它的白平衡搞瘋了!

請問有E-500的大大們是如何駕馭它的白平衡啊?
450 wrote:
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恕刪)


上班中搶快直接上了dpreview看數據忘了注意細節

E-3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olympuse3/
E-620 http://www.dpreview.com/previews/olympuse620/

E-620有著明是含了電池的重量,倒是忘了注意E-3的重量是空重還是含了電池
感謝指出錯誤
ericyun168 wrote:
衝著柯達的CCD,昨...(恕刪)



所有相機遇到白平衡問題應該都是瘋狂對白吧???
石英透鏡 攝影Blog http://quartzlens.blogspot.com/
ericyun168 wrote:
衝著柯達的CCD,昨天入手一台二手的E-500/1445,但是快要被它的白平衡搞瘋了!
請問有E-500的大大們是如何駕馭它的白平衡啊?...(恕刪)

E-500是小弟接觸數位單眼以來的最愛,謹此奮勇斗膽上陣回答。

陽光天候戶外景,大致OK無問題。
其餘場合,則練習善用『自訂白平衡 』。
隨手準備半透光白色面紙、或是自訂白平衡晶晶板(珠珠板)

後續還請其他先進幫忙補充囉!!!
ericyun168 wrote:
衝著柯達的CCD,昨天入手一台二手的E-500/1445,但是快要被它的白平衡搞瘋了!

請問有E-500的大大們是如何駕馭它的白平衡啊?


ericyun168 兄 也入手了E500阿~~

當初E500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 就是白平衡嚴重不準~~

同個場景 用自動白平衡 可能會有兩種色調~

室內 不用說 一定不準

連室外 陰天也不太準~~

一般來說 幾乎要自己設定白平衡~~

厲害的 就自己調K數~~

不然 也可以買個便宜的晶晶版 自訂白平衡(約50~80元)

但如果 白平衡準的話 E500顏色真的沒話說~~

ericyun168 wrote:
衝著柯達的CCD,昨...(恕刪)


試著了解k值吧
他對你的用處會相當大、e500小弟也用了2年左右!
不失為一台好機子阿...
現在還是想買回來、雖然有E1,E3!
olympus夥伴樂園~ZFC瑞光俱樂部 http://zfc.tw/forum/
小弟是E520的兩個星期的新手!也算剛接觸單眼世界

想請問就是一個攝影者在一個陌生的場景裡若是要拍照時

他到底該如何拍照?一先用P模式照一張去抓大概後再慢慢微調還是說應該利用P模式測光、快門後再拍呢?

小弟也實在是搞不懂測光到底該怎麼測!看過很多文章還是看不懂!測光又跟曝光量有什麼不同?謝謝(真的很想好好學單眼的路人)
crane wrote:
ericyun168...(恕刪)

唉!沒事別亂逛別人發的文,尤其是有“勸敗魔人“之稱的拉少大的文!下毒的手法比起四川唐門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了拉少大新購入E-500的毒之後,就在網路上尋找有柯達CCD的E-300、E1、E-500。

基本上現在找的到的E-300都被操的差不多了,E1又太重,所以目標就鎖定E-500。

請問如果來自行調整K數,那還需要調整R/G值嗎?
sunnyboy040508 wrote:
小弟也實在是搞不懂測光到底該怎麼測!看過很多文章還是看不懂!測光又跟曝光量有什麼不同?謝謝(真的很想好好學單眼的路人)

你問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難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
我先回答你關於測光的問題
在e520機背的四方選擇鈕的左鍵按下之後,可以進入測光模式選單,左邊數來第一個是矩陣測光,相基測光系統會針對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全部場景進行平均測光,這種模式適合大部分的光源條件,第三個是點測光,相機的測光系統會針對中間對焦點的2%左右的面積進行測光.這兩種測光模式應該是最常用的,我大部分都是用點測光
相機的測光系統是以18%(光線)反射率為基準,在一般的光線下大部分的場景如藍色的天空,東方人的皮膚與綠葉大概就是18%的反射率,在強光源下,相機測光系統會自動調整光圈及曝光值,以減少進光量,達到適合的曝光效果,如果在低光源下,系統會計算出適當的光圈與曝光值,提高進光量,因此對這些物體在不同的光源強度下,相機的測光系統都可以很精確的測定應該要有的曝光值,但是有些場景如雪地的光線反射率會高於18%,但是相機的測光系統並不知道現在的場景是高反射率的雪地,會以為是強光源下的前述場景,這時相機會減少進光量,導致拍出來的雪因為曝光不足,變成灰色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由人來做判斷,在相機測光系統的建議值上再增加曝光時間或是加大光圈,來提升進光量,同樣的在反射率低於18%的場景相機測光系統會以為現在是光源不足的情況,而增加曝光量,結果黑色的衣服拍出來卻變成灰色的,這時就要由拍攝者依據場景的實際情況調低曝光值.這些測光的補正動作就叫做曝光補償.
其他關於測光更深入的問題,網路上並無法給你一個完整而詳細的解答,建議你可以買書或是借書來看會比較有系統性的了解,
個人覺得吉米王的"DSLR數位攝影完全講座"滿淺顯易懂的
其他常見的推薦書籍包括"DSLR單眼數位相機聖經"&"國家地理攝影精技"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41716&p=1&cache=0
另外關於測光的專書還有"數位攝影的光與影"旗標出版


KarrSun wrote:
小弟剛入手50R一週...(恕刪)



KarrSun wrote:
1, 當接上12-60時 外閃的"zoom"會根據轉動鏡頭的焦段變動
但是當接上50/f2時外閃的"zoom"卻只能手調
不知醬是否正常


"zoom" 是根據目前鏡頭的焦段,看是否移動閃燈內鏡組的位置,

如果是廣角,就打的廣一點,反之就打的直一點,

因為 ZD 50mm F2.0 是定焦鏡,自然就不會隨之改變


KarrSun wrote:
2, 請問一下各位都是用 "TTL AUTO" 或是 "manual"阿
一般又都須要放在FP的模式嗎
有沒有正確的學習步驟呢


直打的話,TTL就可以了,

manual 是在打跳燈、天花板反射的角度以及光量不容易被 FL-50R 所計算的時候使用。

FP 是在一定要提高快門速度的時候使用,但出力會降低,因是利用頻閃達到提高快門速度的。

TTL/AUTO/Manual 都是曝光和出力的選擇,差別只在於決定的是機身/閃燈/使用者,

而 FP 則是為了非得提高門速度時的折衷方案


KarrSun wrote:
3, 如要使用FP模式 相機是不是一定要在"S" 或 "M" 模式下呢
(好像在其他的模式下會被內設的同步快門1/180限制) ??


KarrSun wrote:
4, 跳燈的距離計算是從外閃到天花板(for exam)再到被攝物距離的和嗎


這我倒不清楚,會用到 FP 的情況,我還沒用過非 M mode ,

且有閃燈的情況下,我幾乎也都用 M mode ,不管是相機還是閃燈,

因為我覺得O家的閃燈系統實在不夠聰明啊 (望向N家 SB-800 ..... )

在我的 FL-36 + E-420 上,TTL mode 下的曝光偶爾還是會 miss ,

加上 FL-36 培養耐心的回電速度 ,一 miss 就要等一下,

實在是想換 Panasonic PE-36S 啊 ......

不過我是原廠控,加上這組合的重量和畫質我很滿意,

也只好繼續羨慕你的 FL-50R 囉~~

沒回答到你的問題,看有沒有其他人可以解答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